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这时天下大势。

自从北地魏国被灭,原本的平衡就被打破,北地黑狼族被神魂军收服后,军力最强的国家排名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本郑国有精兵一百五十万,在魏国收得投降的魏军三十万,加上因为战事扩充的新兵二十万,如今共计二百万兵马。国力鼎盛,一日胜过一日,称霸之势不减反增。

楚国对燕国的战事几乎没有损失兵马,也没有因为对燕国的战事而进一步扩军。还是八十万兵马,人数虽然比之郑国少,但楚国土地也不及郑国,需要分兵防守的关隘也少。且楚军训练精锐,战斗力最高,数量虽然远不及郑国,但战斗力的评价上极高。楚国明明有余力大肆扩军,偏偏至今没有,也因此让国民富足,国库充实,即使与燕国的战斗再打上十年,楚国也能够支撑的住。国力、战力,如今都已经明显追上、甚至超过了齐国。

齐国本有兵马一百二十万,由于齐王的变革失败,导致裁军二十万。虽然失败告终的变革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但也让国力不进,才让楚国追上。而自从变革失败后,齐王似乎也有些心灰意冷,渐渐变得只顾享受安逸,只求维持齐国的繁荣不衰,再没有太大野心。也是因此,在楚国攻打陈国时,齐国只愿相助抵挡楚军而不愿主动进攻楚军。

天下人看来,如今的齐国仍旧能列身第二强国,与楚国不相上下。

而陈国因为变革造成政局动荡,内中派系斗争不止,原本已被天机子所压制的各派在天机子被驱逐出境后,又都纷纷冒头出来。天下人都不看好陈国,陈国的有识之士也个个为国运忧心,却无力解决。

北地周国本为不少人所不看好,但当魏国灭亡,北君带领一百三十万神魂大军万千里跋涉回到周国,又迅速收服黑狼族的五十万兵马后,任谁都知道,周已非过去的周。就在天下人还来不及感叹,还没有议论够周国的声势时,韩国灭国的消息又传遍天下。神魂军在韩国收得降军三十万。如今周国有晚霞族的旧部精兵五十万,黑狼族的精锐兵马五十万,神魂军一百七十万,韩国收的降军三十万,共三百万。

尽管天下有识之士都知道其中有一百多万的兵马训练不足,军械配置也还不足。但如此数量的军容,也足以威震天下。

周国如今的声势,被天下人认为与郑国齐肩。

天下人都在等着看北君率领的燕国六十万大军最终命运会如何,如果那六十万殉道军兵马得以立足,周国称霸天下的军势就再非郑国能及。

韩国之变,燕国殉道军的状况,天下人都很关心。

但最关心的莫过于郑国。

周国如今从北至西都与郑国交界,周国军事越强,郑国越忧心顾虑。

就在韩国灭亡不久,天机子被驱逐出陈国后,陈王采纳天机子临别前的建议,派遣重臣作为使者,赶赴郑国求见郑王。

郑都。

自从新王继位成功剥夺了凌家的兵权后,满朝文武唯郑王之命是从。

但郑王还来不及为王位的稳固、王权的紧握手中而欢喜,就被周国军事扰的终日烦忧。

原本郑王命王后越绯之父为征东大将军出兵燕国,不料韩国的灭亡,北关外旧周都的增兵迫使郑王不得不放弃出兵燕国的打算。眼睁睁看着燕国的大块肥肉不能入口,那滋味不仅让郑王难受,也让郑国满朝文武一起难受。

这日郑凛然被召进王宫,直往御书房拜见郑王。

如今郑国上下都知道飞仙宗宗主郑凛然极得郑王信任,朝中文武无不对她礼敬三分。

初时郑凛然十分得意,但渐渐的越发感到不自在,甚至气闷。

她进了王宫后,郑王身边的心腹太监早已等着,拿双透着几分邪异的眼睛上下打量她,每每这时郑凛然都觉得全身起了无数鸡皮疙瘩。这些太监本都让郑凛然不喜,曾在宫中呆过的她知道许多太监的心理都有问题。

而这个太监,就让她有这种感觉。

只是这太监跟随郑王多年,十分得郑王信任,满朝文武无人敢开罪。郑王甚至赐了其郑姓,还封了侯爵。

第五十七节合纵

“郑总管好,今日偶得一块美玉,知道总管喜欢,特意带了来。”

郑凛然说着从袖子里取出块翡翠宝玉,那郑总管欢喜的一把接过收起,脸上的笑容顿时更显灿烂。

这不是郑凛然第一次赠送财物,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郑总管早就收的习惯了,也非常高兴郑凛然能够如此会做人。

不等郑凛然问,郑总管就边引路边低声道:“陈王派来使者,发誓陈国愿意对大王称臣,每年纳贡,行臣子大礼。大王想答应又不想答应,所以才召大家来商议。宗主稍后说话千万谨慎,我看大王更想出兵灭陈。但丞相与尚书等人力主接受陈王称臣。”

郑凛然连忙点头道谢,吃了这颗定心丸,不由放宽了心。

郑王的心意往往不容人劝阻,正因为如此,所谓召集众人商议根本是希望有人能提出与他一样的主意。心中非常不喜欢唱反调的声音。也只有郑总管才知道郑王真实的心意,只有得了好处时,郑总管才会悄悄透露。

“郑总管,君上不是正为周国军事忧心么?如何能够出兵灭陈?”

郑凛然就见那郑总管吃吃的怪笑,知道其中必有蹊跷,忙又承诺道:“恳请郑总管不吝赐教,迟些本宗必有重酬。”

那郑总管这才道:“宗主太过客气,本来不告诉宗主正是为宗主好。其实神魂意志国的北君也派了使者,就在陈国使者后面抵达。希望两国结盟,共伐无道陈王。只是此事宗主只能装作不知道,大王问起北君使臣的事情时宗主更不能表示任何意见。”

郑凛然听了其实已经猜到原因,却故作不知的反问“这是为何?”

郑总管凑近了些低声道:“有人造谣,说宗主与北君关系非浅,如果宗主还在此事上表示意见大王必定不悦。宗主理该知道大王本有意立宗主为妃,只是被陈太后阻扰才被迫搁下未提。”

“原来如此,这真是多亏郑总管提醒了”

“好说、好说,我与宗主那是何等深厚的交情岂能眼看宗主触霉头?呵呵……”

所谓陈太后从中阻扰其实是说的隐晦,陈太后本是郑凛然为了拒绝婚事所请。后来得陈太后从中周旋,又用郑王与她是近亲血缘的理由迫得郑王不得不放弃主意。郑王知道其实是郑凛然不愿意入宫,因此心中耿耿于怀在所难免。

今日若非郑总管提醒,她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与神魂意志国结盟,都必然让郑王龙心不悦。

那郑总管的提醒虽然帮了大忙,但郑凛然毫无感激之情。只因为那郑总管为人实在太过贪得无厌毫无情义可言。

无论过去给了多少财物,一次不给,即使明知你要触霉头也绝不会提醒只言片语。

满朝文武中能如郑凛然这般常见郑王又每次都送的起像样财物的人能有多少?那些从不送财物或送少的,早晚还会被郑总管在郑王面前借题发挥的说坏话。因此郑总管十分遭人痛恨,只是郑王对他信任,又没有真正干涉过政事,还有太后也为其撑腰,朝中文武拿他毫无办法。

都只求不要开罪他,以免惹祸上身。

即使是郑凛然也不敢开罪,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还没到御书房,迎面突然看见王后越绯过来。郑总管见到越绯,连忙跪拜大礼。越绯却对他视若不见,心中十分憎恶郑总管为人。

郑凛然看在眼里,暗自摇头。她早曾提醒过越绯,郑总管这类人不能得罪,哪怕敷衍也都必须。奈何越绯根本不是适合在宫廷中生存的人,也根本不屑于应付郑总管这类小人。

这些日子郑王与越绯正在冷战,若不是郑王实在对越绯太过喜欢,以越绯的作为只怕早就在后宫中被冷落的无人在乎了。

“宗主可是要去见大王?”

“正是,王后有何吩咐?”

越绯也不理会郑总管还跪着,自管道:“父亲他想请战伐陈,可是宗主也该知道。我父亲他虽是良将,但不是传世名将。与那北君一同伐陈,结果如何实在难料。那北君城府极深,足智多谋,更可怕是心狠手辣。如果不是信侯统兵,其它人势必会落得被北君算计,损兵折将却得不到多少陈国土地的结果。”

郑凛然对此不予置评,却认为越绯的忧虑十分必要。越绯之父固然是良将,但的确不可能是北君这种人物的对手,郑国朝堂中不乏有人能够应付北君的智谋,但那些人又没有统领大军的能力。

除左庶长和信侯既能统帅大军,又有足够智谋应付北君之外,实在再也找不到其它人选。以北君之狠辣,绝不过放过借陈国兵马消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