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市边缘人的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云霞哈哈笑了起来说道:“你这是个大男人,也不是女人。怎么去当保姆啊?就是当保姆,人家也不敢要你呀,万一把人家女人勾走了怎么办,那这家可就到贴了。”
    说得张一梅也笑了起来。叶光军也笑了,便说:“也是,也是。可我也实在想找到一份工作,不管是多脏多累的,我都愿意去做。你们能帮我介绍个工作做吗?”
    张一梅说:“我们女人找工作,我知道去保姆行能找到,只要你等,总能找到东家了,至于你们男人,我就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工作了?我也是今年才来南京的,这是我换的第二个工作,都是在保姆行和他们认识的。”
    董云霞说:“我知道,我来南京打了已有三四年的工了,知道有一个地方可以去找到工作的。”
    叶光军急问:“什么地方?大姐。”
    董云霞说:“扫帚巷,那里是外地来南京打工的劳务市场,有招厨师的,有招勤杂工的,有招木瓦工的,有招送货工的,有好多好多工种,你不妨去试试,我想肯定能找到工作,只要你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脏,我保证你能找到工上的。”
    叶光军一听高兴极了,似乎看到了希望,自责自己怎么就不知道?忙问:“扫帚巷在什么地方?我要是到那里怎么走?怎么能找到那个地方?”
    
     
   
<三十一>同是天涯冷落人


    
    董云霞说:“离这里不远,就在中华门那里,从这里走过去大约二十分钟的样子吧,那里的人天天都有很多的,又很杂,各个地方的人都有,有老的,有少的,有年轻的。一天我看到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出来打工,挤在人群里,到处寻问打听哪里需要保姆,真是笑死人了。”说着笑了起来,张一梅也笑了。叶光军听了暗地心里窃喜,这下找到工作的希望就更大了,自己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专门提供劳务的市场。
    叶光军说:“你们为什么出来打工啊?是为了家里多挣几个钱吗?”
    张一梅说:“不是,我们村子上的年轻人大都数在外面打工,每年都能打回很多钱,觉得在家不好意思的,在一些要好的女孩子的劝说下,我就跟她们来了,一方面能开开眼界,另一方面同时也能挣点钱,说句老实话,其实我家里也不指望我们挣多少钱回去的。”
    叶光军说:“你家里人放心你在外面吗?是不是南京你有亲戚?”
    张一梅说:“开始,我家里人根本上不同意我出来,他们不放心。我南京也没有亲戚,有亲戚就好了,是自己坚决要出来的。”
    叶光军心想她的打工动机如自己有点类似,只不过她是同伴的劝说,自己是主动出来挣钱的而已,他还以为自己出来打工很特殊,真是有点幼稚,这年头出来打工的人还很多呢,笑说:“哦,彼此彼此,做父母的总是不放心,应该理解,不过你一人在外一定要当心,晚上尽量少出去和不要出去走晚路,以免遭到坏人,我在报上看到好几篇文章,就是有关抢劫的事,城市也很乱的,坏人也不少的。特别是一个女孩子人家,像你,是不容易的,出门在外安全要第一。”
    这时在池子里洗菜的董大姐扭过头来对叶光军说:“小伙子,你还懂不少嘛,你叫什么名字啊?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他说:“我叫叶光军,安徽沙银村的。”
    董大姐说:“哦,是安徽的,我认识不少安徽人,有宣城的,有肥东的,有黄山的,有滁洲的好多好多。”
    叶光军问:“你怎么到南京来的?”
    “我啊,”董大姐直起了腰哈哈笑了起来,说:“我觉得在家种田累得慌,一年下来又没得几个收成,自从我们那年发了大水,田里所有的东西都淹死了,为了生存,家里还有孩子和婆婆在,我就决定出去打工了,那年我们村子上也有不少人出来打工的,她们有到上海,有到北京,有到广州的,有到天津的,很多很多地方。”
    叶光军问:“你到哪里了呢?是南京?”
    董大姐说:“我开始是到上海的,因为听说上海又大,又发达,可能工作好找一点,很巧,我一到上海,三天就找到工作了,那时没多想,就是一头蒙再说,开始我先是蒙到上海再讲,没想到还真走运。”她说着便开心地笑了。
    叶光军笑着说:“看你这么胖,有福相,一定能走好运的。”
    董大姐听叶光军夸她,心里开心极了,继续说道:“我在上海蹲了两年,后来又到北京干了一年多,现在我又换了一个地方,到南京来了,这样离家也近一些了。”
    叶光军说:“那你家里的田地谁种呢?”
    董大姐说:“地里的活由我家的男人和我公公去做了,孩子由奶奶带着,再说,我在外打工已经好几年了,虽然钱少一点,但也比在家种田地强,包吃包住,工资净拿,家里也省,少一个人吃用了,说实在的,我现在也不想回去种田栽秧苗了,那玩意活太重,还要用肩膀子挑,重担子挑不动了,我打工虽然也累,但全是手上的活,不用挑很重的东西,省吃俭用,一年下来,还能带回去几个钱,虽然钱小得很,可我现在觉得打工也挺舒服的,至少是比在家里强。”
    叶光军问:“那个扫帚巷的劳务市场是不是每天都开放啊?”
    “是的,一天到晚都有人,人多得不得了,”董大姐说:“从这里往前走,然后到十字路口向左拐,然后再往前走,过了中华门,过了小桥就到了,那里很热闹,在桥上就能看到有很多人在那里聚着。”
    叶光军说:“那我今天就去看看。”语言带着一种兴奋。
    董大姐说:“去的时候,要带好身份证,要不然人家不敢要你的。象你上过大学,字识得多,人家会抢着要的。”
    叶光军一听说人家抢着要他的,心里不觉高兴了起来,放松地和她聊天聊了起来。帮张一梅晾好衣服,然后又和她一起做饭,做好饭已后,没等工人们回来,董大姐让叶光军先吃饱。叶光军早上没吃早饭,肚子早就饿了,一下吃了两大碗,张一梅笑道:“叶师傅,你的饭量很大耶。”说得叶光军有点不好意思,他有点难为情地说:“我早上没吃早饭。”
    叶光军吃过午饭,回到房间带上身份证,就急于到扫帚巷去找工作。
    在去的路上,他照例买了两份报纸,又问了几个陌生人,打听扫帚巷怎么走,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扫帚巷。
    原来扫帚巷是一条小街,叶光军原先还以为是一个劳务市场的名称,在室内办公的,这里只是从各地来的民工都站在街头上,有的坐在地上,三五成群,交头接耳议论,有说有笑的,个个头发篷松,没有一点光泽,有的人手里拿着木硬纸板,上面写着厨师、服务员,勤杂工、白案、红案,摆在面前,或挂在胸前,以获得招工人的青睐,有的坐在地上,面前摆着一不小木板,上面写着木工、瓦工、水电工‘场面乱哄哄的,叶光军心想,这大概是他们的技术,希望这样能够让需要他们的人或单位来招人时一看就知道了,直接交谈,是一种自我介绍的方法。叶光军嘀咕自己是不是也该这样,弄一块小木牌子挂在胸前展示自己,可自己又会什么呢?再想,这样做也很丢人,手里拿着一个牌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认为再怎么也比这些人高一等的,毕竟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过现在也容不得自己想那么多了。
    他从巷头慢慢走到巷尾,观看着别人是怎么谈工作的,好让自己学一点。
    注意到当有人过来找人做工的时候,只要招工的老板他往那里一站,说一声招工,立马就有一大堆人蜂涌围过去,里三层外三层,力气小的就挤不进去,跟招工的老板说不上话,也就没有被招的机会了,通常老板也被围得透不过气来,嚷嚷乱叫的,威慑谁要不让开一点空间就不录取谁,招工的老板这么一喊,还真有效,立马就松开了一些缝隙空间来。
    叶光军看得也好笑,不过这里虽然是低级了点,但被招的机会还很大的,见到不断地有人来寻找合适的工人,于是心里逐渐自信了起来。觉得自己的条件可能比其他打工的人要好,他有一定的文化。今天他没有急着去主动扫描寻找工作,也没有主动去上前去问人,只是看看这里的情况,心里大概有个底,知道怎么找工,学学人家是怎么谈工和自我介绍的,到时能尽快找到工上。他也询问了一下这里的打工者,问他们的文化程度如何,探个究竟,得知他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