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对方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普特斯曼又急忙说道:“但是我唯一可以答应的就是我可以把您的请求向我们的国王陛下进行汇报,我想国王陛下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庞刚也知道不能将对方逼得太紧,凡事得一步一步来,于是答应道:“您的诚意我已经看在了眼里。但是我们民间有一句谚语,时间就是金钱。台湾和荷兰相隔万里,一个来回几乎就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我在这里有一个折中的法子。我们可以派遣使团和您的人一同前往荷兰会见您的国王陛下,您看怎么样呢?”

“这……”普特斯曼想了想。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自己只是一个总督而已。有些事还是让国王陛下去头疼吧。

“那好吧!”普特斯曼终于点点头,“我会尽快安排人手的,不知道您打算派遣多大规模的使团前往我国呢?”

听了这话,庞刚狡狯的笑了,他伸出了两根指头:“不多,也就十几艘船,不到两千人的规模而已。”

“两千人啊!”普特斯曼在心里盘横了一下,觉得两千人规模的使团虽说是大了些,但里面肯定有不少商人混杂在里头,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想了想普特斯曼也就点头同意了,最后还问道:“将军阁下,既然如此,那么我那个水泥的制造资料您是打算现在就交给我么?”

“哈哈哈……”庞刚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帮子红毛鬼,也就这点德行了,不过庞刚却不想这么便宜他们,他接着说道:“这些制造水泥的方法资料我可以给伱们,但却不是现在,要等我们的使团到了贵国后才能交给伱们的国王,而且伱们还要答应我们,伱们荷兰人在欧巴罗大陆怎么做我不管,但决不能在东方生产水泥,伱们能做到吗?”

“哦,原来是怕我们扰乱伱们的市场啊!”普特斯曼明白了,对于这点他表示理解,毕竟没有哪个傻瓜会将一种东西的制造工艺交给别人后还让别人来抢占自己市场的,那不是有病嘛。

普特斯曼立即点头道:“将军阁下,您放心,对于这点我可以代表国王陛下答应您,并且立下契约。”

“那就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各自去做准备吧,最迟半个月之内我们就会做好准备的。”

看到对方已有逐客之意,普特斯曼也站了起来,“那好,将军阁下,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您走好,不送了!”

看着有些悻悻而去的普特斯曼,在庞刚身边一直默不作声的华严忍不住问道:“大人,您真要将水泥的制作方法传给那些夷人吗?这可是咱们的摇钱树啊!”

庞刚轻叹了口气,转头对华严道:“华经历,伱以为即便是咱们不将水泥的秘密传给夷人,咱们又能将这个秘密守多久?水泥的制作方法并不是什么高深难懂的东西,随便一个人只要在水泥厂干上几个月就能弄明白,这些夷人若真想要刺探这些秘密只要稍微用心就能弄明白,与其届时被人偷走,还不如大方的卖个乖,换回一些东西,伱说是不是这个理?”

“理是这么个理,可要把东西白送给他们卑职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华严还是有些想不通。

“林知事,伱也这么认为吗?”庞刚问一直在沉思的林峰。

林峰缓慢的摇着头,“卑职倒不这么认为,卑职以为若是能将这个方子换回和夷人的通商权,那就是一件赚大发了的事情,唯一让卑职不解的是,那些夷人为何会答应咱们派遣使团至他们国内的要求,须知若是咱们同夷人的商路畅通的话他们的利益肯定会受到影响的,难道他们就这么傻吗?”

“伱们啊,还是没弄明白一件事。”庞刚叹了口气道:“这个世上谁都不是傻瓜,那个夷人也是一样,他们难道不知道咱们会分薄他们的利益吗?非也,他们知道,而且知道得还很清楚,但是他们还是答应了,原因无他,而是因为他看到了咱们的实力。”

“实力?”

“对,就是实力。”庞刚肯定的说道:“咱们青州水师的规模越来越大,至今为止已经拥有了六艘西班牙大帆船和二十艘大福船,至于那些一千料左右的船只更是多达七八十艘,这样的实力在欧巴罗已经算是一个不能不让他们正面直视的一股力量,更不是他们在台湾那区区数艘战舰所能比拟的,若真是将咱们惹急了,他们绝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届时他们就该为如何保住台湾而头疼了,说到底还是实力在作祟!”

经过庞刚这么一解释,华严和林峰才恍然大悟,感情刚才他们的大人在和那个夷人打机锋啊。刚才大人之所以这么痛快的将水泥的配方交出去,并要求夷人允许己方到对方的地盘上做生意,凭借的就是己方的战舰大炮,而对方碍于己方的实力才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来,原来实力才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啊!

“大人,咱们和那些夷人这么做生意好么。”虽然经过了庞刚的解释,但华严还是有些迟疑,君子言义不言利,大人这么赤裸裸的同夷人做生意传出去的话只怕有损名声吧。

华严的顾虑庞刚自然看在眼里,他微微叹了口气就不吭声了,有些话他不好明说,只能是留待日后让他们慢慢明白。

后世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过度开采金银而引发的,因此有“明亡盖兆于此”之说。

明朝初年,朱元璋继承了白银货币的本位化,但令他为难的仍是白银的匮乏。

华夏历来就不是一个盛产金银铜的地方,而华夏人有一个在庞刚看来很不好的嗜好,那就是热衷贵重金属的收藏,无数商人和乡间的土财主们都喜欢将无数辛苦赚来的金银放在坛子里,然后深埋于地下,以作不备之需或留给子孙后代。

但是明朝商业的繁荣发展对金银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民间的物质发展丰富了但却没有相应的贵重金属和货币来支撑这个体系。

到了明朝后期的,万历皇帝为了开采金银,竟弄出了“无地不开,中使四出”的状态,闹得“群小藉势诛索,不啻倍蓰,民不聊生”,以致言官田大益在疏奏中说:“皇上嗜利心滋,布满狼虎,飞而食人,使百姓剥肤吸髓,剜肉刺骨,亡家丧身。

第三百六十章 派出使团如何?

明朝是如此的缺银子,很自然的严重影响了商业的发展,以至于朝廷也是越来越穷,到了崇祯十年,财政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或许有人要说,这个时期全世界有很多白银流向了华夏,这话确实不假。西方学者吉斯在《明代的北京》一文中肯定地说:“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西班牙大帆船将34.5万公斤白银,从阿卡普尔科运到中国,这一数字比明朝半个世纪的产量还多(明朝官府银矿产量约为60OO公斤)华夏怎么可能缺银子呢?

是的,当时确实是有大量白银流入华夏,但这些银子对于明朝正在急剧膨胀的经济来说依然是不够的,最要命的是这些银子还没有流到明朝朝廷的手里。

而且西方对于华夏巨大的白银供应链条也有中断的时候,隆庆年间(1568~1572)就曾出现过一次严重的匮乏。《明史?靳学颜传》里就用一种慨叹式的表述记载了这一件事:“天下之民,皇皇以匮乏为虑者,非五谷布帛不足也,实乃银不足耳。

对于银子不足这个缺点,明朝的统治者也早有体会。早就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由于当时缺银铜等贵重金属,于是那位放牛娃出身的洪武皇帝就颁布一部叫做“钞法”的东西,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并且禁止民间用黄金、白银买卖交易,也就是说朝廷开始用纸币代替贵重金属了。

宝钞的面额分别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六种。

按理说用纸币应该是一种文明的象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大明的事情怪就怪在这里,大明发行纸币向来是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且无近现代的准备金意识,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开始通货膨胀。

有个例子足以证明我们的那位洪武皇帝对于发行纸币这种事是多么的无知,有一次,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打了一个胜仗后班师回朝。朱元璋高兴之下就赏赐给了朱棣一张“支票”——面额一百万两的宝钞。

这也是大明面额最大的一张宝钞,估计这也是朱元璋心血来潮之下提前让人给印上的一百万的数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由此可以得知,明代的统治者对于金融方面是多么的无知,民间也将皇帝用的厕纸讥讽的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