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忘,瞧你那副样子,不过我可没说过给你一半啊!”许汉青横了他一眼,“你可别漫天要价,给你一个营,装备给你一半,这样满意了吧?”
    “满意,满意。”张天河忙不迭地答应道。
    “从你原来的人马里补充,重组成山地二旅,作为你的重拳,剩下的俘虏立刻让老部队进行合编,下级干部由光复军中的干部战士担当,趁着冬季的战闲之际,广泛开展“诉苦”和“清查”运动。另外新兵猛然间增多了,部队的战术素质必然会大幅度地降低,你们要马不停蹄地在军事上开展新式练兵,成立互助小组,在部队中做到‘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通过互相交流各项军事技能,协调部队上下级的关系,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许汉青正色地交待道,递给张天河一份早已制订好的纲要,“给你,按照这上面说的好好去做,尽快把兵练好吧!”
    张天河仔细地翻看了一下,抬头说道:“这个东西说得很详细,提拔作战勇敢的干部战士、淘汰不合格的干部;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建立地方民兵,将主力部队中的老弱病残淘汰下来转入地方…这肯定是许大人您搞出来的吧?”
    “这是大家一起搞出来的,先在你这试点,有什么问题你就提出来,我们也好进行改正。”许汉青面有得意地摆了摆手。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方针政策,连小日本都能打过,对付蒙古人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我先去布置一下,明天到新部队里看看效果。”张天河急匆匆地走了。
    ……………………。
    第二天,新成立的101师第一旅里,张天河带来了一个要饭的老人。
    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一身破碎衣裳,身上还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这让新战士们大多感到有些吃惊、厌恶,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
    “兄弟们!”张天河看了看疑惑的战士们,笑着说道:“大家不要惊讶,今天让大家听一个故事!”说完礼貌地对老人示意。
    老人的故事可以从蒙古人兵下江南讲起,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尴尬、胆小,以至于一些新战士们听得兴趣索然、满脸不耐烦。过了一会,老人开始一边说一边流泪了,从建康到邵武是怎么逃难,从儿孙满堂到家破人亡,从小康之家如何沦为一文不名、朝不保夕的乞丐,老人涕泪地述说着他的苦难经历。
    半个时辰过去后,因为极度的激愤,老人的语气不知不觉间,已经由局促变得语无伦次起来,而第一旅的战士们也由开始的喧哗,渐渐地变得安静下来了,干部战士们大多瞪着老人发呆,还有些战士神色复杂地紧紧握着拳头。
    许汉青、张天河、赵大光、蓝中太等人远远地看着鸦雀无声的第一旅官兵,最后又互相低声嘀咕了几句,这才都转身走了。
    下午,老人的现身教育扩大到了各个部队,晚上,宣传处又挑选出一些态度积极的本地战士,由他们代替老人现身说法。什么“我在新附军中过的日子”“昧着良心使我很难受”等等,虽然不象后世的报告会那样,稿子都是经过多次艺术加工的精品。但就是那些大白话,却发挥出了难以想象的感染力。
    连续三天的“现身说法”,使得新编部队中的官兵关系大为改善,那些光复军老兵心里也想道:原来在蒙古人手下也是很苦的。歧视慢慢减少了,新加入的士兵心理也大大安定了,部队的凝聚力在迅速增强。
    “他人待以刻薄,我待以宽厚!”许汉青语重心长地对众将说道,“咱们不但要得到这些新兵的有用之身,还要让他们彻底转化成坚定的光复军战士,与咱们同心协力,患难与共。”
    五天过去了,各项措施有条不紊地被执行下去。山地一旅本来就是一个超编的大旅,共有近五千人,分出一个营后并没有伤到筋骨。山地二旅的人员也已经编制完全,因为全都是光复军中的老兵组成,除了一些山地作战的技能和对新装备的适应力还有待提高外,战斗力并不弱,这也弥补了101师扩编后人数多了,却暂时没有一支能独挡一面的拳头部队的缺点。
第十二章 邵武战役(十一)

       
    邵武战役历时近一月,光复军共出动三万余人马,五战五胜,攻占邵武,击杀鞑子悍将页特密实,歼灭了闽北元军的重兵集团。这使得元朝在开春三路围攻泉州的计划基本落空,更直接威胁到了江南西路的安全,经此一战后福建路再没有能与光复军抗衡的元军,龟缩在福州的王积翁在光复军不断胜利的压迫下,惶惶不可终日,告急文书一封一封接连不断地送往大都。
    这一战也使得那些认为光复军杀索多、破泉州纯属侥幸,捡便宜的那些人闭上了嘴巴,此战光复军主动出击,以少胜多,让所有人都开始正视这支异军突起部队的战斗力,在文天祥江南西路反攻失败以来,各处反元武装相继被扑杀的困难时期,光复军的不断胜利无疑给了各地抗元武装不屈不挠奋斗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又在各地百姓心中燃起了反抗的烈火。
    “这个许汉青,可真不让朕安生!”忽必烈伸着懒腰,在龙椅上长叹道。御案前的矮墩上,伯颜、董文柄、伊实特穆尔、伊彻察喇、萨里曼、阿合马等一干蒙、汉、色目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能为皇帝陛下解忧。
    不知不觉间,光复军就壮大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先前制定的那些针对它的计策,不得不进行调整。更加麻烦的是,面对光复军那咄咄逼人的攻势,江南所有的军事计划也要进行重新安排,江南西路要稳定,那是征剿残宋的大后方,万万不能出差;福建路战局已经彻底糜烂,唯一的重镇福州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连陈吊眼这支山贼,在得到光复军的武器支援之下,在漳浦一带也是屡屡出击,竟然隐隐威胁到广南东路的安全。
    牵一发而动全身,元朝在江南投入的精锐本就不多,现在确实是捉襟见肘,仅*那些数目虽然庞大但战力却低下无比的新附军,徒耗粮草,却无法解决问题。而北方那些拥护阿里不哥的人似乎又蠢蠢欲动,还要留着大量兵马来防卫北边的威胁。
    “难道,我大元在江南就没有可战之兵了吗?难道任由许逆在江南折腾不成?”见几个肱骨之臣都沉默不语,忽必烈有些郁闷,问话的语气中带上了责备的味道。
    “这个,陛下,且容臣等仔细商议!”董文柄第一个站起来,躬身告罪。他虽然不是蒙古人,但诸臣中,他最得忽必烈信赖。对于他的请求,忽必烈不能不照顾。叹了口气,端起面前的茶杯,开始慢慢地品。
    目前最好的办法是调北方的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南下,迅速将破虏军和残宋扑灭,免得这把火越烧越大。伯颜和其他几个蒙古大臣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个办法。但他们谁都不敢率先说出来。
    对大元来说,目前北方的威胁,远远比南方来得大。自从阿里不哥被忽必烈毒死之后,四大汗国就开始明着支持北方的叛乱者。以前元朝四王子那木罕前往阿里麻平叛,结果,非但未能如期凯旋,反而自己成了对方的俘虏,几万蒙古军死在了乱匪海都的马蹄下。多亏了伯颜及时领汉军杀到塞外,用汉军的尸体将叛乱者的攻势挡住,才勉强将大元疆域稳定在唐麓岭一线。如今,西方的海都等人又恢复了元气,随时可能东进,塞外的蒙古军如果再向南调遣,说不定和林又得被人家夺了去。
    而东北别里古台的后裔乃颜与合撒儿后王势都儿、合赤温后裔胜纳哈儿、哈丹秀鲁干等暗中结盟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小小的辽东宣慰司根本震慑不住,完全凭那些汉军在监视。如果他们再趁机起兵,大元帝国就要处于三面受敌的状态。
    如今距离光复军最近的一支有生力量就是两浙大都督范文虎的二十万新附军。但想到这个人,就想到了什么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二十万新附军听起来数目不少,可带在范文虎手下,就是一群绵羊。如果将他们赶到战场上去,不到三个月,范文虎就会一个人逃回来,而那二十万大军,要么被光复军杀了,要么被俘虏,成为光复军中的一员。
    众人正在苦思冥想之际,董文柄轻轻咳嗽了一声,站了起来,说道:“陛下,臣有一计,不知是否恰当?”
    “大兄,有话尽管说!”忽必烈的眼睛一亮,笑着示意董文柄坐下说话。
    对于光复军近期的所作所为,董文柄是仔细研究过的。他家里养着一伙幕僚团,平日里也喜欢分析一下天下大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