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勃然大怒,拒不服从。叶伟劝道:“司令可以为了商人停了十日,为了太子又停十日,为什么不能为了监国再停十日呢?”
李成说:“此一时,彼一时。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我为这些每天吃山珍海味的人每停一天,那些每顿以青菜树皮果腹的人们就要多受一天的罪,我哪有心思再停下去!”
叶伟再劝:“问题现在这是曲沃的命令啊,司令不为商人考虑,也要为自己前途考虑考虑。”
李成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临行前刘监国也同意我便宜行事,顾不得那么多了。”
叶伟三劝:“此一时,彼一时,将来又是一时。司令傲上而不辱下,欺强而不凌弱,虽得人望,恐为将来取祸之道也。”
李成说:“我意已决,不必再劝。”传令三军准备行装,即刻出发。叶伟讪讪而退。
一名参谋官跟上,悄声问:“参谋长何以知道司令此举乃取祸之道?”
叶伟伫立良久,答:“此事易知,八字解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个人如果想生存,就应该是自私的,如果真正做到大公无私,无私,就是损害自身的利益,也就是,如果真正做到大公无私,那他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司令他知进不知退,令人忧虑啊。”
第七十章 围攻寿春
更新时间2012…8…23 22:58:01 字数:6557
古时候我们祖先住在远方;在那宽阔富饶的平原,在那美丽的地方,故尤他老人家,他有九万子孙,七万生在宽宽的平原,住在那美丽的东方。
————《古歌》
在千万年以前,东南大地就有人居住。又过了很久很久,到故尤首领的时代,发展得很强大,在少昊携带地府门兽谛听的两颗头颅经过时,受到故尤的盛情招待。临走时,故尤表示对谛听的头颅很感兴趣,少昊便留下一颗头颅。后来少昊王暴政,十三族起兵反抗,故尤也是一支。最后擒杀少昊王,天下大旱,故尤献上谛听的头颅,平息了天神的怒气,消除了人间的灾难,十三族召开大会,议定各部首领轮流统治世界,众人一致推举故尤为第一任共主。故尤成为大王后,采取各种手段,逐一消灭其他各部势力,最后独揽天下,自称黑帝,定国号楚,都城的名字向全国征集。十三族各献了一个字,黑帝阅后,说:“财,色,权等,尽力便可获得,唯独人寿,可祈而不可得,寡人取之。”定都城为“寿”,后又加一“春”字,合称“寿春”。经过千百年的战乱分合,寿春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已经成为一座东西长近五公里,南北达四公里多,城墙高八米,底宽二十米,顶宽五至十米的百战不落之城。
天佑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晋军主力,中路部队抵达寿春城下,二十万人将城团团围住。叶伟写了一封劝降信,着人送进城,希冀潘彰父子认清时局,不要做无谓抵抗,熟料信使被杀害,司令部又派一个楚军降兵入城,一个半小时后,该兵脑袋被抛出城来。
众人不敢隐匿,如实报上,李成大怒,下令架炮攻城。二十万军队炮声隆隆,从早攻到晚,寿春城纹丝不动,连块砖也没能撬下来。如果说皖城和襄阳只是守军英勇导致难以攻取,那么寿春就是从一块砖一片瓦都是久经杀阵牢不可摧的铁城。连番攻打不下,士兵伤亡巨大,李成将前线指挥官接连撤职,甚至追责定罪,如此一来,更无人愿意担任指挥官,各军也不愿意做无用功,一时间,悲观气氛蔓延军中。
李成无可奈何,向参谋部征询意见,叶伟说:“寿春号称五百年不落之城,一时难以得手,不若等南北诸军合聚,一起攻打,方能奏效。”李成同意,于是派人分别向广陵、会稽征集两支军队。不久,龚超回复,由于遭到隋军孙景隆部的攻击,部队无法立刻赶到寿春。
李成一把撕烂军情报告,骂道:“老子最痛恨的就是隋国这种行为,打不过你,又偏偏喜欢缠着你打,参谋长,我们立刻挥军北上,把隋军全部歼灭!”叶伟百般劝慰,这才平息怒火。
很快,何进的回信送到,由于楚国在南方的势力根深蒂固,各据点顽抗到底,估计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进展。恰在此时,营外传来乐器声音,李成奇怪,询问哪里奏乐,卫兵说是城内锣鼓喧天饮酒唱戏呢。李成气得浑身发抖,一拍桌子,起身吼道:“气煞我也!”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忽然眼里一片空白,向后便倒,就此什么都不知道了。
待醒来,李成躺在床上,头重脚轻,昏昏沉沉,出气粗重,进气虚弱,说不出的难受,厨房饮食一概拒绝。叶伟闻讯赶来,看了情况,嘱咐厨师们给总司令做粥。
李成睁眼一瞧,依然拒绝,吩咐撤下。
叶伟劝道:“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如何养好身体主持大事?”
李成这才勉强在卫兵搀扶下坐起,斜靠在被褥上,把一碗粥吃完。
看卫兵撤下餐具,叶伟关切地问:“司令感觉如何?”
李成叹气:“感觉好些了,可还是难受。脑子里仿佛塞了一大团浆糊,晕晕乎乎的难受啊。”
叶伟想想说:“那请个大夫给你看看吧。”
李成摆手:“我想大概是感冒而已,不需要看大夫了,麻烦。”
叶伟再劝:“你的身体,不仅是你一人的事,还关系到六十万大军的运势,司令倒下,军心不稳,如何攻城?况且我请的大夫叫华佗,医术”
李成来了精神:“华佗?我知道他医术高明,我看!”
第二天,在李成吩咐下,司令部大门敞开,卫兵成两队列开。早上七点半,一位拄拐老者到来,众人眼前为之一亮,老者健步如飞,鹤发童颜,飘然有神仙之姿,帐上帐下一片惊叹。
李成披衣而起,叶伟让人看茶。李成一把拉住老者:“华神医神采奕奕,叫人好生羡慕。”
华佗抚须大笑:“神医两字,愧不敢当。只要好好调养,人人都可以像我这样。”
李成不禁问:“养生之道,博大精深,请问如何调养?”
华佗说:“所谓养生之道,不过饮食起居四字。”
李成兴趣愈大:“饮食起居,又怎么个说法?”
华佗说:“还是先让我给司令看看病情,再讨论不迟。”
接下来,华佗给李成望闻问切,又详细问明日常状况,心中已有把握,问:“司令是不是经常胸闷眼花?”李成说:“正是,敢问为何如此?”
华佗说:“悲伤肺,怒伤肝。若人事情不顺,长期悲哀,肺气不唱,郁结于胸,故胸闷气喘。若人经常发怒,怒气攻肝,肝气郁结,气为血之帅,气不行则血不行,肝气冲目,故眼睛模糊。所以司令此病,长期悲怒交集,种下恶果,所以希望从此能敞开胸怀,放眼未来,方能除根。”
李成忙说:“如此,望神医教我个长乐不忧的法子。”
华佗摇头道:“喜伤心,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绝对的乐亦非善事。曾经有个将军,打败对手,俘获敌军主将,哈哈大笑,竟一笑至死。隋宫曾请我去给宫人看病,她们长居深宫,不能婚配,阴阳失调,阴重阳衰,忧思惊恐,伤肝败脾,饮食日少,身体虚弱。我给她们开了补中益气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叮嘱多食莲子,鱼类,山药,大枣,虾类,牛肉。其实这些只能治标,如不能离开深宫,身心无法舒展,虽能治一时,不能除根,日后必然复发,纵然妙手如春,又有何用?
“医界有个说法,气不顺百病生。一切病理都可从心理上找到源头,所以调整好心态,正确面对人生,才是治病的好法子。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世上万物,凡有挫折,都是偏离了原本的方向,不务正业不走正道导致的,医生的职责就是让世间万物回到正轨上来。”
李成感慨:“不愧神医,学生佩服。我常想有空的时候吧学门外语,再学个烹饪,锻造,商业,医术什么的都学一下,只是一直俗务缠身,无暇他顾,甚为遗憾,日后若得几年空闲,定找神医讨教,还望不吝教诲。”
华佗书写一张单子,说:“这是治病的药方,不过切记,病由心生,若要痊愈,需要心顺。我送司令八个字,若要身体祥和,无疾无灾,只需顺其自然;若要长命百岁,万事如意,谨记天人合一。”
李成很是开心,卫兵会意,立刻端上大捆钞票,李说:“小小心意,不成敬礼。万望神医笑纳。”
华佗拒绝:“司令吊民伐罪,妇孺传颂。我亦是慕名而来,岂是求这些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