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红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惩武延宁。”

除李、武两家的大臣,其余人一齐跪了下来,“臣等请皇上严惩武延宁。”

李显一时慌了,不只如何应对。韦氏道:“众位不是在逼迫皇上下旨吗?”

张柬之道:“皇后,臣等一片忠心为皇上及大唐的社稷着想,决不是逼迫皇上,皇上……。”

李显突然看见薛崇简扶着太平走进殿中,众大臣一齐安静下来,太平眼包白布,无法看清殿中情形,薛崇简扶着她跪在李显面前,“太平妹妹,你怎么来了。你眼睛……。”

太平道:“皇上,太平公主谢皇上关心。皇上,太平得知武延宁身犯死罪,众位大臣群情激愤,要求您严惩武延宁以平息大唐与突厥之争,太平也知道武延宁所犯下的罪行非一死不能赎,但武攸暨只此一子,秋萍年老,孤苦无依,所以太平宁愿代武延宁一死,以洗清武延宁所犯的罪孽,只是求皇上准许太平死后能葬在洛阳,让太平终年可以嗅到洛阳的花香,听到洛阳的市嚣。太平不敢奢求可葬进皇陵,只请皇上把太平葬在身边,让太平……。”

正文 第十章 第五节 求亲

李显心慌意乱道:“太平妹妹,朕没有说要惩罚延宁,你何必……何必要代延宁一死呢?现在还不知道延宁为什么要去刺杀公主,如果真事出有因,朕一定量……,量延宁罪行轻重以示惩戒,太平妹妹,你起来吧,让朕来问问延宁,他为什么要刺杀公主?”

薛崇简正要扶起太平,安乐突然扑到太平身边,“父皇,臣儿也愿代武延宁一死,父皇……。”

韦氏大惊,“安乐,快起来,你象什么样子?”

安乐哭道:“皇上、母后,臣儿不管别人如何看侍臣儿,臣儿只知道延宁是侍臣儿最亲的哥哥,臣儿自回到洛阳便没了哥哥,是延宁象哥哥一样照顾臣儿,臣儿刚到洛阳时,没有人愿意理睬臣儿,他们嫌臣儿的外乡口音,他们嫌臣儿是您的孩子,臣儿生活在一片孤独和卑夷中,是延宁给了臣儿温暖和尊严,臣儿感激他,今天,臣儿愿意用臣儿的性命来报答延宁。”

韦氏听她提到死去的李重润,不由伤心得掉下泪来,上官婉儿跪下道:“皇上,臣妾也请求您饶恕武延宁,洛阳王年纪尚幼,必定是受人挑唆才犯下如此大罪,臣妾求皇上下旨彻查此事。”

众人惊异的看着上官婉儿,简直不相信她会说出样的话来,特别令他们吃惊的是她哀求的语气,这在婉儿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李显一时热泪盈眶,“好,朕就宽恕武……。”

张柬之道:“皇上,不能因为武延宁是皇亲就能对他有任何姑息的行为,皇上,公主怜爱幼子,其情可悯,但自古便没有母代子死的先例,武延宁身犯大罪,并非一死就能一洗他的罪衍,皇上,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请皇上以国家律令为重。”

一时大殿上鸦雀无声,良久,太平轻声道:“那张大人认为太平一死也不能洗清武延宁的罪行。太平的生命也不及突厥的一个公主吗?”

张柬之大惊道:“臣不敢,太平公主尊贵无比,这在整个大唐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臣怎敢冒犯,只是洛阳王所犯之罪……。”

太平仍然轻声道:“张大人,听说你怜爱你的幼子,甚至要等到他入睡后,你才能安歇,那么想必张大人也知道太平怜惜武延宁的一片心意,武延宁年纪尚幼,行事自然冲动,但他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是大唐所急缺的人才,太平公主一介女流,死不足惜,既然突厥死了公主,太平就以自己的性命作为赔偿,想必突厥也无出兵的借口,张大人,这世上最重的刑罚不过一死,既然太平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武延宁的性命,你又何必非要武延宁死呢?”

张柬之流泪道:“公主,非是臣故意发难,但国法难容,臣请公主谅解。”

武延宁道:“公主,我……。”

太平斥道:“你住口。”

武延宁低下头,但眼泪却流了下来,他紧紧抓住自己的衣角,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李显慌道:“太平妹妹,你快起来,朕赦免延宁了,张大人,朕知道你一片为国为民的忠心,如果突厥真因此事而又掀战事,朕将亲征,以解国难。”

张柬之大惊道:“皇上,万万不可,臣……。”

上官婉儿道:“张大人,皇上已经颁圣谕,赦免武延宁。”

张柬之不敢再强辩,只得道:“臣遵旨。”

李显和蔼道:“简儿,扶你母亲起来。延宁,你也起来吧。以后行事万不可如此冲动。”

武延宁起身走到太平身边,把她扶到李显身后的紫幕中,正想下殿,正在此时,突厥的三皇子突然走上殿来,殿内的气氛又紧张起来。

那个皇子跪下向李显行礼道:“臣李维民参见皇上。”

李显奇怪道:“皇子免礼。皇子的姓名似乎并不……。”

那皇子笑道:“是,但我自突厥到大唐不过几月光景,但深羡大唐物华地灵,所以为自己取了个汉人的名字,并且以李为姓,望皇上应允。”

李显道:“好,那朕就赐你李姓。皇子这次上殿……。”

李维民笑道:“为可莉而来,可莉在清醒后,知道皇上必因此重责洛阳王,她要我赶来向您解释,洛阳王是在与她嬉戏过程中无意刺伤她的,其责不在洛阳王。因此请皇上不要责罚洛阳王。”

李显大悦道:“原来如此,朕就应公主所求不追究洛阳王了,皇子请回吧。”

李维民道:“皇上,还有一事。”

李显问:“还有何事?”

李维民道:“此事关系到贵国的太平公主。”

李显奇道:“与太平有什么关系吗?”

李维民道:“我父王年轻时曾经向太平公主求过亲,但未蒙公主青眼,他听说公主寡居多年,又新近我母后因病辞世,父王对太平公主的绝世容颜念念不能去心,所以特派我来向太平公主求亲。”

韦氏道:“好啊……。”

李显道:“皇子,朕不能同意你们的请求,太平公主是我大唐的骄傲与象征,怎能远嫁突厥。”

李维民道:“皇上,我父王是一片诚心。”

李显怒道:“就是十万片诚心也不行。在太后辞世时,朕曾经答应过她,一定要好好照顾公主。朕无法背弃自己的承诺。”

李维民道:“公主在突厥是母后,受我族人的爱戴,我们都会好好照顾她的。”

李显道:“总之不行。”

太平笑道:“皇子,你见过太平公主吗?”

李维民道:“没见过,只不过听说过。虽然外间传言太平公主容颜绝世,但时过境迁,父王只是念在当初的情意才来求亲。”

武延宁大怒,正要上前与他理论,太平拉着他,却听李隆基道:“皇子远在大漠,想必从未见过如太平公主般的女子,因此无法想象太平公主如天仙般的容貌。”

李维民讥笑道:“是吗?我突厥虽然偏僻,但美丽无比的女子也不比大唐的少。就以安乐公主为例,安乐公主虽然光艳照人,倾国倾城,但在我突厥,这样的女子实是平常。”

众大臣不由大怒,纷纷出言斥责。而那位皇子却始终桀骜不驯,太平揭开紫幕走了出来,她轻声道:“三皇子,请你回突厥谢谢可汗的一片诚心,你告诉他他给了太平做为女子最大的骄傲,请你也转告太平对他的尊重。虽然太平身为大唐公主,应为两国的世代交好鞠躬尽瘁,但太平为一介弱质女流,不堪国母的重负,再兼现双目将盲,现实不允许太平再赴国事。皇子,我国必再选知书达礼的贵族女子供你父王挑选。”

太平清脆的声音如同山涧的泉音回响在大殿中,李维民没有回答,只是痴迷的看着太平,一言不发。

韦氏恼怒的对上官婉儿道:“婉儿,你为什么不在朝堂上协助李维民将太平公主远嫁到突厥?”'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 1 7 Z 。 c O m'

上官婉儿道:“皇后,婉儿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朝中大臣没有任一人会同意公主远嫁。更何况突厥派一个区区的皇子便想迎娶公主,这传扬出去大唐的颜面何存。”

韦氏一时语塞,婉儿平淡道:“再加上公主要求为太后守灵三年,在三年中,她都会留在乾陵,不会回到长安,皇后你何必忌讳她呢?”

韦氏道:“谁说我忌讳她,我是怕安乐做出什么有失体统的事,你也看到了,她刚才为了武延宁连命都不要了,你说如果让安乐再与武延宁多做接触,不定做出什么有失体统的事来。”

婉儿深刻的看着韦氏,“皇后说的是,是不应该再让安乐公主与洛阳王有接触了。”

韦氏道:“有什么方法呢?总不能下道圣旨要求安乐现不见武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