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夜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不知道边关的具体情形,可是大势却是了解的,因为李林甫担心边将入朝为相的缘故,如今边疆大理使用胡人,无论哪个方向,尽皆如此。

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借口:“实不相瞒,三位还记得某曾说过,将来人口滋生,衣食必将不足,至使国家有奇祸?”

“正是,我三人欲边行去行,也正是为此。”

“某早有谋划此事,听闻南蛮之地,有木棉可织吉贝布,苛借玉真长公主两座田庄,准备试种木棉。若能得在,则丝麻之外,又添一物可以衣天下。”叶畅道:“边关之事,不急在一时,而这木棉种植,却不可耽搁时令。”

李颀三人尽皆不语,只是将信将疑地看着叶畅,叶畅迫不得已,又补充道:“况且北地作战,天寒地冻,将士折损,大半因此。这吉贝布可制棉衣,御寒之效如同皮裘,若我大唐将士皆能衣之……”

“果真有此效?”

“三位若不信,等来年木棉种成,某送棉衣与三位亲身一试就是。”

话都说到这份上,李颀三人也不好再劝,他们乘兴而来,却是扫兴而归。叶畅见他们离开,以手抚额,长吁了一口气:“侥幸,侥幸……”

这一次是给他侥幸糊弄过去了。

旋即他又皱眉,这三人都是心志坚毅之辈,只怕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打算。

想到这里,他忙将丁典事招来:“丁典事,此间之事,今日便交与你了,我有急事,先要回乡,明公那边,我已告假,你在此间的功劳,我也一并说了。那录事一职,我将辞去,并向明公推荐于你……”

丁典事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跟在叶畅身边,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情。叶畅往往只是负责规划,具体执行,还是丁典事做得多些。这一切叶畅都看在眼中,故此临别之时,有这一手。

“啊?卑职还想跟着叶录事多学一些……”丁典事讶然,然后感激涕零:“谢过叶公!”

小小年纪,便被人称为“公”,叶畅很是不适应,不过至少不是叶公公。他将交接事宜用最快速度完成,转身便招呼善直:“善直师,咱们回去收拾行囊!”

“为何如此之急?”善直有些奇怪。

“不急不成,那三位只怕还不死心,过两天必定会再来劝说——没准今日下午就要来。”叶畅急切地道:“这要再来,他们三个有所准备,怕是不容易打发。和尚,你想去边关一游?”

善直无所谓地道:“只须能吃饱来,再有酒肉,边关就边关……”

叶畅顿时摇头,自己问这个酒囊饭袋可是白问!

南霁云乃是洛阳城的士兵,叶畅只是返乡,不可能将他带走,因此叶畅问都没问。带着自己的伴当,他当日中午便动身,离开了洛阳城。

如他的料,下午之时,李颀三人又来寻他,在得知他已经离开洛阳之后,三人面面相觑。

“叶郎君说了,若是几位需要财物以壮行色,只管与某说就是。”留在洛阳的乃是贾猫儿,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几人:“不过再过几日,某也要走了。”

“让这厮给溜了!”岑参大叫道:“去追?”

“追到修武去?”高适摇了摇头,笑得深沉:“放心,终有再遇之时,他叶十一想要在卧龙谷中高卧……只怕有人不答应!”

“谁?”

高适笑着指了指天,没有再答。

众人皆是会意,这个天,可不是老天。

被高适暗指的人,如今正在长安城兴庆宫中。他刚刚从骊山温泉宫回来,人有些疲累,精神头也不是很好。

毕竟是个老人了。

高力士悄悄看了李隆基一眼,李隆基脸上带着笑:“朝中有何事?”

在下首的李林甫做了一个揖:“圣人洪福,天下太平,朝中一切正常……”

“唔,正常便好,朕倦了,先歇一歇,国家大事,有赖于卿了。”

“臣敢不竭心尽力,以报陛下之恩?”李林甫长揖道:“陛下,臣且告退。”

李林甫退下之后,李隆基叹了口气,舒展了一下胳膊:“老了……老了,高将军,朕已经十年未出长安,天下无事,朕欲将政事全部委托给李林甫,你看如何?”

高力士心中一惊。

李隆基很少露出这样的老态,特别是在李林甫面前。

高力士心中飞快地盘算起来,李林甫能够有今日,一则是他自己颇有能力,二则是因为他在后宫当中有助力。这助力当中,也包括他高力士。

因此,他在短暂一愕之后,躬身下去道:“天子巡狩,乃古之制度,天下权柄,不可借予他人——他人若假借天子之权,成自己之威势,谁敢复议之者?”

这是明确反对李隆基将权柄完全交与李林甫。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神情甚为不悦。

高力士心里咯噔一跳:自己猜错了,陛下是真的年老倦政,而不是怀疑自己与李林甫有所勾通?

想到这里,他跪下叩头:“臣有疯疾,偶发狂言,此乃死罪,还请陛下治臣之罪!”

李隆基见他这般惶恐,心中突然又高兴起来,哈哈一笑,吩咐左右道:“高将军一片赤诚,且为他置酒……”

左右内监们齐呼万岁,不一会儿,酒乐便备,大殿之中又热闹起来。已经起身的高力士额头冒汗,李隆基笑着问道:“高将军何故汗涔涔而下?”

“这个……殿中炭火甚旺,臣不胜热,故此汗涔涔而下。”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并不是在问他,而是在敲打他,他也顺着李隆基的话往下答。在他心中,却是暗暗发誓,再也不就国事发表自己任何看法了。

宴乐正酣,那边有内臣来禀,却是张垍求见。

“方才分别,为何他又来了?”李隆基心情此时转好,闻言道:“让他进来吧。”

张垍虽然掌管翰林院,却不太管正经政事,一般来都是叙翁婿之情。不一会儿,他出现在李隆基面前,高力士看了他一眼,见他面上带笑,目光却闪动,显是在转着什么心思。

“贤婿,此来有何事啊?”一边饮酒赏乐,李隆基一边问道。

“臣承陛下殊遇,随扈温泉宫,如今回来,便处理这些时日积下的事务,却听得翰林院学士李白,说出一番话来。臣觉得此事重大,须得禀报陛下。”

“哦?”

一听和李白相关,李隆基心中就有些烦腻。

去年李白进京,在众人举荐之下,他得以入翰林院为学士。之初李隆基爱其才华,颇为青睐,但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李隆基的态度渐渐有些变了。

此子虽是有才,但只能为文章墨翰之士,空负战国纵横家一流的舌辩机智,却不是能做实事的。而且眼光也差,管不住嘴,当说的不当说的,都爱胡说八道一番。

原本李白颇与人善,因此有“舌粲莲花”之誉,但受李隆基看重之后,心气有所变化,颇有倨傲无礼之举。象是张垍,原本向李隆基举荐过李白的,如今却也瞧他不顺眼了。

“不知李太白又有何等惊人诗作?”李隆基问道。

“却是有人自洛阳来,与李白说了些事,李白便在翰林院中传。”张垍不动声色地道:“据说叶畅在洛阳城,与张旭等雅集,其间擅自批评如今边疆之策,李白深以为然……”

叶畅在醉仙楼中的话,辗转传到了李白耳中。李白性子容易激动,觉得甚有道理,加之李隆基去了骊山温泉宫,张垍也相随而去。李白在翰林院里没有了约束,一张大嘴巴自然就胡说八道起来,或评或讥,总之就没有几句好话。

翰林院里自然有嫉妒他才华者盯着他的那张嘴,在张垍回来之后,立刻向张垍报告。

张垍如获至宝——这可以一举让他瞧不顺眼的两个人同时倒霉,因此也迫不及待便来说与李隆基听。不过,叶畅那三首诗他却有意忽略了,免得李隆基为其诗所动。

听得叶畅对边事的评论,还有李白的那些抨击,李隆基勃然大怒:“竖子,何其大胆!”

“圣人,此番妖言,徒乱民心,且有怨望咒骂之意,不可不惩之。”张垍乘机道。

高力士在旁撇了一下嘴,却不敢说什么,刚才还被敲打过了,如今能做的,也就是沉默。

可惜了,他心中暗想,却不是为了李白。

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须

这个冬天,竟然片雪未下,不仅是修武如此,据说整个中原,尽皆如此。没有雪盖,新来的天宝三载粮食产量,怕是令人堪忧。

虽然僻居于乡野,消息传得还是很快,朝廷改年为载,从今年起,就不再称天宝某年,而称天宝某载了。

若是往年,叶淡看到这一个长冬不下雪的光景,少不得要忧心忡忡,吴泽陂的老农们,也会聚在一起讨论,来年该怎么度荒。

但今载,叶淡并不怎么担忧。

“你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