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真命天子。大清也好。大中华也罢,不都一个样吗?能被皇帝理解,就足够了!也许死后也不用被阳间的人过于的指骂,在阴间受那些牛鬼蛇神地苦了。可是。不舍啊!真的很不舍!这个世界刚刚才崭露出新气象,慈禧还想看看以后的大中华帝国会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还想看看自己一眼就喜欢上了的小美龄长大后是什么俊俏模样。……

德龄掏出丝帕给慈禧擦去了眼泪,她清楚慈禧的身体情况,知道一个人地元气已经耗尽后的必然结果。

慈禧抬起了手,费力地从手腕上褪下了一对玉镯塞到德龄手上。那玉镯是当年咸丰皇帝送她的极品温玉(见东陵失窃珍宝清单),上面精工雕刻着龙凤呈祥地图案。

“给美龄。我的小孙女。”

这个时候的老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慈祥安禧的老人,她没有什么可以对新朝的小公主,跟自己已经扯不上边地小曾孙女表示的。只有咸丰皇帝给自己的最珍贵的东西可以聊表心意了。

德龄知道,连龙剑铭和旁边一直侍侯着的李莲英也知道,那对玉镯的含义和价值。

“德龄,带着美龄下去吧,糟老婆子太晦气,影响小美龄就不好了。李安答,也下去吧。我跟皇帝有些话想说说。”慈禧象完成了一件大事,又象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般肃穆着神色吩咐着。

等众人都退了出去后,慈禧合上眼睛休息了一小会儿,又微微睁开眼睛道:“皇帝,哀家死后请您善待德龄和满族。哀家会把最后的问题一并带走的。您去吧,洋人们还等着天朝地恩泽呢!”

慈禧说完,再次闭上了眼睛。却也再没说话。

龙剑铭替她理了理被角,寻思着慈禧最后的“私密谈话”。对德龄自是没有话说,两个人的感情是在生活中密切起来的,甚至形成了无可分割的依存关系,甚至有了共同的后代。与封建王朝的皇帝寡情薄义不同的是,龙剑铭是真心实意地爱着德龄。对满族,新帝国的皇室构成已经说明了问题,如果说还不够的话,帝国政府的大中华民族理念就是最好的补充。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需要慈禧一并带走?难以想像……

标志有双龙的皇家轿车在返回紫禁城。

“陛下,您真的那样看老佛爷?是真的吗?”德龄抱着女儿微微依靠着龙剑铭的肩膀小声问道。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德龄,你觉得以前的中国与欧洲各国有什么区别吗?中国差别人究竟差在哪里?”龙剑铭惟恐德龄不能理解自己的真实心意,干脆把问题摊开来说。他相信有见识的德龄能够理解历史问题。

“西方在文艺复兴后。思想自由、教育开放,因此科技昌明。英国人有了瓦特的蒸汽机而掀起工业革命,成为如今世界的第一强国。德龄觉得,国人的思想还受到束缚,这一点是中国落后西方的根源,对吗?”德龄有着在法国的几年生活经历。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比较轻松了,不过她仍然无法确定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或者说是否符合男人的心意。

“对。思想!中国在战国时代有百家争鸣,从而创造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在汉代主动连通西域,吸收外来文明,因此有短暂的强盛;在唐代更是文化昌盛。可从宋朝中叶以来。程朱理学占据了绝对的,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理念上的统治地位。加上明朝中后期的禁海锁国,重农抑尚,重文轻工等一系列的政策。才导致了中国人不愿意去发展科技,而致力于钻营经学,谋求进身。思想。从此被禁锢在一个极其狭隘的范围内,在封建皇权的压制下。得不到释放。也不可能发挥出人民的聪明才智,促进社会进步。科技昌明。从而使中国逐步地落后于西方。从科技而经济。从经济而军事,这种落后的状态到了1840年终于被激化。造成了中国60年的屈辱。这,不是老佛爷一个人可以认识到并加以改变的。实际上,她本人也是封建皇权禁锢思想的受害者!因此,让这样一个女人担负起罪责是不公平的!不公平!”

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重去世,同日,颐和园前清禁卫军统领张勋开枪自杀。第二天,光绪莫名其妙地也随着他的姨妈和伯母而去。慈禧为龙剑铭带走了最后一个难以处理的麻烦,彻底结束了旧皇朝在中国的存在,断绝了遗老们最后的一丁点想法……

第30节 开放舆论 作者: 自由与荣耀

慈禧和光绪一前一后的过世确实为龙剑铭减少了不少的麻烦,至少吝啬成性的财主每年会少掏三百万元的供奉,还由德龄在名义上继承了颐和园里的一切物事(1905年时并没有明确颐和园给废帝和废太后居住的性质,所以按常例,颐和园被认为是前清皇室的私产),着实让龙剑铭这个小家庭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

以帝国皇室事务大臣王锗和前清贵族代表载佯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在德龄的关注下迅速处理着丧事。按照龙剑铭的意思,还是把慈禧葬在了她自己建造的东陵,而且事情也办得比较地风光,就好象是当朝的太后一般。当然,新朝没有给死人加上一长串谧号的规矩,因此所谓的谧号是由前清贵族们自己个加上去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还是惊动了整个帝国。就在很多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时候,上海的《中国时事报》在显要位置刊登了匿名作者的文章——《一个女人能为历史负多少责任?》,掀起了全国对慈禧的功罪大讨论,又逐步深化为对明朝嘉靖年以来中国在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举措的大讨论,最后演化成为东、西方300年历史的大对比……

在长达三个月的大论战中,历史的本来面目浮出了水面,中国积弱的真相被公之于众,全民族对历史、对当今时事的认识和看法得到了大统一。而在大讨论的整个过程中,舆论在不知不觉间向公众开放,主流报纸不再是政府的喉舌,而是全国人民讨论时事,献计献策,抨击弊端的阵地。也是在这场大论战中,人们尝试着提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看法,在受到鼓励后逐渐变成放心大胆的畅所欲言。

结论,给了历史以及历史人物一个比较公证的评判。

骂慈禧,为慈禧之死鼓掌的人现在能够理性地看待慈禧的“卖国行径。了。那些抱着老观念不放的人现在也开始放下孔孟、程朱。去接受新鲜地观念和思想,在现实中国的参照下作对比。逐步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思想。去糟粕,取精华,融当今,聚新粹。一场来自民间地文化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

始作俑者,龙剑铭也!

这一番作为加上在帝国大学的讲话。彻底地荡涤了全中国的文化思想领域,推翻了儒家思想的绝对统治地位,解除了封建统治者几千年来强加在人们头上地禁锢,一个自由的、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大环境正在逐步的形成。

当然。龙剑铭的文章和帝国宣传部长张维道对舆论的放松还得到一个最直接地成果。人们在正确地看待历史问题后,很自然地把正确的思维观念转用到对新帝国的种种举措地衡量上。这样,五万万人才逐步地真正意识到帝国政府带领国家正在进行的各种建设的本意和最终的目的!由此。从文化思想领域开始,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帝国政府之下……

这些就是龙剑铭一篇文章的全部收获吗?不是!

在他挑灯撰写这篇文章时。赚取了德龄大把感激地泪水。

在全国上下对历史有了正确评价后。皇宫外跪了一大片的遗老遗少宣誓对新皇室效忠。

(咳!这样说似乎把龙剑铭搞成了个政客,由奸商出身的政客。也许人家写那文章的时候,只是出于让慈禧死得安心一点的考虑呢?)

一个如龙剑铭般的专权者会完全把舆论交给民众吗?黑格说:民众是愚昧的!一个政府真要是没有有效的舆论手段。那这个政府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政府所作所为完全能够被所有地民众欣然接受,成为大多数人的傀儡政府,成为不能高瞻远瞩坚持真理和正确方向的政府;一是这个政府很快就因为各种小小的失误逐步地丧失民心,丧失权力,酿成一场无谓的政治动乱。

因此,更有效的宣传手段在酝酿和准备之中。

太行山上,一座净高230米的铁塔矗立起来;全国各地的电器商店里,开始出售一种铁匣子。据说在1909年元旦那天,这个叫“收音机”的铁匣子能够听到皇帝陛下的新年贺词。以后,每天都能听到各式各样的新闻和新知识。

收了大把各国钞票和黄金的帝国政府。在年底以前照常要开一个经济工作会议。而这次的会议参加的人却不同,没有各省的财政官员,却有了科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