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息太平公主叛乱有功,破格授予三品官阶。此例一开,再也无法抑束,三品官阶授予宦官,逐渐成为常事。以至于到了后来,宫中3000多个宦官中,拥有三品将军称号者极多,能够穿戴紫色和红色官服的竟达千余人。宦官的得势也从此时开始。可以说,唐中后期宦官得以猖獗甚至把持朝纲,同他们受到皇帝太多的信任、拥有太高的官职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件事上,唐玄宗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玄宗宠信高力士,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说:“力士在,我寝乃安。”意思是有高力士管事,他才能睡得安稳。高力士权倾朝野后,常宿禁中。“四方奏请皆先省后进,小事即专决”。由此开宦官处理国家政务的先例。因高力士有能力一言兴人,一言废人,投机钻营之徒皆投其门下。朝廷内外大臣也纷纷讨好高力士,就连显赫一时的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宇文融、韦坚、杨慎矜、安思顺等人也不例外,全部是因为巴结了高力士,才能爬上将相高位。高力士身为宦官,已经不再是一个男人,但为了显赫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仍娶妻纳妾。河间人吕玄晤在京师长安为小吏,有个女儿吕国姝颇有姿色,且躬行妇道,高力士遂娶来为妻。吕玄晤随即升为少卿刺史,吕国姝的兄弟也都做了高官。后来吕玄晤的妻子去世,高力士为岳母操办了隆重的葬礼。朝中的官员也争相交赠祭礼。从吕府到吕夫人墓地之间的道路上,送葬的官员车马相接,相望不绝,排场绝不亚于王侯将相的葬礼。高力士是历史上第一个公然娶妻的宦官,自从他开了这个先例,其后,宦官纳妻者不在少数。高力士家产之富有非王侯能比,但他仍然利用机会大加敛财。他经常以为皇室采办之名,派小宦官到各地掠取财货,派出的人每次都是大获而归。高力士及其同党的甲第池园,良田美产,几乎占去京城的十分之六七。高力士还不满足于既得的财富,想占有得更多。有一年,高力士出钱在长安建造了宝寿佛寺,在兴宁坊建造了一座道士祠,都是巧工雕凿,镶金挂玉,就连朝廷建造的寺观也为之逊色。高力士特意在宝寿寺内铸了一大钟。钟铸成之日,广宴宾客,京城的达官贵人、豪商富贾都应邀赴宴。在宴会上,高力士提出新钟铸成,每杵一下,需要纳钱10万作为礼钱。在坐的人为讨得高力士的欢心,争先纳钱扣钟。多的人击至20杵,少的也有10杵。仅这一次宴请宾客,高力士的收入就难以数计。他还拦河筑坝,修建了5座水力推动的碾子,每天可磨300斛麦子。真是生财有道!高力士平素谨慎,善于观察时势,从不随意开口讲话。又因为在宫中时间已久,见到过各种危险和阴谋,所以就明哲保身。就是他自己亲近的人,如果受到皇帝的斥责处分,他也不轻易相救。所以,玄宗始终对他有信任,君臣二人的私人感情很好。加上高力士“性格淳和,处事周谨,少有大错”,观时俯仰,轻易不敢骄横,于朝廷内外亦无大恶名,与诸王公大臣都能保持和谐的关系,当时朝中的大臣也并不讨厌他。但他对玄宗晚年用人行政有颇大影响,尤其在李林甫任相上,高力士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他对后来的政治腐败有一定的责任。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危及两京。十五年(756年)五月,玄宗避乱入蜀,高力士随往,玄宗另一个贴身宦官转而投奔了安禄山。行至马嵬坡,将士哗变,杀杨国忠,并胁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犹豫不决,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谋反?”高力士从旁进谏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玄宗遂命高力士缢杀杨贵妃,最终以贵妃之死解决了马嵬坡兵变。至成都后,高力士因护驾有功,受封齐国公。高力士在历史舞台上演出最精彩一出戏,是他一手撮合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旷世姻缘,是他成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杨贵妃成也力士,败也力士。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长恨在人间。】

可以说,李林甫已经是权倾朝野,朝堂上无人能与他抗衡,就连太子李亨都畏他如虎。不过,有一个人正开始崛起,并且迅速威胁到李林甫的宰相地位。这个人就是后来改名为杨国忠的杨钊。

杨钊未发迹前嗜赌如命,多有劣行,因与杨贵妃的姐姐(即后来的虢国夫人)私通,为族人所不齿。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时,杨钊正在赌场豪赌。当时的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闻知此事,派人急召杨钊。杨钊心生疑惧。章仇兼琼以上宾之礼接待杨钊,称杨钊为“兄”。杨钊受宠若惊,一时不知所措,后来知道是自己的堂妹封了贵妃,表他为官,不禁喜出望外。

杨钊一到京师长安,便被授以金吾兵曹参军、闲厩判官。章仇兼琼也因为杨钊斡旋被召回朝廷,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由于杨钊经常出入赌场,工于计算。每逢禁中传宴,杨钊掌管樗蒲文簿(一种娱乐活动的记分簿),常常锱珠不差,令玄宗刮目相看,赞道:“真乃度支郎之才也!”这样,杨钊到长安不久,便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日渐得到玄宗的宠信。

天宝七年(748年),杨钊建议玄宗把各州县库存的粮食、布帛变卖掉,买成轻货送进京城,各地丁租地税也变买布帛送到京城。他经常告诉玄宗,现在国库很充实,古今罕见。于是,玄宗在跌入年二月率领百官去参观左藏,一看果然如此,很是高兴,便赐杨钊紫金鱼袋,兼太府卿,专门负责管理钱粮。九年(750年)十月,杨钊因为图谶上有“金刀”二字,请求改名,以示忠诚,玄宗赐名“国忠”。

李林甫构陷太子李亨时,杨国忠十分尽力,以讨李林甫的欢心。其实,李林甫对杨国忠这样的无赖之徒,是非常厌恶的,因杨贵妃的关系,才对他比较客气。二人一唱一合,互相利用。在虢国夫人的帮助下,杨国忠对玄宗的动静、喜好了如指掌,每每行事,必合玄宗心意,深得玄宗喜爱。在不到一年的工夫里,已身兼十五余职,成为朝廷之中仅次于李林甫、王鉷的重臣。杨国忠的崛起,李林甫始料不及,等他觉察已太迟了,李林甫便与杨国忠开始了权力之争。

李林甫老谋深算,杨国忠内心不自安,生怕李林甫陷害自己。便上表请自领剑南节度使,却留在京师长安。吉温本与罗希姡盍指Φ男母梗顺啤奥耷保耸彼罟胰战ナ芑噬隙鞒瑁阃犊苛搜罟遥瞿被摺Q罟冶阌爰虏呋莺σ栏接诶盍指Φ耐蹉p。

王鉷事母至孝,也非常喜爱弟弟王銲。但王銲长期在哥哥的庇护下生活,内心阴暗,对哥哥的权势十分忌恨,发誓有朝一日要超过王鉷。王銲与武将刑縡友善。天宝十一年(752年)四月,野心勃勃的王銲与刑縡密谋,准备率右龙武军万余人发动政变。不料计划泄漏,玄宗让御史大夫王鉷处理此事。王鉷得知自己的弟弟王銲被牵扯进去,便故意缓办此案,只派万年、咸宁两县县尉前去捕其余党。这时,杨国忠率军前去镇压,邢縡亦率同党持弓箭大刀与之格斗。正在酣战之际,高力士率领400名飞龙甲骑赶到,形势急转直下,刑縡在混乱之中被官兵斩杀,余党死伤无数。王銲被擒获,后被杖杀,其兄王鉷受到连累,也被赐死。

王鉷死后,所任之职全部落在了杨国忠身上,杨国忠一时权倾天下,正如杜甫在一首诗中写道:“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杨国忠借助机会穷追不舍,多次向玄宗密奏李林甫与王鉷结党营私,玄宗便开始疏远李林甫。李林甫极为痛恨。在吉温的策划之下,李林甫的亲信萧炅、宋浑皆被借故逐出朝廷,李林甫竟无计可施。在杨贵妃和杨国忠的内外夹击下,李林甫的失败不可避免。但他实在不甘心,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最后竟然败在一个以裙带关系发家的无赖小儿手里。

不久,形势竟然出现了转机,开始向有利于李林甫的局面发展。南诏侵犯唐王朝边境。杨国忠当时领剑南节度使,应该前去平定叛乱。李林甫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可以借此机会把杨国忠外遣。

这也正是杨国忠所担心的事情,他生怕出征在外,李林甫趁机进行诬陷,使他无回朝之机。杨国忠在退朝之后,跑到后宫向玄宗推辞此事,连杨贵妃也亲自出面求情。杨国忠本以为能够推辞掉此事,不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