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技术的审批。

“民族矛盾?民族团结?安邦你没有去过蒙古,你不知道蒙古的具体情况。我们前阶段做的是蒙古王公的工作,而不是给蒙古族广大的人民造福。拿巴泰和海山来说吧,他们是国防军的将校,可是也是蒙古的部落头领。巴泰有3万部属,在乌棱台他就是皇帝,哦,不,我失言了。我的意思是他就是唯一的话事者,其他人要不是他的部属,要不就是他的奴隶。民族团结,应该是团结所有人,不是一个王公!”方维志的理由是充分的,只是他现在不可能在一个想法的基础上拿出一个稳妥的、可行的计刑出来而已。

“西藏也是这样,新疆还是这样,包括四川的彝族地区也是这样。少数民族的问题,现在如何解决?我建议,帝国实行勋爵制度,取消以前的王公贵族的一切封号,把爵位和土地分化开来,消灭封建农奴制度。”郑安邦把话题转了一下,他承认方维志说得是事实,也明白了方维志话里的意图,所以他的脑筋很快就转到了帮方维志的提议找解决办法方向上来。

边疆建设必然触动少数民族的问题,这是摆在龙剑铭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五章 第52节  到边疆去

古往今来,无数的政治家想从根本是解决民族问题,边疆问题都告失败,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民族间生存地域带来的生存方式的不同,从而衍生出来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个性的巨大差异。不消除这种差异,民族融合就不可能真正地得到实现。民族之间有区别,又势必造成中央政府在政策上趋向发生改变。

实施边垦,在哪种程度上实施边垦才能不触动少数民族的利益,才能把边垦作为主动进行民族融合的一步棋?

在紫禁城里那个不大的御花园里晒太阳的众人都陷入了苦思。

“边垦,是垦殖、边防、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四位一体的宏大工程,宏明(方维志)说得很好,把边垦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边疆建设,又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刷新。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看,还是顺其自然吧,让生产力去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革新,虽然见效比较慢,但是胜在稳妥!参加边垦的人需要慎重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国防军后备军人员,同时要注意斟选,鼓励有文化的,有工业技术的人留在边疆,民兴公司方面,也可以找蒙古王公和寺院设立农垦公司、畜牧加工公司和边贸公司,边疆经济建设和少数民族教育和生产力解放齐头并进。真正让蒙古族或者其他民族地首领们感受到解放生产力对他们带来的好处。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和阻力就会减轻不少。需要在这里提醒的是,边疆地区的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应该尽量避免与牧民争夺土地资源,尽量避免砍伐森林。我们在治理大草原沙化现象,不能让此前的努力在边垦地大旗下毁于一旦。”龙剑铭见众人都不再有提议了。才最后确定了以经济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革的方针。在他的那个时空里,在这方面有现成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至少,西藏地模式是可以采用地。

“从根本上来讲,西藏和蒙古的封建农奴制度和寺院制度都是一种经济制度。进而强权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对人民实施统治的制度。在这些地区与封建领主们合力设立工厂和公司。那么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工厂生产对人力的要求下,少数民族群众就有机会放下马鞭走向工厂,封建主们就会降低对土地的依赖。农奴经济和寺院经济的模式一打破,封建主们对新技术和各种生产资源的需要一建立,少数民族群众地解放问题就随之解决。对封建主而言,是用以前的特权换取现在的经济利益。只是我们要把握住三点,一是利益的逐步转移。二是文化教育的同步跟进,三是最低工资标准的严格执行。针对草原上的具体情况,我们重点发展奶制品、肉制品、皮革工业,提倡牧草种植和定点放牧。游牧民族首先要稳定下来,才谈得上改变。宏明,这个事情你已经有了经验,多帮助一下江荩诚。”龙剑铭边说边在心里庆幸着前年在北京城里遭遇地沙暴。正是有了黄沙袭城的提醒,才有了乌棱台骑兵和土谢图汗部的定点放牧试点。应该说,这些就是未来草原经济发展的样板。

“是,我会与江将军联系,把所有的资料和人员转移给边垦司令部。”方维志在座位上点着头回答道。

“谈到勋爵制度,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用这个制度加强国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可行。不过我需要强调的是,勋爵制度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跟职务、财产、政地位没有任何的关系,不是新王朝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复辟。当然,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和藩属国家例外。”龙剑铭又对郑安邦的提议作出了回应,对他来说,这些事情他只能说个大概,必要的时候给予一点指点就行了。比如发展草原皮苹工业和肉奶加工,这些完全就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从民兴英国公司抽调大量的技术人员来实施。而勋爵制度,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荣誉的体现,具体如何制订这个制度,就不是需要自己去亲手操作的事情了。

“陛下,关于边垦的宣传是不是由您发表一个讲话?”杨度在座位上欠了一个身说道。他清楚龙剑铭这个皇帝在国民中的巨大号召力,只要他振臂一呼,从国防军到普通国民可以说是莫不响应。

“讲话?可以,开个记者会吧,战争结束了,政府要公开向国民宣布战争胜利的消息和新的条约内容,还要公开表彰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官兵,要给战死沙场的英雅们以崇高的荣誉。我也参加,最后讲个话就行了。”龙剑铭正色说完,突然口气和表情都变得极为轻松地道:“顺便给诸位没成家的找个媳妇。”

轰笑声中,边疆建设的一个高层非正式会议就这么结束了……

全国沸腾了!

成都,东大街,前四川新政督办公署旁。一个穿着学生装的青年拿着报纸匆匆走进了“黄氏绣品店”。

“妈,妈!来,我跟您说个事!”黄天舒一进门就说着把绣品店老板娘拉到一边。

“老三,说什么事?快说,没看见我正忙着吗?”老板娘嗔怪地看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刚从学堂里回来就惊风火扯的,哪里象个读书人?看来,黄家真出不了秀才,啊不,是大学生了。看看街上的大学生,一个个都那么斯斯文文的,哪里象老三这样,唉!

“我,我要去边疆!”

黄天舒一句话把他老娘震定在了当场。这什么话啊!老大跟着马老提督。现在总也算是国防军了吧?叫什么来着,叫警卫员!老二是中央教导师地旅长,没准儿过几年就是将军了!不可能这老三也要去当兵吧?去边疆,那地方刚打完大仗,安全吗?

“不准去!给我好好念书,家里就指望着你读个大学了。你忘了你二哥给你的信里说什么了?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才是正经事!”老板娘一口就回绝了老三的要求。家里有两个儿子当兵就可以了。老三才口岁,还是该进学堂好好读书,明年考上大学才叫光宗耀祖呢!老黄家也不能尽出武夫啊。何况,现在进了大学就什么都包了。没学费不说。政府还倒给津贴……

“就去,我们班上已经有好几个报名了反正我是报名了,皇帝陛下说了,边疆需要热血的中华儿女去建设!您可不能偏心啊,平时老叫我学二哥,学他什么,他是国防军,他把小日本老毛子赶走了我就去建设,那才是真正的学习。”黄天舒的道理可是一套一套地,学堂里这些东西可多着呢,要说服没多少文化的老娘还不容易?

“敢去,看我不叫你老汉打断你的腿!”老板娘被儿子说得一愣一愣的,她可不知道皇帝陛下是否说过这样地话,反正这个小儿子是再也不能放出去地了。

说曹操,这曹操就一摇三晃地回来了。还带来了满屋子的酒气。这一下,母子俩就暂时忘记了争论去不去边疆的问题,准备把矛头指向酒鬼。不过,还没等他们开口说话,黄老板就大着舌头说开了。

“痛快,真、真他娘的痛快!三子,去、去给老子拿酒来!开疆、辟、辟土。收复失地,国防军真不是,真不是盖的,喝酒,拿酒来!”

黄老板摇晃着找了个椅子一坐下就开始命令自己的儿子拿酒。他是真的高兴啊!自从儿子参加新军以后,这好事是三天两头就找上门来。以前被别人看不起的绣品店黄老板,如今可是这成都城里响当当地人物。为啥?老大是国防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