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夜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论绮里余自己,自然是一边在龙首关外花天酒地,一边等着主力的到来。

王天行在龙尾关前,愁眉不展。

他性子不够内敛,故此有什么心情变化,都会表现在面上。遥望前方的龙尾关,也实在是无计可施。

开元十七年时,阁罗凤便奉皮罗阁之命建龙尾城,城堞为东北、西南走向,长约九里,前面是西洱河,水流湍急,河上唯有一座石桥,名为黑龙桥。整个龙尾关,便是这样一个巨大坚固的防御体系,诸多的防御点之间,相互呼应支援,而限于地势,攻方无法展开兵力,只能以少击多。

不是攻不破此城,而是欲破此城,伤亡必重,到那个时候,拿什么与南诏、犬戎的主力会战?

“唯一之计,就是能绕过西洱河,择山中小道翻越苍山,抵达龙尾关之后。”王天运暗想:“便是叶大使在此,恐怕也唯有此策了。”

“将军,诚节被带来了!”他正琢磨着,忽然听得身后有人道。

“请他来吧。”王天运想到叶畅的吩咐,言语倒是有几分客气。

诚节乃是皮罗阁的嫡子,单论血脉,原本比阁罗凤更有资格继承云南王之位。张虔陀之所以与阁罗凤反目,根本原因不在于张虔陀睡了阁罗凤的妃子,而是因为张虔陀见南诏势大,密谋扶植诚节取代阁罗凤。故此,诚节的日子不是很好过,名义上被阁罗凤任命为蒙析刺史,实际上是流放至南诏故地,派人严密监视。不过叶畅在昆川击败阁罗凤后,整个云南震动,乘着这机会,诚节逃出蒙析,如今唐军到了河东州,他遣人来向唐军求助。

不一会儿,诚节到了王天运面前,正待行礼,王天运却将他扶起,和霭地道:“若非阁罗凤这逆贼篡权夺位,公乃云南王是也,某不过一介偏将,不敢当郡王之礼!”

此为叶畅交待的,要他务必礼遇诚节,王天行说得有些虚,但对于诚节来说,大唐承认他的继承权也就意味着不会将他与阁罗凤一样视为叛逆,他心中顿时一松,再拜道:“多谢将军……听闻天兵总帅叶公,乃诸葛孔明转世,愿往拜见!”

王天行愣住了:“孔明转世?”

“正是,我南诏军民,尽皆如此传闻,阁罗凤倒行逆施,故此天帝遣诸葛孔明再度下凡转生,剿灭此贼,此后南诏诸蛮,再不敢逆反中原矣!”

诚节之语,半是为真,半是恭维。王天运听了之后哈哈一笑,忽然想到叶畅碑前掷钱之事,心中嘀咕了一声:莫非这传闻竟然是真的,叶大使真是诸葛孔明再世?倒是有几分像,他擅理政治民,精通军略,还会制造机关器物……着实象是孔明!

“欲见叶大使,你便在此稍候,就在这一两日,叶大使会到。”

“若是如此,某如何敢在此等,当道迎才是!”诚节一副恭顺模样。

当初正是这模样,让他得了张虔陀等人支持,他很清楚,身为属国,必须恭事上国,唯有如此,才有活路。王天运也不多说,遣人“护送”道行。

诚节对王天运并不怎么瞧得起,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叶畅其人,故此,路上问那护送军士一些叶畅的消息,待得知叶畅掷钱卜吉之事后,目瞪口呆,好半日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回过神之后,他立刻召来自己的部下:“去,去将咱们的礼物拿来!”

见王天运时,他也送了礼,来迎叶畅,同样备了重礼,可是这时他觉得自己备的重礼还是太轻了,如此神奇之人,岂可以普通礼物敬之!

自龙尾关东行三十里,便见远处尘土扬起,前方探路回来禀报,正是叶畅亲自督领的两万大军、四千归附蛮军。不等叶畅到面前,诚节就跪在道旁,等了足足半个时辰,叶畅才闻讯到此来见他。

“何须如此?”见他长跪不起,叶畅下马将他扶起来,因为跪久了的缘故,诚节起身后身体还晃了晃,险些没有站稳。

“向闻大使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天朝人物,如神仙一般。大使吊民伐罪,奉天子之命而来,便是大唐天使,某不过是荒野蛮子,安敢不礼敬天使?”

诚节异常恭顺,叶畅甚至觉得,他有些恭顺得过了头。不过想来也是,他的恭顺与阁罗凤的骄狂形成鲜明对比,更容易获取唐将的同情与支持。

不过可惜,他遇到的是叶畅。

“礼敬天使与否,不在于跪与不跪,而在于行事如何。”叶畅略带责备地道:“汝乃先王嫡子,既见阁罗凤骄狂,当斩之以献朝廷,为何纵容其行悖乱之事?”

诚节面色顿时垮了下来,他委屈地道:“阁罗凤执掌大权,又有朝廷敕命,小人哪敢与之相抗?”

“此前不敢,如今呢?”

“如今大唐天军至此,小人愿效绵薄之力,替大唐讨伐这不臣之辈!”

“好,好,既是如此,某便拜你们剑南节度使行军司马、大理军团练使,领本部蛮兵军前效力,你看如何?”

叶畅看是封官许职,实际上却将诚节“云南王”的迷梦给消除了,只是此时诚节还没有想到那么远,只是好奇这大理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却不知叶畅在滇南泽东筑云南城,又准备在洱海西筑大理城,给诚节一个还没有设的大理军团练使名义,不过是想借助他在乌蛮中的影响力罢了。

当日叶畅便行军至河东州,王天运赶来相见,说起龙尾关易守难攻之事,颇为有些恨恨。叶畅却笑道:“何须担忧,令诸军于洱海之中择地建港,我随军有数十名船工,再加军中木匠,咱们伐木造船,准备强渡洱海!”

比起翻过苍山之举,叶畅造船水攻耗费时日更多,但也确实更为稳妥。若没有犬戎援军之事,再有充足的后勤补给,叶畅此策必然可取胜。但犬戎的援军已经到了,而据王天运所知,唐军的补给已经略有不足,故此他有些焦急地道:“大使,如今宜速战啊。”

“放心吧,我既然至洱海,速不速战已经不重要了,便是犬戎人来——当初在河西时,我可是大破犬戎,几站连石城堡都夺了下来。如今有兵有将,还惧犬戎?”

叶畅所言,并不是自吹自擂,他这支唐军,装备与别的唐军略有不同,那就是在弩上。

叶畅在辽东募集名匠,以极高的报酬,鼓励他们改良军中所使用弩,在张休的指导下,这些能弓巧匠们迸发出的热情让人恐怖,他们研究出来的弩,除了材料质地上不如叶畅另一世见过的机械弩,结构上已经与另一世的机械弩相近,只是装填方便更注重便捷。故此此前山谷之战中,王天运的部下,可以仅以三千人在极短时间内破敌。

换言之,叶畅手中的是一支半远程部人,在这非平原的山地林区,简便的手弩比起强弓射程虽弱,可是更适合在这种环境下作战。

第350章 洱海苍山焰正高

这边择地伐木造船,几乎半日之后,阁罗凤就得到了消息,他大惊道:“洱海南北百里,若唐军造得战船,则可以任择一地攻入,我龙首、龙尾二关,苍山洱海的天堑,便形同虚设了……必须毁了叶畅的船场!”

“于今之计,唯有请吐蕃上国精兵,绕湖袭击船场,他们在龙首关已经屯兵休整多日,每日都是大酒大肉,也该动上一动了!”其弟僧阁陂道。

“姜如芝已经往劝三次,仍不见吐蕃人有何动静,这些家伙,分明是不怀好意,只想着入龙首关!”阁罗凤有些无奈:“贤弟,看来唯有你去走一趟了。”

比起姜如芝,阁罗凤当然更相信他的兄弟阁陂,而且姜如芝身份不够,能够答应的事情不多,远不如阁陂。

闻得此言,阁陂也不推迟,他快马赶到龙首关,在姜如芝陪同之下,来见犬戎大将论若赞。

与论绮里余不同,论若赞被犬戎赞普封为御史,乃犬戎最贵诸酋之一,但和论绮里余一般无二的是,他对于富庶的洱海附近有觊觎之心,故此在他抵达之后,继承了论绮里余的拖延敷衍之策,并不愿立刻南下。此时听闻南诏王弟来求,他不禁笑道:“南诏如今势穷矣,想来入龙首关便在这一二日了。”

出乎他意料,阁陂见他之后并未下拜,而是连连叹气。

一见阁陂,论若赞便觉得不对,此人头无寸发,耳挂金环,一手执锡杖,杖上九环,声音叮当乱响,另一手则执一串挂珠,仔细看去,那挂珠竟然是由十八颗人的头骨骷髅制成!

此时吐蕃,仍是苯教之天下,但赤德祖赞即位以来,释教又渐活跃,特别是赤德祖赞曾于钦浦获一铜牌,牌上据称有松赞干布遗命,言道五代之后有名为“赤”、“德”之赞普时,释教当大兴,于是赤德祖赞对释教生出兴趣,分别派人去天竺、大唐求取佛经。

而那些进入犬戎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