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唐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父亲的,那还会有谁来探望?

在随后的几日里,也还有陆续来慰问探望的官员,刘逸也是在府中接待这些访客,并等着消息,所幸被大理寺拘押的两名府中家仆刘宁和刘忠,也在两天后被放了回来,看他们状态还是不错,应该没有受到什么遭难。刘逸问了刘宁和刘本,他们只是说了几名朝中高官陆续来问询了一些情况,关押地方的那些人也没为难他们,事情问完了,也让他们回府了,这让刘逸也是松了口气,为府中立下大功的这两位下人,幸好没出意外,不然府中的人心都要散了。

只不过刘逸原本还想着,去青海查案的李义琰、岑长倩、狄仁杰等人会来府中问询一下自己一些事,或者传自己过去问点什么,但却没有,让刘逸有些不解。

后面来看望慰问刘府家人的官员中有一人让刘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前些日子刚刚被朝廷提拔为吏部侍郎的魏玄同。

魏玄同是由刘审礼在上元年间举荐而任职的,初任岐州长史,因其出色的才干而得到朝廷的认可,逐步升迁,这次刘审礼兵败,朝廷责刘审礼难,魏玄同却没有因为是刘审礼所荐举的而受到冷落,刚刚在一个月前被委以吏部侍郎的要职,魏玄同也是在回到长安后,第一时间到刘府中来探望。

魏玄同来府上时是一身孝服,在进府后也是痛哭流涕,长跪于刘审礼的灵位前磕头,以“恩师”称之。

知遇之恩,让魏玄同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感情流露,让陪在一旁的刘逸还有张氏也跟着掉泪。

魏玄同在起身后,还对张氏和刘逸说,他刚回京任职,事情忙碌,但以后一定会常来探望的,还请张氏和刘逸放心,他一定会为恢复刘审礼的名誉而奔走的。

魏玄同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情况,他也是死活不相信会是因为自己恩师的缘故导致这场惨烈的青海兵败的,朝廷既然已经派人调查了,那他也会密切关注的。

魏玄同在府中逗留了大半天,和张氏及刘逸聊了好多的话,也惊讶于刘逸这样小小年纪不一般的心智,称赞刘逸日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刘逸也是对这位面善的新任吏部侍郎很是有好感,虽然说他不知道原来历史中的魏玄同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他最终身居何位,做出什么样的事迹,但看到他这般举止及那不一般的谈吐,觉得这肯定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整日接待这些朝中的官员们,让刘逸也是很疲惫,幸好二叔刘延嗣过来,让他少担一些事。

刘延嗣是在接到家人传的刘审礼病亡的消息后,自请去了职,奔波数百里赶回到长安来奔丧的。

刘审礼兄弟虽然说不是同母所生,但几个人间感情都是非常的好,刘延嗣在到府中后,也是长跪在刘审礼的灵位前痛哭了大半天,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

为了给大哥奔丧,刘延嗣弃官回京,也实非简单,让刘逸很是感动。

刘延嗣回京后即住在刘府中,帮助刘逸处理一些事,有这么一位长辈在府中,刘逸也省事了许多,刘延嗣待人接物经验丰富,刘逸跟在他身后,也省心多了。

――――――――

这天,出乎刘逸意外的是,吏部侍郎裴行俭再次来拜访,并告诉了刘逸前方的事儿。

叔父刘延嗣出门去了,刘逸单独接待裴行俭。

“贤侄,某得到鄯州岑侍郎传来的通报,也第一时间来告诉你!”裴行俭没客套,开门见山就说道。

“裴侍郎,案情已经有眉目了?”刘逸大喜。

“正是!”裴行俭点点头…

第四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

裴行俭向刘逸讲了他所知道情况。

李义琰、岑长倩、狄仁杰一行在从长安出发后二十来天左右即抵达鄯州,在问询了李敬玄和军中一些其他将领,及被吐蕃放回的王孝杰,还有几名原来刘审礼的属将后,事情就真相大白了。

刘仁轨因与李敬玄一向不和,怀恨在心,因此上表向皇帝举荐时任中书令的李敬玄领军,并说“西边镇守,非敬玄莫可!”不懂军事的李敬玄虽然一再推辞,但李治还是应允了刘仁轨的请求,委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同时将刘仁轨召回京,李敬玄只得硬着头皮上任。

领前军的刘审礼和王孝杰都是多年带兵打仗的人,熟知军务,他们一再建议主动进攻由论钦陵所领的青海吐蕃守军,以夺回对青海一带的控制,最初领军的刘仁轨也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制定了详细的进攻计划,李敬玄到任后,因对军备不熟悉,战略上也没什么改变,依然是按照当初刘仁轨所制定的策略行事。

刘审礼领军三万,与副将王孝杰一道攻击河湟谷地一带的吐蕃大军,李敬玄亲率剩余的大军跟进,但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在刘审礼与王孝杰领军与吐蕃军队大战后,原本应该率部快速驰援的李敬玄,却按兵不动,没有发兵支援刘审礼;在收到刘审礼送出的求救信后,也以吐蕃军队势大,我军无力进击,有可能全军覆没为由,没有率部支援,以致刘审礼被近十倍的吐蕃军队合围,最终全部被歼,而李敬玄在得知刘审礼部全军覆没后,竟然连夜率军后撤,一时间军心大乱,幸好此时吐蕃大军并没尾随追击,不然这十五万大军也有可能全部被歼。

听到这,刘逸眼中似有怒火在喷,事情果然与他想的一样,这该千刀万剐的李敬玄,果然是父亲不幸战死的元凶。

不过这次刘逸忍住了心中的怒气,没有发泄出来,依然一副平静的神色,等着裴行俭继续往下讲。

裴行俭脸有惊异之色,看了一会刘逸的脸后,也把后面的情况继续说了出来。

李敬玄在得知刘审礼兵败后,即率部后撤,屯于承风岭,挖深沟以拒吐蕃军队的攻击,并收集溃兵。

吐蕃军队在解决了刘审礼部后,一部由将领跋地设率领,也往承风岭一带攻击,并占据有利地形,对唐军形成半包围,数次派兵攻击唐军的防线,军心不稳的唐军无力抵挡,损失惨重,李敬玄以军队已经没有能力抵抗为由,想逃回鄯州,但在众部将以吐蕃大军就在身后,我军如果后撤,势必被吐蕃军队追着打,迅速溃败,损失将无法估量为由劝阻下,只得硬着头皮准备应战。

所幸的是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趁夜率五百名军士,偷袭跋地设所领的吐蕃营地,连番取胜的吐蕃人猝不及防,营中大乱,跋地设的主帐也被唐军点燃,不知有多少唐军来偷营的跋地设只得领军逃命,吐蕃军心大乱,相互践踏间损失无数,这样唐军的威胁才被消除,李敬玄得以率残部退回鄯州。

回鄯州后清点人数,十八万大军只剩下十万左右,损失近半,溃败后散落的士卒数不胜数!

响应朝廷《举猛士诏》而从军的监察御史娄师德,以本职身份收集残部,竟得近万人,娄师德率领这些拼凑起来的军士,数次击退吐蕃人的攻击,李敬玄对娄师德的功绩不敢瞒报,朝廷因为娄师德的出色战绩,派他出使吐蕃,与吐蕃将领论赞波会与赤岭,不知娄师德使了什么招数,吐蕃军队同意了与我大唐议和,并率军后撤回河湟一带。

听到这里,刘逸心中的怒火更胜了,数万大唐将士的生命,就因为李敬玄这个主将的怯战,而白白地丢失了,自己的父亲也因此被俘,以至于自己重生于这个世界上,一次也没见到过,这一刻,刘逸真的想偷偷地摸到鄯州去,将李敬玄一刀结果了,让他为死去的父亲,还有数万汉家儿郎偿命。

不过刘逸心中虽然有万丈的怒火,但还是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呼吸微微的有些变得急促起来,刘逸也忙调整了呼吸的频率,稳了稳心绪,言语平静地问道,“裴侍郎,还有呢,我叔父与两位哥哥有没有消息传来?”

裴行俭对刘逸这般镇静的神情更是惊异,心里也很是不解,听到刘逸这样问他,也即回答道:“李敬玄怕你叔父与两位大哥回京后对他不利,将他们一行人扣留在鄯州,所幸看押的军士怜你叔父及两位哥哥的忠义,没有为难他们…朝廷派出查案的一行人抵达鄯州后,他们也即被放了出来,岑侍郎派出一部军士,与你叔父与两位哥哥一道,护送着你父亲的灵柩,往长安回赶了,想必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抵达长安了…”

听到这里,刘逸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意,怒骂道:“李敬玄无能,不懂军事,又生性懦弱,在父亲被吐蕃军队围困时候不派兵救援,是造成父亲阵亡的罪魁祸首,并且竟然敢谎报军情,中伤父亲,将所有罪责都推到父亲身上,今次为了掩盖其罪行,还将我叔父与两位哥哥扣留,如此之人,若朝廷不加以重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