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洋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中暂时放下心事,回道:“什么事?说吧。”
  常大淳有心让李云中出去散散心,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十天有九天呆在上书房,英明如康熙爷、乾隆爷的人物还不常常下江南散心,雍正爷就是因为没有散心,这才只当了十三年皇帝,比前面两位少了不知一点半点,不过我这件事未尝没有媚主的嫌疑,可不能直白的说出来。
  PS:马上要统一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监与宫女

  越想越有道理,常大淳不再犹豫,大声道:“自从微臣见识上海市以后,一直心有忧虑,那里洋风盛行,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都是唯利是图,官员中饱私囊者不计其数,臣请皇上摆驾上海,希望上海市因此有所变化。”
  李云中暗道:这是个好主意,是该出去散散心了,整天留在宫里盯着北伐战事,太没趣了些,前线胜局已定,按照咸丰小儿的表现,当李鸿章出现在天津的时候,他就应该准备跑路才是,仔细算算,这也就是半个月的事情,北伐胜利后,政府直接入驻北京,到时没有铁路,想出门都难了。
  张遂谋皱着眉头,心想:常大淳今天是怎么了?以前一提到上海就是无君无父四个字,今天怎会怂恿皇上巡视上海,没错!虽然嘴上在说上海的不好,但是意思分明就是这样,难道其中有什么阴谋?
  陆建瀛看了眼张遂谋,暗道:还是先把他支走才好行事,主意已定,对李云中说道:“皇上,微臣有政事禀报,还请皇上移驾文渊阁。”
  见陆建瀛与常大淳紧张的模样,赵烈文微微一笑,躬身道:“既然首辅大人有公事,那微臣告辞了。”
  张遂谋看了眼赵烈文,暗道:果然有阴谋!
  “微臣告辞!”张遂谋跟着赵烈文走出皇宫,对前面的赵烈文道:“赵大人慢走。”
  赵烈文等了片刻,对张遂谋拱手道:“不知参谋长有何见教?”
  这几天赵烈文正在想办法从参谋部手中夺权。兵部只是名义上的兵部,实权全被参谋部揽走。这让他很不舒服,提拔个人都要经过参谋部的同意,这还是兵部尚书吗?
  张遂谋还了礼,笑道:“也没什么事,只是刚才听你们的意思是打算放过咸丰!这是真的吗?”
  赵烈文回道:“我们做臣子的只要为陛下考虑,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用那么认真,你说是不是,张大人?”
  张遂谋冷笑。对着皇宫方向拱手,说道:“真是笑话,我以前可没听皇上提起过,咸丰乃是清国皇帝,留着他总是个祸患,如果放回东北,又要重复清军入关之事!”
  赵烈文心里对这个主意也不甚赞同。不过这是全体清流文官的意见,他也只能服从,对张遂谋的指责也不生气,心平气和的回道:“满清入关两百年,除了开头杀戮过重之外,其余几任皇帝都已天下百姓为重。百姓也记住了他们的恩惠,否则以汉军的攻势,早已经打到北京,况且还有西部数省之地没有平定,如果在北京与清军两败俱伤。岂不便宜了他们!”
  张遂谋一愣,以前没有把太平天国放在眼里。现在冷不丁的提起来,还真是个心腹大患,看着赵烈文认真的模样,同样严肃的问道:“放咸丰回东北不是不可以,当年明成祖朱棣数次派军深入草原打击蒙古,我们同样可以做到,赵大人以为如何?”
  张遂谋心中打定主意,如果赵烈文反对出兵东北,那他怎么也不会同意放走咸丰,就算伤亡再大,也要将清军主力歼灭。
  赵烈文立即回道:“这是当然,大汉兵强马壮,平定内患之后,一定要出兵收复东北、蒙古,以绝后患。”
  放走咸丰也算成全了陆建瀛、常大淳等人的君臣之义,他们之间恩断义绝,天下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张遂谋得到肯定答案,抱拳道:“张某还有要事,告辞!”
  文渊阁,李云中从容的来到主位坐下,环视一圈,问道:“这胡以晃、蒙上升二人怎么不在?”
  陆建瀛恭敬的回道:“启禀皇上,胡大人与蒙大人巡视吏部去了!”
  李云中笑道:“两位爱卿不是有事汇报吗,说吧!”
  陆建瀛其实是别有居心,随便找了三两件小事回报,一会是皖中劣绅被布政使胡梦君逮捕关押,一会是河南省长顾嘉蘅将要面圣……
  李云中面色宁静,专心的听着,如果是以前他会认真的批示,可是现在已经养成了人君气质,早已看出了陆建瀛的心思,所以什么话也没有说,当陆建瀛说出应对之法时,只是点头。
  糟了,别弄巧成拙了!关系到孙女的终身幸福,常大淳再也不淡定,对陆建瀛使了眼色,大声说道:“启禀皇上,如今大汉国力强盛,可是皇上还没有子嗣,微臣请皇上广纳秀女,充实后宫。”
  李云中‘嗤’的一声,笑了出来,回道:“两位师傅,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提出来,不用那么拐弯抹角的。”
  陆建瀛老脸一红,躬身道:“皇上教训的是,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请皇上三思!”
  李云中见他们像是来真的,苦笑道:“朕说了多少次了,选取秀女实乃恶政,多少姑娘因此被耽误了青春年华,朕有了几位妃子,已经知足了。”
  陆建瀛可不管李云中知不知足,后宫没有他们清流的代表,这就是大事,以后皇太子还怎么教导,听说皇上还与番邦两位女子有这那样的关系,万一她们生出男子,大汉岂不是落入了她们手上?这是陆建瀛等人万万不能接受的结果。
  常大淳直言不讳的说道:“皇上已经成亲数年,只有一位女儿,难道皇上不担心吗?我们做臣子的不担心吗?如今后宫内外皆失广西大脚妹,这成何体统,就算皇上不纳妃,也应该选拔宫女伺候。”
  李云中捂着额头,来自后世的他实在不习惯这样腐败的生活,十六七岁的女孩正是天真浪漫的时候,怎能让她们几十年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后宫里,更不忍心把一个好端端的男人阉做太监。
  李云中决定继续敷衍:“清廷不是有很多太监、宫女吗,到时光复北京,都是现成的,何必再劳民伤财。”
  陆建瀛见时机成熟,与常大淳对望一眼,对李云中和颜悦色的说道:“皇上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能辅佐皇上,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福气,古人云:不孝有三呢,无后为大,皇上既然不愿大肆铺张,还是在大臣的子女中选拨几位贤妃,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云中越听越不对劲,感情他们都把坑准备好了,就等着我往下跳!大臣的子女,不会是缠了小脚吧!想到一位裹着小脚,打扮的像僵尸片中的女子模样……
  李云中打了几个冷颤,回道:“这就不必了吧,实话跟你们说吧,裹小脚的女子朕是不会要的,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陆建瀛傻眼了,他与常大淳交好,但是并没有见过常淑英这位女子,更不知道她有没有缠足,想到官宦子女流行缠足,以小脚为荣,以大脚为耻,心里很是气馁。
  常大淳却喜上眉梢,当初他主张给常淑英缠足,只是因为常淑英受不了疼痛才放弃,还担心她嫁不出去,没想到皇上喜欢大脚!
  陆建瀛瞥见常大淳兴奋之色,看着常大淳的眼睛又转向他的脚,仿佛在问你孙女到底有没有缠足。
  常大淳微笑摇头。
  陆建瀛立即起身回道:“启禀皇上,常大人有一位孙女,今年刚好十七,容色秀丽,而且没有缠足,正是皇上中意之人,微臣请皇上纳常淑英为妃!”
  “微臣不敢高攀,淑英年纪还小。”常大淳假惺惺的回道,说完,还有点不放心,怕李云中真的拒绝,又补充道:“如果皇上看中淑英,那是她的福气,微臣感激涕零。”
  李云中沉默一会,心想:看来他们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还是答应了吧,这样可以安抚一大帮文官降臣。


 第二百二十二章 咸丰跑路

  金銮殿前四儿坐,一年一年过两年,轮到世间变化日,翻天覆地过新年……
  最近北京上下都流传着一首歌谣,贩夫走卒、幼童小儿都爱哼几句,事情就怪在,歌谣传的广了,官府金没有人追究,汉臣忙着找出路,满臣忙着搜刮钱财跑路,满城上下都有一种大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军机处,咸丰心力交瘁的坐在上首,底下清一色的满族大臣,全都紧皱着眉头,默默不语。
  咸丰道:“朕知道你们不少人已经将家产转移到东北,难道真要放弃这大好河山?当年先帝呕心泣血,江山稳固,怎么传到朕手里就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