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了一个大印,表示了自己支持这一观点的立场。

总理话音州落。会议室外就传来杂沓的脚步声,接着就有人显得焦急地敲响了门。肯定有急事!能够干扰如此规格会议的,绝对是大事!

钟创运上校匆匆地走了进来。简单地致礼后,道:“淮河春汛,堤坝决口,内谤严重。中游七府四十三县受灾。小麦,大部分都没抢回来!”

会议室里没有惊慌的议论声,却陷入死一般的沉静,静得能够听到众人心脏的加速跳动声和急促的呼吸声。

1905年5月初,天灾降临到三年来风调雨顺的大中华帝国头上,西北出现旱灾、淮河腹心之地出现春汛洪谤、南方却是早到的、持续的高温……”

农业,就算在逐步开始机械化,但是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处境!而中国,正处于单纯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出现天灾,足以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实施,足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受灾的百姓。其可以想象得到的凄惨遭遇也牵动着一屋子的内阁大臣们的心。

1904-1905年中原大灾,赤地千里,百姓卖儿卖女、流离失所,举家饿死的比比皆是!现在帝国的果毅亲王,不就是在那个时候沦为孤儿、流浪街头地吗?七府四十三县。得产生多少灾民?一千万还是两千万或者更多?

龙剑铭现在忘记自己召开这次会议的初衷了,阴沉着脸考虑了一阵后,从座位上站引起来,道:“总理,立即核实灾情,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救灾。副官长。通知南苑机场准备。我要去看看。给旧金山、伦敦等地打电报,紧急采购粮食,海军、陆军司令跟我一起去灾区察看,就这样!”

一架轰炸机、一架战斗侦察机在阴沉沉的天空中盘旋。

南边来的暖气流与西伯利亚来的显得特别顽固的寒流长期在淮北僵持着。冷热气流的交锋带来了大量地降水。短期内就突破了河防造成淮河水灾,而暖湿气流没有向往年一样按期到达西北地区,也造成了西北低温干早的灾情;同样原因。暖湿云团的带来的高压圈,又造成了南方地区异常的炎热。老天爷地阴阳无极掌玩到了淮河,却因为他老不死的功力太强,从而波及了大半个中国,引起了大范围的气候异常和春收减产甚至颗粒无收,造成夏播无法正常地进行,必然影响到秋季的收成。

天灾往往带来人祸!人祸往往带来政局的动荡!

龙剑铭心情沉重地通过轰炸机的投弹口观察着大地。到处一片汪洋,仅有的没被淹没的高地上。聚集了大量的灾民。有的已经被一片汪洋所包围,处境炭发可危。这个时候地皇帝已经没有心思去计较自己算不算第一个乘飞机的国家元首了。他抬头看了看天,铅黑色地云层还在压低,这就意味着还会有暴雨降临。下面的灾情还会加重!

一时间,在1500米天空中的他似乎听到了大地上、汪洋中的灾民在悲怆地呼救……

“命令,尹昌衡司令官。立即调集粮食、被服、帐篷、药品、医护人员前往灾区。海军,立即调集所有巡逻快艇、陆战队冲锋舟和不少于一个师的力量沿着运河起实施救援。陆军方面,第六师全部、第七师全部、南京、济南、合肥、郑州驻军,立即开到这里。各部紧急收购麻袋等救灾物品。命令,卫生部和国防军军医处立即组织专家和医护人员,建立灾区医院,必须保证大灾少死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命令,各相关工厂紧急生产、调配救灾物资。命令。帝国宣传大臣张维道向全国立即宣布灾情,并宣传帝国的救灾措施。呼吁全国人民的支援!妈的,这个天气,灾情恐怕还要加重!立即拍发!”

“总司令!不能向全国公布啊!”蔡锷上将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自古以来,中国的历代中央政府对地方大灾都不予公布,惟恐造成天下大乱。这已经成了一条铁律!

“松坡,你我已经站在了战天斗地的风口浪尖上,没有全军、全国地支持,你我靠什么去斗发了疯遭了瘦的老天?政府的应急资金储备只有三千万!我们不能为了面子而牺牲下面这些灾民,他们,正等着我们去救援,正等着帝国政府去救济、等着他们的子弟兵去帮助他们!发,立即发出去!另外。我们在徐州降落。立即赶往受灾府县。”龙剑铭没有回头,就看着下面的汪洋回答着。

很明显。计划中的皇家小园子没有了,定造专机和游艇的计划也没有了,都被这大水连同千万百姓的身家给冲走了……到了这个时候,什么皇家和政府的区别?屁!

1909年5月7日。无线电波把淮河中游受灾的消息带到全国各地,也把皇帝陛下正在淮北救灾的消息发布出来,立即引起了五万万人的强烈关注。各地方政府和民兴会员们趁机大量地做着工作,掀起了向灾区捐献物资的、志愿前往灾区救灾的高潮。

陆军、海军和州刚组建的空军调集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开赴灾区。在这里,灰绿色的身影成了灾民的救星。

一条条的巡逻艇、冲锋舟在空中侦察机的指挥下前往任何有人的地方;一座座的军用帐篷里住满了灾民。一缕缕的炊烟从部队地行军锅下升起;医院来了。消毒、抢救、诊治,皇帝的命令是尽量少死人,是要绝对避免爆发瘟疫!皇妃珍妮也来了,她跟她的护士们一样日夜不休地照料着病患……

1909年5月11日。再一次的大暴雨加重了灾情。更多的堤坝面临决口的危险,更多的内涝点在暗涌在扩大!

军人们当然地承担起了救灾地主力。在任何一个可能决口的地方,都有国防军军人在水里排成人墙,让战友们在人墙后面减低了流速的洪水中用麻袋装上石块抢修加固堤坝……

大风肆虐、大雨如注,老天爷的淫威在受到大中华帝国军民的抵制后愈发变本加厉,5月12日、13日。暴雨再次降临,河道水位再一次暴涨。就在这个时候,司徒燕也来到了淮北。在她后面。还带了国防军第一次公开亮相地高射炮部队。

勉强能够被称为淮河大堤的堤坝上,扛着沙袋、木桩,带着绳索打着赤脚的人们惊讶地看到,国防军地汽车开到了堤坝上!

灰绿色的军车牵引着一门门37mm高射炮放列在堤坝上,军官群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戴着眼镜看着资料指手画脚的人。人们看着稀奇物事,这是什么东西啊?有这么长炮管、对着天的大炮吗?事实是,有!就在面前!

天空中,传来一阵阵“嗡嗡”声。目力好的人们发现在头顶黑压压的云层间隙,有一群小黑点在移动着。当然。人们不能看到这些飞机在做什么。他们甚至不知道云是小水珠结成的,也不知道这些水珠在遇到高空低温的时候就会越结越多,最终水珠之间地结合力和大气的浮力无法承载这些重量时,水珠就变成雨降临人间。

对五月初地淮中、淮北来说,再也不能有雨了!任何一场发生在淮河流域的大雨,都会化成洪峰摧毁薄弱的可怜的堤坝,造成更严重的灾难。

飞机,成群的、几乎是所有可以动员的飞机都飞临危险的雨区。机组人员们随时可能面临在云层间发生的电流转移击毁飞机的危险,可以说,他们完全是拿自己地生命在做赌注。将一袋袋的固化剂、升温剂播撒在厚厚的积雨云中。

人们无从知晓这些,他们只能去看到地面上发生着的事情。

一名穿着雨衣的军官高高地举起了红绿相间的小旗,用力地挥下!

“蓬蓬……”的大炮轰鸣声顿时淹没了风雨声。一发发出膛的炮弹飞升到云层中爆裂开来,将白色的粉末洒进云层n人们同样无法理解炮轰天空的含义,在老百姓的心里。这是皇帝陛下和国防军在向那个飘渺的老天爷开战!是的,是皇帝陛下调来国防军。很多的老百姓甚至亲眼看到过,穿着雨衣的皇帝陛下出现在大堤上,指挥着将军们和一些有学问的人。

“皇帝陛下炮轰老天爷了!”

“谁跟咱们帝国作对,国防军绝对不会放过他,老天爷也一样!”

各种各样的传闻在高射炮打出科学院紧急研制的升温剂后出现了。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国防军那炮管向天的大炮开炮后,天上的雨就小了,闪电就逐渐没了,老天爷也不再发威了,洪水也逐渐地消退了?人们只知道。是皇帝陛下调来了国防军的大炮打败了老天爷,那个连盘古老祖宗也没打败过的老天爷!

不管民间流传着什么样的说话。但是敢于战天斗地的情绪和被整个国家、民族和皇帝重视的感动确实充盈在灾区人民的胸膛。他们暂时忘记面临的困难。也忘记了失去亲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