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唐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有这么大的能耐了?

刘年在一旁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看着刘逸,想到这段时间以来,自家这个三少爷身上是发生了不一般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是从那次摔落马昏迷后开始的,特别是那看人的眼神,让人莫名的害怕,不成自那以后开窍了?

“娘,父亲蒙冤而死,孩儿一定要还他一个清白,孩儿觉得,朝廷一定会派人严查此事的!”刘逸脸上充满了坚定的神色。

“所幸刘相和裴侍郎一力支持,不然皇上还真的可能降罪于你!”张氏擦了擦眼睛,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三郎,你小小年纪有这样的能力和胆识,娘很是高兴,但以后你要做什么事,一定要先告诉娘,不然娘要担心的…”

张氏想着还有些害怕,万一自己这个最宝贝的幼子被朝廷责罪,丢了性命,那她该如何是好?她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是,娘,孩儿知道了!”刘逸应了声,又撇撇嘴道,“娘,我觉得刘相也不是好人…”

张氏听了刘逸所说,又吓了一跳,仔细地看了一会脸有忿色,但语气上却特别不一般的刘逸,心内震撼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当下定定神,这才说道:“三郎,刘相身居高位,深得皇上与皇后的器重,与你父亲也一向交好,不可如此说!”

“是,娘,”刘逸感觉自己也说漏嘴了,如何能在母亲和管家面前说出对刘仁轨的不满呢!

正说话间,外面的一名家仆快步跑了起来,报告说尚书左仆射刘仁轨来访。

屋内的几人面面相觑,刚刚说起刘仁轨,没想到这位重臣就来拜访了。

“快请!”张氏了声,也忙站起身,率着刘逸和管家刘年迎了出去。

不待刘逸等人行礼,刘仁轨已经快步走过来,拉着刘逸的手,用满是歉意的眼神看了看张氏,这才低沉着声音道:“刘夫人,贤侄,刘尚书为国捐躯,某很是悲痛…”

张氏听到刘仁轨如此说,又是泪如泉涌,哽咽道:“多谢刘相来探望!夫君他…”却说不下去了。

刘仁轨看着刘逸,脸上满是欣赏,“贤侄,经你这么一诉后,皇上和皇后已经同意派员去鄯州查探,相信一定会还你父亲一个清白的…”

“多谢刘相在皇上与皇后面前支持在下,”刘逸轻轻地挣脱了刘仁轨的手,行了一礼后,即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这位已经须发皆白的传奇人物。

刘仁轨已经把目光转到其他地方去了,但也似乎感觉到了刘逸那不一般的目光,又顺着刘逸的眼光看过来,刘逸也不避让,直视着刘仁轨的眼睛,眼神中有微微的鄙夷、不屑和问询,让刘仁轨有些震惊。。。

第四十六章 质问刘仁轨

皇帝和皇后在朝会结束后,召集朝中的几位重臣商议如何处置青海兵败事宜,刘仁轨一力主张派人到鄯州严查此案,其他的重臣们也是支持这样奏议,皇帝和皇后最终决定,派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几人往鄯州调查此事,让刘仁轨长舒了一口气。

从宫内出来后,刘仁轨没有回府,即马上往刘审礼府中来,想把这事第一时间告诉刘府家人,并可让当殿喊冤的刘逸也有个安慰,但没想到刘逸却是用一副不太友好的目光看着他,让刘仁轨很是尴尬。

如果说刘逸在武举比赛中那不凡的表现,还有今日当殿喊冤的情况都可以有理由解释,但如今刘审礼这个最小儿子的目光,似能把人心底看透,这让年岁一大把,经历过不少风波,见识过非常多人的刘仁轨很是吃惊。

刘审礼这个不及弱冠之年的小儿子,如何会有这般眼神?他没法解释…

不过刘仁轨到底是在朝为官多年的老狐狸,见识的事多,什么场面也都经历过,在稍稍的尴尬后,也即稳下心思来,想着如何说可以让这少年人消去心中的怨气。

“皇上和皇后今日在朝会上宣布了要把青海战事调查清楚,某下了朝会,即往这里过来…”刘仁轨依然用略带伤感的话说道,“某在朝会上力争刘公的勇武……唉!”

“多谢刘相为夫君在朝会上的力争,妾身不胜感激,”张氏又作了一礼道,“刘相,请进内说话吧!”

刚刚进府,几人还站在前厅外说话,实有些不妥。

“刘相,里面请!”刘逸也作了一礼,只是脸上没有了任何表情。

“请!”刘仁轨随着刘逸的手势往里走,进了厅内,几人分主客落座。

刘仁轨和张氏又说了几句客套的安慰话,说人死了不能复生,让张氏不要有太多的悲伤,朝廷已经派员调查了,相信一定会还刘审礼一个清白的。

张氏是强压着悲伤,和刘仁轨说话,刘逸有些不忍,站起身对张氏道:“娘,您去歇息吧,就让孩儿陪着刘相即可!”

一般接待宾客,除非是非常熟的人儿,女眷基本都不出来招待,而且刘逸也想在一些事上问询刘仁轨,也想把母亲支开。

“三郎,你好好招待一下刘相,”张氏说着对刘仁轨行了一礼,“妾身新寡,实不适合在此接待刘相…”

“夫人请便,某与贤侄聊一会话!”刘仁轨也欠身回了一礼。

张氏再福了一礼,即在刘年的陪同下离去。

“贤侄,此次某因身体欠佳,实无法在高原上领兵,这才推荐李中书令领洮河道行军大总管职,没想到李中书令竟然怯敌畏战,留驻大军不发,在我军已经取得了优势的情况下兵败!”刘仁轨长叹一声,眼角有隐隐的泪,“没想到我军兵败如此的惨,累及刘尚书……再也回不来了…”

朝廷组建洮河道行军部,刘仁轨力荐故交刘审礼为副手,并得到皇帝和皇后的同意。在刘仁轨从辽东直接到鄯州赴任前,刘审礼是以副帅的身份总领军务的,刘仁轨到任后,与刘审礼配合的非常好,对吐蕃的几场战事都是取得了胜利。只是刘仁轨在向朝廷提出的一些应敌之策,及要求供物的请求,都被李敬玄所驳或压制,让刘仁轨很是气恼,伺机报复,在冬天来临之时,刘仁轨在上呈朝廷的奏本中以年岁已大,身体欠佳,无法胜任在高原之地上指挥战事为由,请求辞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之职,并推举中书令李敬玄担任,想以李敬玄不谙军事,无法有效指挥大军,不能取得胜迹为由,趁机将李敬玄拉下马。

但刘仁轨在临行前,也是进行了周密的布署,连如何攻击与防守的策略都制定好了,只是刘仁轨怎么也没想到,结局会如此,前军全军覆没,刘审礼被俘后病亡。

这样的战果让战功卓著,并以战功晋迁的刘仁轨有些无地自容,也深深地为自己如此狭隘的心理自责,此举不但让自己为人所诟病,也使数万大唐将士血染沙场,良好的牧马地青海尽被吐蕃人占领,我大唐几年内不定有能力反攻青海之地了。

刘仁轨也明白眼前这位心智与身手都大非常人的刘府三公子,一定是洞察了这番情况,为了表示自己的坦诚,也抱着对刘审礼这位交情不错的同僚深深的内疚,对刘逸说话也是如此直白。

刘仁轨这样说,刘逸有些意外,但屋内只有他们两人,当下也把怨气发了出来,“在下冒昧地问一句刘相,国家利益、数万将士的生命与个人私怨哪个重要?”

父亲刘审礼的阵亡,和刘仁轨也有非常大的干系,李敬玄不谙军事,想必刘仁轨也知道,就是因为与李敬玄不知,在朝堂上很有影响力的刘仁轨竟然推举李敬玄领兵,这是陷人之所不能,把十数万大军将士的性命,还有大唐的国家利益当儿戏,实不配称为大唐名将。

刘逸原本对这位在白江口力挫倭**队的战将挺崇拜的,基本猜测到这次青海战役的情况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对刘仁轨充满了鄙夷

刘逸问话中虽然很是不客气,但语气却并不咄咄逼人,而是以一种平缓的口气说了出来。

刘仁轨一愣,眼睛瞪着表情平静的刘逸看,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

刘仁轨当然知道刘审礼这个小儿子心里有怨气,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年幼的刘逸会如此问话,质问他这个当朝重臣,并且语气如此平静。

“贤侄此话何讲?当然是国家大义为重!”刘仁轨心里有些生气,但也压着怒气平静地回答刘逸的问话,眼睛直视着刘逸。

“父亲以往常教导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失了男儿本色,大丈夫行事要光明磊落,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怨无足轻重!”刘逸不为刘仁轨的眼神所慑,依然用这种让刘仁轨难受的语气说道,“朝中大臣皆知李中书令不谙军务,为何刘相一力荐举其领军出征吐蕃?!”刘逸说到这里,言语中带着一些冷意…

第四十七章 裴行俭的担心

“你…”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