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司徒燕能够圆满地完成这个任务。龙剑铭最不想看到的是:因为周昆事件就在国防军官兵、将领心里烙下伤疤!这不是一个想强军强国的人所需要的。

李义安呆了一下,也没有再说话打断龙剑铭的思绪,转身研究墙上的地图去了。

西北方向上,江荩诚已经到达乌鲁木齐(迪化),顺利地接收了当地政权。马福祥部在北方集团军巴泰部的配合下,在斋桑泊以西的雅尔、和通一线发起了对俄军的攻势作战,把对俄军阿拉木图军团的压力始终保持到最大。

北方,赵尔陆也乘陆军航空兵的轻型轰炸机赶到了库伦,蒙古骑兵师和乌棱台骑兵旅各部正沿国境线作积极的攻击性巡逻,维持在国境线上的军事存在。而各师部队,也正在向库仑集中。几千里距离,是北方集团军首先要克服的困难。

东北方面。蔡锷、王坤接替了周昆,而马守禄的绥芬河集群也编组完毕,正在宁古塔和绥芬河一线整补待机;满洲里集群则在两湖(呼伦湖和布雨尔湖)以东建立了坚强的防御阵地。并沿黑龙江南布防;成果最大的是刘亮的海参葳集群,登陆作战成功后两天内,就掐断了俄军的直接联系,初步完成了打击海参葳,牵动俄军往援的战略任务。

总的来说,在北方各个方向上地态势没有需要总参谋长和总司令担忧的了。李义安回头瞥了一眼。看见龙剑铭靠在沙发上似乎睡着了一样,忙向部下们作了个手势,领头走了出去。

龙剑铭并没有睡着!战争进行到这一步,他怎么可能睡得着呢?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考虑,至少在目前,他必须考虑周昆的问题,必须考虑中东特遣部队出发时机的问题。尤其后者,那就不是一个国家内部自己说了算的事情。它牵动着列强的眼睛、触动了英国、德国、俄国在中东的利益。

用对俄作战的名义出兵中东,在德国方面是很好解释的。毕竟德国在中东只有一条从海法到巴格达的铁路支线的利益。跟中国出兵中东似乎不那么沾边。对英国,有了密约作底,有战争需要的实际理由,在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保证后,问题也不大。至于俄国嘛,那就不需要解释了。

但是,龙剑铭不能不考虑到中东最强的势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毕竟,中东特遣队的进兵目标就是该帝国控制下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河口的拉巴丹岛,距离两河下游重要城市法奥仅仅是一水之隔,这,能不引起奥斯曼苏丹的注意吗?

这个时候,在遥远的中东跟土耳其开战,有那样的必要吗?如果从石油战略上考虑,绝对有必要!可是,从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上考虑,这样做的风险实在不小。

德国与土耳其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不过,在巴尔干的问题上受到盟友——奥匈帝国野蛮的政策干扰,这样使得德国在土耳其的影响力打了折扣,安卡拉到巴格达铁路的修筑也迟迟没有敲定动工。

英国在前些年对付俄国的扩张战略时,曾经联合土耳其发动了对俄国的战争。不过,随着英俄关系的好转,英土关系则渐渐冷淡下来。

为了在中东的利益,英国人甚至转而扶持阿拉伯和波斯两国,积极图谋对埃及的保护国地位。在这些目的的支撑下,英国与土耳其的关系恶化直到决裂是可以预见的。这,还真应了一句话:没有绝对的敌人,没有长久的朋友。

因此,奥斯曼帝国是个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的帝国。他必须时时刻刻盯着北面的饿熊,因为北极熊一直在争取着对黑海海峡的控制,开辟新的出海口。这,是土耳其与俄国永远也走到一起的根源所在。换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是世仇!

龙剑铭蓦地睁开了眼睛。

与土耳其结盟对付俄国!俄国是两国共同的敌人,在中俄爆发战争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可不能这样袖手旁观,看着好处不下手吧?想一想,如果有一支奥斯曼帝国军队翻越高加索山,发起对俄国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的攻击,再配合着西北集团军对阿拉木图的攻击,那么,加上一个中国国防军中东特遣部队对波斯北部的俄国控制区的攻击,那,俄国人岂不是处处受敌了吗?最大的好处还不是军事上的,而是政治和经济上,有了和奥斯曼帝国的结盟,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国家封锁英法经过黑海对俄国的援助!

对,有必要把政治眼光撒播到中东和近东去了!

大中华帝国皇帝在北京城里这样打算着,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也在安卡拉这样想着。

消息不太灵通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刚刚才从德国人嘴里听到中俄战争爆发的消息。这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可跟1904年2月的好消息一样,是绝对值得庆贺的!要不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恐怕高加索以南的地区就在那年给俄国人占去了。如今,中国人击败了日本人,又跟俄国人在漫长的国境线上激战起来,很明显的,可以遇见的是:这场战争将会是旷日持久的,是对奥斯曼帝国有绝对利益的战争。

跟大中华帝国结盟,共同对付俄国!可,中国人会跟土耳其结盟吗?两个国家相隔千山万水,彼此之间也没有太多的交往,眼下,除了一个对付俄国的共同利益以外,实在找不出理由能让奥斯曼帝国和大中华帝国结盟。

就在中国皇帝和土耳其苏丹为难的时候,可爱的德国人跳了出来!

对德国而言,消除在背后的军事威胁,是未来实施《史利芬计划》的战略基础。因此德国的新任总参谋长毛奇将军积极主张与土耳其建立某种同盟关系,而中俄之战,又把中国这个潜在利益伙伴再次推到德国皇帝和总参谋长的面前。中德之间,建立直接的同盟关系显然会遭到英法两国的极力抵制,可是德国和中国彼此不直接结盟,而是通过土耳其作为桥梁,成为事实上的盟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高明的主意。

德国人并没有发现,当初他们就是想以中国为桥梁和美国结盟的!

而今,这种模式又用到了德国、中国和土耳其三国关系的协调中来了……

因此,德国很快就向奥斯曼土耳其表明了态度,也向北京打了一个征求意见的电报。这个电报,此时正捏在外交大臣唐绍仪的手上,而唐绍仪也嗅出了这份电报的价值,现在正坐着新配发的金龙牌轿车赶往总参谋部。

唐绍仪作为在民兴会内部很快就上升到最高层的前清官员,其本身是第一批留美童生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对内安抚好袁世凯集团的那帮子人,对外能够挑起外交大臣的重担,还能就国际关系发展的战略问题给龙剑铭提供咨询帮助。因此,这样的人才在龙剑铭的眼里,不挤进前十位才怪!

外交大臣很清楚手里这份德国外交电报的价值。国防军中东特遣队的计划他清楚,甚至知道司令官是干永图海军少将,参谋长是新转入海军的刘大柱海军上校(很有趣的是:刘大柱升官的速度跟马守禄有一拼)。

1906年7月5日,大中华帝国外交大臣委托德国驻华大使雷克斯,发出了对奥斯曼帝国全权特使的邀请电。

第二天,奥斯曼帝国全权外交使节夏马尔中将在君士坦丁堡登上了开往东方的军舰……

第28节 杜奈=废墟

从纳霍德卡登陆场上岸展开的部队越来越多,补给的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已经上岸的五万部队依靠纳霍德卡一个滩头登陆场实施补给,就算是把驳船的船工和辎重部队的官兵累死也完不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极限!任何事物都有他的极限。就海参崴集群的庞大兵力和纳霍德卡登陆场的承载能力这对矛盾来说,集群辎重部队指挥官杨丙乾准将和他的部下们已经到达了极限。

摆在刘亮、丁开嶂和李仲华三位少将面前的,是如何在陡峭的海岸线上尽快开辟另外一个登陆场。杜奈角俄国要塞控制下的托庇斯卡尔村的滩头,自然地汇聚了三位将军的目光。

龙兴、龙飞、龙腾三艘战列舰又集合在一起,在杜奈要塞外海面上排成一条战列线。战舰以左舷对敌,展开了一轮轮的齐射。

杜奈要塞司令官别尔卡洛夫少将躲在深深的地下室里,一边承受着中国战舰绝对优势的火力攻击,一边和部下们计议着集中兵力,打破中国军队堵在杜奈角与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的阵地。

马灯不停地被巨大的爆炸震波摇动着,使得这个地下指挥部里的光线显得很诡异,低级的军官不得不又点上了一盏瓦斯灯,供地图前的将军们照明。

“我们的背后,就是在这,连特卡村,有大约一万中国军队在布置阵地,截断了我军撤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