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家的午饭并不算丰盛,一样素炒青菜,一样拌水萝卜,一样粉蒸排骨,一样爆炒羊肉,一样白切鸡,一样青菜汤。
郑老太太笑,“有些简陋,莫嫌弃才好。”
赵长卿笑,“哪里简陋了?我在家都不会吃的这样好。再说了,就是我这样平日里鲜有出门的人也听说过郑御史的清名,清官都是心怀天下的人,见到百姓疾苦,怎肯一人富贵?若是老太太、太太真拿出‘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来招待我,我倒不敢吃了。”
郑老太太直笑,“来,尝尝我的手艺。”说着竟给赵长卿夹了一筷子菜,赵长卿忙捧碗接了,笑,“等我下回来,老太太莫与我客套,也叫我露一手。”说赵家家境普通,不想郑家丫环竟比赵家还少,烧饭什么的原来是郑老太太、郑太太婆媳做的。赵长卿颇是受宠若惊。
郑家是书香门第,便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几 样菜虽是寻常,吃着竟比别处的滋味儿更好些,尤其一道白切鸡,醮着调料吃真是浓淡相宜。赵长卿微微挑眉,用过午饭忙跟郑老太太打听做法。赵老太太笑,“这 也简单,把鸡料理干净,入冷水煮得大开后就熄火不要再煮了,也不要掀盖子,只管在锅里焖着,焖上小半个时辰便全熟了,等它自然冷了便捞出来,涂一层麻油切 块装盘。煮的时候只放两片姜,几根细葱、些许黄酒就好。调料是用酱油拌了饴糖粉、麻油,切上细葱末,一道拌了来便好。尝着咸淡再放些盐就是。剩下的鸡汤也 不要浪费,就烧了道青菜汤。”
赵长卿笑问,“我看是用的三黄鸡。”
“对,用嫩些的三黄鸡最好。”
赵长卿笑道,“等我回去,也自己试试。”
在郑家,最有收获的就是厨艺了。
用过午饭,又说了会儿话,一时来福叔驾车来接,赵长卿便起身告辞了。
郑家兄妹送她到门口,看她坐上车走了才罢。
郑妙嘉笑,“边城的女孩子就是格外的落落大方,在淮扬时,略略念过些书的女孩子,出门恨不能弄个纱帽戴,活似见不得人似的,没的扭捏。”
郑老太太笑,“赵姑娘的确是个大方人,人也机伶,让人喜欢。”
向来寡言的郑太太亦笑,“不同地方的闺秀有不同的风气,北方的女孩子个子也高挑,看着竟似十一、二岁的模样。赵家长辈也有见识,把女儿教导的这样好。赵姑娘已是这样落落大方,谈吐有致,不是颖儿说她妹妹更是天资过人,只是可惜这次没见着。”
郑妙颖笑,“等下回让卿妹妹带了她妹妹来,给祖母娘亲见见,丁点儿大就做得好诗。以往我都不信有天才这回事,元宵节时才算信了。”
郑家人说了一时赵长卿,都很满意郑妙颖交到了新朋友。


☆、第68章 
赵长卿回家后欢欢喜喜的同凌氏和赵老太太道,“郑家老太太、太太都是再和气不过的人。郑哥哥郑姐姐也是有学问的人;我们说了好半天的话;我还学了一道新菜。”接着赵长卿便絮絮叨叨的把白切鸡的做法说了。
凌氏笑,“等什么时候也叫柳嫂子试着做;这是南人的吃法;咱们也尝尝。”
赵长卿点点头;笑,“母亲没见过郑家哥哥;我这回可是开了眼界;长的真是俊俏极了。”
凌氏笑问,“难道比你腾表哥还好?”赵家并不是太讲究的人家儿;何况边城民风本就开放,故此;凌氏并未在意赵长卿谈论郑妙嘉的容貌,反是凑趣的问了一句。
赵长卿一听这话就笑了,“腾表哥虽然也生的不错,不过,跟郑家哥哥比就差一大截了。我看,也只有阿白长大后能仿佛有那样的形容相貌了,比腾表哥和楚哥哥生的都好。”
凌氏笑,“你莫总注意这些没用的事。”
“我就回家一说,难道还往外处说去?”赵长卿笑问,“阿蓉还没回来?”
凌氏笑,“兴许你二舅家里热闹,玩儿起来就忘了时辰钟点。”
赵长卿笑着喝口水,“阿蓉同三表姐、腾表哥都很投缘。”
凌氏笑,“你三表姐是性子不大稳当,你表哥对你可是向来很好的。”对凌二太太凌三姐这对母女,凌氏已经无语可说,不过,对兄长与侄子,凌氏一直还是不错的。
“我 知道,我对他难道差了?腾表哥是个明白人,光这一点,就很不错了。”人的眼界开阔了,心胸便也开阔。即便上辈子有那许多怨怼,如今想想,并不只是凌腾一人 的原因。她与凌腾,其实本就是不相配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有几个糟糠之妻能不下堂?何况凌腾从来没喜欢过她。凌腾这样的人,当他有更好选择的时候,你不能 指望他还记挂着旧日情谊。这样的人,能走的远,能爬的高,只是,并不适合她。
赵蓉傍晚才回家,看上去心情也不错。
第二天便有牙婆带了一排丫头小子来给凌氏挑,凌氏唤了姐妹二人过来,道,“你们学着挑挑看?”
赵长卿道,“妹妹先挑吧?”
赵蓉相让道,“还是姐姐先吧。”
刘婆子笑赞,“两位姑娘真是好礼让,太太好福气,有这样才貌双全又懂事的两位姑娘。”
凌氏笑道,“哪里有你说的这样好。如今她们姐妹渐渐大了,叫她们挑个贴身丫环,还是要她们投了眼缘才好。”
“是啊是啊。”刘婆子又顺带奉承了凌氏几句,道,“太太要不要给小爷也挑个伴当。”不然怎么也叫她带些小子来?
“我是这样想的,只看合不合适了。”凌氏笑道,“长卿是姐姐,长卿先挑吧。”
赵长卿见这些小丫头虽不过是粗布麻衣,却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既然凌氏也这样说,赵长卿便不再客气,笑问这一排小丫头,问,“你们几个,谁会烧饭?”
几个小丫头站出来。
赵长卿又问,“那会烧饭的里面,还有谁会做针线?”
最 终有五个小丫头站出来,刘婆子细细的同赵长卿说着几个小丫头的来历。其实,也不一定都是穷人家卖儿卖女,刘婆子指着其中一个道,“桃花儿原是大户人家的侍 女,做得针线很不错,字也认得几个。”又指了另一个道,“槐花儿是家里遇着荒年给卖了的,烧饭针线都会,手脚麻俐,只是做不大细致。”
赵长卿看那位桃花儿姑娘的确有几分水秀,槐花儿生的则寻常些。赵长卿道,“伸出手,我来看看。”
桃花儿一双手白嫩可爱,槐花儿的手则粗糙许多,赵长卿微微点头,跟凌氏道,“母亲,我看槐花儿不错。”见槐花儿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赵长卿笑问,“怎么,你不愿意吗?”
槐花儿小心翼翼的看了赵长卿一眼,忙又低下头去,嚅嚅道,“姑娘能连我弟弟一起买下吗?”
赵长卿眯着眼睛往那一排小子里头看过,心里已有数,问,“哪个是你弟弟?”
别看槐花儿生的寻常,真正有几分机伶,她连忙从那一排小子间拉出个小男孩儿,一并跪下,道,“奴婢和弟弟豆饼给太太姑娘嗑头了。”
赵长卿笑对凌氏道,“看她弟弟也不大,倒是能跟阿宁做个伴当。”
凌氏点点头,心里便有几分肯了,道,“蓉姐儿也去挑一个。”
赵蓉心里早有算计,直接道,“娘亲,我就要桃花儿吧。”
凌氏看桃花儿生的不错,便也应了。
如此一共买了三个,因年纪都小,倒也不贵,拢共花了二十五两。刘婆子又奉承了凌氏几句,便高高兴兴的揣着银子,带着一群丫头小子们走了。
“桃花儿这名子不大雅。”赵蓉随口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如就叫宜华吧。”
桃花儿,不,宜华果然机伶,连忙对着赵蓉微身一福,“奴婢谢姑娘赐名。”
赵长卿倒不觉着花儿啊朵的不好听,主要是大部分女孩子都是取个花啊草的名子,不过,她与小梨花儿相熟,丫头再叫花儿未免有些不妥。赵长卿点头,“槐花儿便叫永福,你弟弟也不要叫豆饼了,叫永寿吧。”
永福永寿姐弟也行过礼,凌氏吩咐白婆子道,“带他们下去教些规矩,洗过澡换身干净衣裳,再一人收拾一套铺盖。”
待 几人去了,凌氏对姐妹两个道,“以后有自己的丫头,你们也要拿出做主子的派头来。她们有不听话的,只管来告诉我。”大女儿她是不担心的,毕竟永福也不过十 岁,只大赵长卿一岁罢了。倒是宜华,人生的好,瞧着也机伶,小女儿才五岁,凌氏就担心奴大欺主。再转念一想,又觉着自己担心太过,自己的儿女自己天天守 着,哪里容得一个丫环欺负到女儿头上去。凌氏一笑,便也放开了。
待得晚上告诉赵长宁又多了个伴当时,赵长宁也挺开心,拉着永寿问东问西。
永寿只大赵长宁一岁,个子倒比赵长宁还矮些,人也瘦瘦的,虽有些怯,倒也有问必答。用过晚饭,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