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起来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苏联人的生活也要比眼前日本人所过的日子舒适的多,毕竟那时候苏联政府分发的除了食品之外,还有一定量的日用品,而此时呢,这些衣衫褴褛、面容肮脏的日本人别说去领什么日用品了,他们所得到的食物都远远不能达到温饱的水平。两块巴掌大小的面包,没有任何蔬菜、果品,这就是他们午餐中所有的定额量了。
“停车,”在距离食品分发站不远的地方,楚思南伸手拍了拍崔可夫的大腿,小声说道,“下去看看。”
“啊?!”崔可夫吓了一跳,要知道这里可不是什么下车的地方,这里不是苏军的特别管辖区,兼且四周到处都是前来领取食物的日本人。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其间没有一两个隐藏起来的破坏分子?一旦楚思南下车。并发生意外地话,那可就大事不好了。
“将军要在这里下车?”稍稍定了一下心神,崔可夫说道,“这,这恐怕不太好,要知道仙台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而这些日本人又顽固的要命,这里,这里的情况复杂,我看还是不要下去了。”
“呵呵。崔可夫同志,”楚思南显然对崔可夫的说法不以为然。他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别忘了,我楚思南也是出身军旅的,想当初在德国人的层层包围中,我不也是全身而退了,难不成今天在这里,面对着一些手无寸铁的饥民,我反倒要胆怯了不成?”
“可是将军”崔可夫似乎还要说些什么。但是刚刚开口,就被楚思南打断了。
“好啦,不要再那么多的‘可是,啦,”楚思南笑道,“快停车吧,我下去看看。马上就走,用不了多长时间地。”
看到楚思南的态度坚决,崔可夫也没有什么办法。他转过头,示意前面地司机停车。
伴随着一阵儿刹车声响,车队在军事管辖区的街道入口处停了下来。随即,前后卫队卡车上地士兵,迅速跳下车来,在道路的两边排出整齐的防御队列。
在卢科昂基的护卫下,楚思南步出车门,站到了显然刚刚经过修整的街道上。
难民啊,到处都是难民啊,这就是下车后,楚思南所见所闻的第一个印象。世事有常理,天公有果报,这句话说的地确是一点也不错,日本,作为二战轴心国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将全亚洲裹入战争深渊的罪魁祸首,在战争即将结束的一刻,他们接受了应得的报应。
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且是一个在七零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楚思南绝对是一个标准地愤青,仇日恨美的情绪在他的心里酝酿已久,在曾经地他看来,日本这个国家俨然就是一个流氓国度,而大和这个民族,也是彻头彻尾的垃圾族种。可是而今,站在这遍地废墟的城中,眼看着成群结队的居民,为了拿到那么一两块甚至不足以果腹的面包,而排出来的长队,他的心中竟然产生了隐隐的不忍。
“也许这就是人与禽兽之间的最大的差别吧,”目注着那些一脸麻木、满眼茫然的市民,楚思南思虑良久之后,才对自己的这份不忍下了一个定义。
“崔可夫同志,”在车前来回踱了两步,楚思南猛地转过身,对站在一旁的崔可夫说道,“这样不行,必须加大对这些平民的食物供给,如果照这样下去,恐怕会有”
“将军,”崔可夫不等他说完,便抢着说道,“这已经我们力所能及的最大供给量了。如今前方还在作战,而我们深入日本国土,后勤保障原本就困难重重,再加上日军实行的焦土政策,我们根本无法就地取得补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拿不出太多的物资,来解决这些平民的生活问题。”
“哦?”楚思南微微皱眉,的确,崔可夫说的很有道理,在日本不同于在苏联,如今的苏军是远来异国作战,自身的后勤保障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更谈不上援救这些受战争殃及的平民了。
“最重要的是,”崔可夫指了指不远处那些排队等着领取食品的人们说道,“这些家伙非常顽劣,吃不饱肚子他们还时不时的爆发两场骚乱呢,如果让他们吃饱了,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情来呢。所以将军根本不需要对他们抱持什么同情,这是战争,是战争就要死人的,这不是将军一贯所持有的观点吗?”
楚思南一愣,随即讪笑道:“算啦,我也只是一时有些感慨罢了,既然崔可夫同志认为不可行,那就不用再提了,权当我没说过。”
“将军,”看了楚思南一眼,崔可夫笑道,“虽然我曾经在中国停留过几年时间,从某些方面看,也算得上是半个中国通了,但是说实话,我真是看不懂你们中国人。”
“噢?这话怎么说?”楚思南随口问道。
“你们中国人常说,‘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又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按道理讲,你们中国人的恩仇观念应该是很深的。但是实际上呢,在很多时候却又全部是那么回事,”崔可夫稍稍思虑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就像最对待日本的问题上,无论从那方面看,你们中国人同日本人之间的仇恨也浩深似海了,可在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最好时机里,你们却又心软了。不只是将军你,就连那些参与进攻日本本土的抗联也是一样,就在前几天,抗联的周将军就已经按照你刚才所说的那样去做了,要知道,他们自己士兵的口粮都不是很充足的。”
楚思南沉默半晌,最终才颇为感慨的说道:“这也许就是有良知与没有良知之间的区别吧。”
《新二战风云》 第十一卷 最后一战 第二十一章 东京炼狱
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旅游,这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好的选择,除非你对观看遍地死尸、满目疮痍的景象更感兴趣。在仙台停留了五天的楚思南,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体会。
五天之后,楚思南乘坐军车,随同着从后方补充上来的部队,一同前往宇都宫,那里是前线,而崔可夫的指挥部也要迁往那里,以就近指挥即将到来东京进攻战役。有向前线开赴的部队,就有向后方开赴的部队,在楚思南离开仙台的同时,大批装满了物资的军车,也开始开赴后方。仗不能白打,如果能在战争的同时,掳夺到一定的物资,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长久以来,苏军就一直秉承着这一宗旨。
仙台不存在规模庞大的军工企业,但是幸好,这里的研究机构很多,各种各样的科研设备、数据资料,都是苏军不会放过的,尤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甚至连木材都掠夺,要知道苏联境内最不缺乏的,恐怕就是木材了。
十一月十六日,就在楚思南到达宇都宫前线的第三天,苏军的最后一批增援部队抵达前线,至此,崔可夫兵团正式完成了在东京外围区域的兵力集结,大战的发起进入倒计时。
在战役的准备阶段,楚思南查看了崔可夫制定的进攻战役计划,很显然,在这份作战计划中,最鲜明突出的一点,就是速战速决。在战役发起的最初阶段,处在东京外围区域地苏军三个方面军。将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而其中的重点进攻方向,就是北面。
按照崔可夫的计划,在战役发起的第一时间,以两个集团军为主攻力量的苏军装甲部队,将在五千余门火炮的支援下,从松涛、北新宿两个方向,向东京市中心位置的千代田区域实施向心突击。以求一举端掉日本天皇所在的皇居。鉴于东京市内主要的建筑物大都为木制,因此炮兵部队的弹药配置以燃烧弹为主。以期在最大程度上为装甲部队地行进铺平道路,并有效杀伤市区内负隅顽抗的日军防守部队。
在城北主攻部队发起向心突击地同时。东西两个方向上的进攻也将同时打响,作为辅助进攻方向,东区地进攻部队将由品川方向发起进攻,而西区的攻城部队,则在高松、池袋两个方向上发起突击,以便在最大程度上牵制城内日军,使他们无力对城北区域的战斗实施有效增援。
在苏军的指挥层看来。这俨然就是一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战役,要知道在东京附近区域,苏军先后集结了一百二十余万大军,单是火炮就有近两万门。一个小小的东京,日军防御兵力不过三十余万,别的不说。就算是一寸一寸地用炮火犁过去,也不是什么太费力气的事情。
不过,对于这场战役。克里姆林宫有更深一层的考虑,攻克东京,对于苏联来说不仅仅有着重要的军事、政治意义,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