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此中的分量。”

马哈茂德亲王苦笑着点了点头。

――――

寂静的夜sè里,电话铃声一遍又一遍不屈不挠地响着。

麻痹的,这谁啊?张铁成mímí糊糊地伸出手,把话筒拿过来,放在了耳朵上。

“老板,出事了,矿上出事了”话筒里,传来了急促慌张的喊声。

腾地一下,腰里跟安了弹簧似的,张铁成直tǐngtǐng地坐了起来,他的睡意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人处在了最精神的状态。

“出了什么事儿?”张铁成的声音都跟平时不一样了。

“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

轰的一声,张铁成全身的血一下子都涌到了脑袋里,差点一头栽倒。

“井下有多少人?”

“二十七个。”

一个一千万,这是铁打的死数,二十七个就是两亿七千万。采矿才五年,而且利润就那些,就是把所有的利润都拿出来也远远不够赔的。

“救援了没?还有没有希望?”

“老板,是三十九区。”

张铁成顿住了,他的脸sè不停地变换,但很快,他压低声音问道:“有多少人知道?”

“我封锁了消息,加上我也只有三个人知道。”

“好,你做的好……”

放下电话,张铁成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拿过电话,拨了起来,但拨到最后一个数字时,他又停住了。

想了想,张铁成重拨。

天méngméng亮的时候,三辆轿车驶进了张铁成的别墅。

李进兴、王宝、蒋云林和张铁成四个人是齐家沟煤矿的股东,他们加在一起,一共握有百分之六十三的股份。

密室里,听张铁成说完,李进兴、王宝、蒋云林都和张铁成一样,先是大惊,继而脸sè铁青,难看到了极点。

半晌,李进兴问道:“齐云宝知道了吗?”

张铁成摇了摇头,道:“我没有告诉他。”

蒋云林道:“没告诉他是对的,他绝对不敢担的。”

王宝骂道:“麻痹的,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密室里沉默下来,显然,李进兴、王宝和蒋云林的意见和张铁成是一样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拼了。

半晌,王宝打破了沉默,他又骂道:“麻痹的,这他妈是什么世道,还让不让人活了?”

虽没有指名道姓,但张铁成三人都清楚,王宝骂的是韩园里的那个人。实际上,sī下里咒骂韩园里的那个人的不在少数,但再骂,也是白骂。

在北方,经商的,不恨韩立洪的少,而且,现在恨韩立洪的商人是越来越多。

商人要想有权力,一个是介入政治的程度,一个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

介入政治,说白了就是官商(勾)结,更进一步是在政府里培养代理人。

官商(勾)结有两大类,一类是合法的,比如民主选举的政治献金;一类是非法的,比如暗地里(勾)结在一起牟利。

在北方,合法的官商(勾)结没有,非法的官商(勾)结也被韩立洪的高压手段压缩到了极致。

至于社会影响力,说白了就是以商业手段影响政治的能力,比如在美国,要是商人不喜欢一个总统,那就减少投资、裁减雇员,造成经济恶化,使得这个总统在下届选举中落选。

在北方,商人以商业手段影响政治的能力无限接近于零。

韩园是一个亘古未有的怪兽,不仅掌控着国家机器,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力量,他们手里还掌控着没有人知道有多大的sī人财富。

所以,北方的商人是世界上最没有权力的一个群体。

世上可能有无缘无故的爱,但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张铁成这些人恨韩立洪当然是有绝对充足的理由的。

一句话,韩立洪挡了他们的财路。

脚底下全是煤,但这些根本就不属于他们,全国的资源都归一个部门管,就是直属内阁总理的资源局管。

别人可能不清楚,但张铁成这些人清楚,资源局实际上直属于韩园。

开矿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只有资源局有审批权,像他们临沂这种资源大县,总共才开了两个煤矿。

取得煤矿的开采权难,他们能取得齐家沟煤矿的开采权那还是“官商(勾)结”,跟临沂县长齐云宝合作才拿到手的。

这个“官商(勾)结”,说起来他们都不好意思,因为太丢人。他们“官商(勾)结”的好处跟南方的一比,自杀的心都有了。

取得煤矿的开采权之后,他们首先得跟某个大煤矿集团合作,给人家一大块股份,然后在齐家沟建一个完全合乎标准的大煤矿。

在这些个环节,是根本不可能偷jiān耍滑的,不要说根本做不到,就是能做到,他们也不敢,因为一旦出事儿,后果太严重了。

别说别的,光死一个人赔一千万这一条,就足以灭了所有其他的心思。

仅仅这些也都可以,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他们开矿的利润被限制在了百分之二十之下

利润经过了严格的核算,给当地政府的、给村民的、环保的费用……等等,想要突破百分之二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活在北方,真是暗无天日啊

――――

一九八七年,是一个悲伤的年份,太祖、总理、老总等人都相继过世。

韩立洪既悲伤,又欣慰,他实现了心中最大的渴望:太祖、总理、老总走的时候没有任何遗憾,他们含笑九泉。

总理在过世之前,韩立洪亲自陪着总理,在存储物资的仓储之地走了一遍。

钢锭、铁锭、铜锭、铅锭、锡锭……铁矿石、铜矿石、铅矿石……粮食、食用油……用堆积如山都远远不足以形容其万一。

这是四十年、无数人胼手胝足、默默奋斗、不断累积的成果。

――――

十月三十一日,蒋介石这个百岁生日过的并不愉快,不愉快的原因是儿子蒋经国的身体不好,病的很重。

看样子,得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此外,蒋介石还有一个不愉快的原因那就是蒋家淡出权力舞台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

华东各省日渐脱离控制,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对北方的依赖日深,另一个是各省独立出去的力量日渐壮大。

军队是掌控各省的根本,但是,在大形势的影响下,军队已经日渐没落,而且没落的速度日甚一日。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更重要,那就是人的因素,孙子辈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足以掌控各省豪强。

实际上,老人日渐凋零,新人和蒋家的感情跟老人没法比,所以,即便是蒋介石和蒋经国的影响力也已经大不如前。

客厅里,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对而坐,默默无言。

蒋经国在劝父亲认清形势。

现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日甚一日,其中尤其是对能源的依赖。

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只有北方才能真正保证南方的需求,这绝对是今后形势变化的根本。

其次,南方的大财团和北方的纠葛也是一天比一天更深。

不比以前,现在的南方对大财团来说已经太小了,但要想走出去,只有跟着北方hún,才能既体面,又有实惠。

不跟着北方,在美国人的屁股后跑,那就只能当个小跟班,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美国人坑一把。

类似的教训太多了。

北方实质统一中国已经不可阻挡,所以,趁着现在他们还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与北方达成交易,对子孙后代是极有好处的。

尤其是,在北方的帮助下,蒋家的第三代依旧可以掌控上海。

这方面,阎锡山是最好的榜样。

黑神军遵守承诺,而阎锡山也极其明白事理,知道在自己之后,他的子孙不可能继续掌控山西,所以就在退下来之前,完成了山西和北方的融合。

阎锡山死后,子孙虽然不复以前的权势,但依旧是hún的风生水起,而这无疑是黑神军在背后支持的结果。

蒋经国劝蒋介石的,现在不学会放弃,将来就可能落得个一场空。

道理蒋介石都明白,但难的是认输。

留给他们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一是他们都朝不保夕,随时可能撒手而去,二是国际间的形势。

因为需要中国在阿富汗的配合,如果他们有什么动作,美国是不敢过分的,但苏联在阿富汗已经只是在苦撑而已,而一旦苏联撤离阿富汗,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就会大变。

许久,蒋介石叹了口气,道:“去做吧。”

――――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北京。

中央政府与南方除了台岛之外的各自治省达成了一项协议,军权统一归中央政府掌管,而南方各省不仅不必承担军费,另外还有其他的好处。

这个时候,除了蒋家掌控的军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其他各自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