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洋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对曾国藩有了猜忌之心,咸丰就对湘军很是警惕,否决道:“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北巡抚胡林翼、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他们个个都与曾国藩相熟,不是学生就是部下,到时湘军尾大不掉,岂不遭。”
  肃顺心里哀叹,曾国藩不是我不帮你,而是你名声太大,皇上都忌惮你。
  恭亲王奕?道:“江苏布政使陈其迈可用,臣第举荐他为江西巡抚,而且他在翰林院当过编修,必然对皇上忠心耿耿。”
  肃顺对着瑞华等人摇头示意,让他们不要出声反对
  PS:大家认为越、唐、周哪个好,李云中的国号就从这三个里面选。
  还是不求票票了。


 第九十二章 辩论

  咸丰见无人反对,最终点头:“那就升陈其迈为江西巡抚,让他好好配合曾国藩剿贼,忽负朕意。”
  “朕乏了,先到后堂休息一阵,浙江的战报到了,你们在叫醒朕!”咸丰打着哈欠,来到后堂休息。
  咸丰一离去,恭亲王奕?立刻感觉几道目光盯着他,自嘲一笑,慢慢的走到角落处翻看奏折。
  “杭州战报来了!杭州战报来了……”一位军机章京的接到一封战报,兴奋的喊道。
  几人全都放下手头动作,围了上来:
  “果然是浙江的奏折,我去通知皇上!”一位军机行走兴奋的喊道。
  “我去!我乃军机大臣,你们都让开。”瑞华蛮横的抢过奏折,来到几位军机大臣面前先行查阅起来。
  杭州失陷!张国梁战死!和春退往福建固守!
  瑞华与肃顺几人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起来,像是得了大病似的,穆荫、瑞华、肃顺等人立即当做无事般的回到座位继续处理公事。
  刚才还争相抢夺的奏折又变的无人问津起来,恭亲王心情复杂的叹了口气,来到桌上拿起奏折也不翻看,直接走到内堂,交于咸丰。
  肃顺等人屏住呼吸,等待咸丰的雷霆之怒,果然,怒吼声很快就从里面清晰的传出来:“混账!几万大军全军覆没,和春误国!该杀!该死!”
  咸丰怒气冲冲的进入值班室,将奏折狠狠的摔在桌上,大声道:“传旨,和春坐视杭州失陷与贼,后又不战自退逃往福建,以致浙江全面失守,罪无可恕,命有司捉拿和春问罪!”
  肃顺小声劝道:“福建还要和春守卫,如果贸然缉拿和春。恐军心动摇,皇上三思啊!再说福建距离京师路途遥远,军情瞬息即变,还是让和春立功方为上策。”
  咸丰现在又惊又恐,六神无主,听肃顺言语坚定,立刻就感到一些安慰。慢慢就变得镇定起来,满头大汗的说道:“肃顺言之有理,福建山高路远,来回都要两个月,等到圣旨到达,说不定和春已经打了胜仗。那就让他待罪立功,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皇上英明”一班军机大臣见皇上熄了雷霆之怒,全都跪在地上。
  鄱阳湖岸边,一座船篷内。
  被缚住双手的李鸿章、刘铭传、吴长庆、刘秉章四人相对而坐,默默寡言,这几天四人将李云中骂了无数次。换来的只是守卫的怒视,饭菜里无端多出蟑螂蚂蚁之类的东西,似乎李云中真的没有杀他们的意思。
  吴长庆按照惯例安慰李鸿章:“大人放心,朝廷一定会派人来救我们,看样子反贼是往九江、湖口方向而去,曾大帅就在那里攻打短毛,他一定会就我们的,请大人坚持住。”这些话自从李鸿章第一次寻死不成就说到现在。说多了连他自己都相信起来。
  刘秉章第一次说话,叹道:“大意了,没想到会落在伪汉王李云中手中,生不如死啊!就算被救,名节已失,哎!生不如死。”
  见刘秉章一脸晦气样子吗,刘铭传怒道:“什么名节已失!什么生不如死!你给老子闭嘴。一时输赢算什么,这要看到谁笑到最后,等有一天我活捉那个李云中,非得把他绑在船里。一天就给他吃一顿饭,慢慢的折磨他。”
  李鸿章睁开眼睛,说起了自己最担心的事:“伪汉王李云中说陆建瀛、常大淳二人都已投降,不知是真是假,这陆建瀛身为帝师,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他投降后果不堪设想。”
  刘铭传对李云中这句话是深信不疑,他不是读书人,不像李鸿章那样将信将疑,解释道:“这李云中也没必要骗我们,到了南京一看便知,陆建瀛、常大淳贪生怕死,降贼也不让人意外,只是没有传出来,才让人生疑。”
  这个武夫什么都不懂!刘秉章对刘铭传解说陆建瀛降贼的坏处:“这陆建瀛不是一般人,在道光二年就中了进士,先后在云南、山东各省充当乡试主考官,学生数不胜数,他还是当今皇上的老师,他降贼就如前朝洪承畴降太宗皇帝一般,开了文官降贼之先河,后果一发而不可收拾,汉贼其势已成,回天无力啊!”
  刘铭传惊道:“你是说汉贼已经成了气候!大清危矣!”
  “这李云中真乃枭雄也!野心勃勃,乱世英才,怪不得能做出那么大的事业,这天下……”吴长庆瞥见李鸿章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就不在说下去,点到即止。
  “哈哈……几位恕李某怠慢了。”李云中无事,想起李鸿章就过来看看能不能收服这位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洋务运动领袖。
  刘铭传终于见到正主,但是骂人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服气似得将头转向别处,惹得李云中暗笑,这刘铭传倔脾气,还像个孩子似得。
  李鸿章面无惧色,说道:“你还是杀了我吧,李某深受国恩,不会降贼的,你不必多说,我读圣贤书二十余年,岂能贪生怕死。”
  “大人说得好,真乃吾辈楷模!”刘秉章听李鸿章肺腑之言,不禁出声赞叹。
  李云中也不生气,玩笑道:“你姓李,我也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嘛,何必搞得那么生疏,你放心,我是不会杀你的,今天我来只为与各位谈心,当然了,如果你们能说服我,我也会把你们放了。”
  刘铭传转过头来,兴奋道:“此话当真?”
  “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当然算话!你们要有本事把我劝服降清,我也认了,不过我们可说好了,你们什么说服不了我,就不许再寻死觅活。”李云中循循善诱,一步一步的陷阱布下。
  李鸿章、刘秉章几人全都振奋起来,端正身体,自己生死是小,如果能说服李云中投降,那才惊天动地,名留青史,比诸葛亮舌战江东群臣还激动人心。
  吴长庆首先发言,像是李云中的部署似得称呼:“殿下您为民请命是不错的,只是不该起兵造反,大清面临洋人欺压,正是亿万子民同心携手共抗外敌的时刻,怎能自相残杀,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


 第九十三章 江忠源与曾国藩

  这帮书生只会老生常谈,李云中已经无数次回答这个问题:“此言差矣,大清立国两百多年,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卖儿卖女也时有发生,就算洋人不来侵略,这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天下大事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各位都是英才,难道看不明白?”
  吴长庆闭口不言,刘秉章上阵:“非也,大清历代皇帝都是英主,圣祖康熙也、世祖雍正爷、高宗乾隆爷三位更是开创康乾盛世一百余年,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先帝道光虽不如前面几位,也不失为一名贤君,当今皇上更是勤于国事,英明果决,这些都证明大清可以延续万世,怎么能说改朝换代呢?如果是大明朝那样的昏君,不用殿下相劝,我们也会跟随殿下开创清平世界。”
  看来这几个人读书读傻了!看来得用他们祖师爷孔子来对付他们,李云中言道:“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满洲人始终是夷狄之人,非我华夏正裔,他们千方百计的限制我汉人自由,奴役汉人精神,像文字狱、辫子异服……哪一样不是断绝我汉人传承,长此以往,有谁还知道自己的祖先长什么样子!口口声声满汉一家,但是又有哪个汉人受到信任,满清历代皇帝信任的终归是满族自己的大臣。
  我最佩服的人就是林则徐,可惜被道光小儿流放新疆、弃之不用,军机大臣王鼎更是因此受辱自杀,这就是你们的榜样!”
  李鸿章有心怒斥李云中造谣,忽地反应过来,笑道:“这些都是造谣,民间传闻而已,王鼎大人在家中暴毙,实乃意外。至于大清皇上信任满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做臣子的始终忠诚,总有一天会改变皇上的看法,是满汉真正融为一家。”
  “先生恐怕自己都不信吧,洋人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