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在乱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美军的直升机群来说,这三个防空营具有致命威胁。
  
  随着空运被切断,美军守住喀喇沁旗的希望破灭了。
  
  打到二月十七日,虽然美军努力开辟了两条新的空运线路,但是中**队已经突破了喀喇沁旗的防线。
  
  从这一天开始,美军逐步撤出喀喇沁旗。
  
  到二月二十一日,除了留下来断后的一个步兵营之外,美军部署在喀喇沁旗的作战部队全部撤回赤峰。
  
  从这一系列的作战行动看得出来,游击队发挥了重大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真正使中**队取胜的,还是插入敌后的那个步兵师,特别是随同行动的三个防空营。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游击队在此次战役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事实上,正是喀喇沁旗战役,让罗耀武一手组建的敌后游击队正式登上了正面抗战的大舞台,并且获得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在此之后,游击队在抗战战场上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如果要给出一个评价的话,游击队的政治诉求的影响最为重大。
  
  组建敌后游击队的时候,罗耀武并没下放统治权,即游击队只是军事组织,不具有行政管辖权,而且得在作战行动上听从上级指挥。
  
  在东北军退入关内之前,这一政策得到了严格执行。
  
  问题是,随着东北军退入关内,失去了对关外地区的控制能力,罗耀武的这一政策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
  
  更重要的是,依照美国与日本的密谋,在美日联军占领东北地区之后,将由日本占领军组建军事政权,即对整个东北占领区进行军事管制。而日本当局的主要政策就是在占领区成立临时性的伪政权,并且由这些临时性的伪政权负责地方治安工作。
  
  毫无疑问,日军的政策对游击队的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东北民众的抗战积极性非常高昂,但是绝大部分民众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生存问题。
  
  在东北战场上,游击队侵掠到了不少物资,可是从根本上讲,游击队扎根民间,不但不能为民众提供生活保障,在很大的程度上还需要占领区内的民众提供支持。
  
  受此影响,如果不能成立与伪政权对抗的政治性组织,游击队就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到了二零一三年底,随着美台联军在东南战场上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开辟了南方战场之后,台湾当局不得不默认了美国在东北采取的政策,并且与日本进行接触,就接管由日军成立的伪政权进行谈判。
  
  虽然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主要就是谁来做主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在东北战场上,台军没有任何功劳可言,台湾当局甚至一直没有承认日军在东北战场上的合法性,所以要想让日本当局交出行政管辖权,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肯定会得到解决,特别是在美国的积极斡旋下,最终很有可能以某种妥协的方式达成一致。比如由日军成立的伪政权承认台湾当局为中国的中央政权,并且在名义上隶属于中央政权,而台湾当局则给予东北地区高度自治权。
  
  真要搞成这样,那么游击队在东北地区的活动将受到更大的影响。
  
  唯一的解决法子就是将游击队变成一个军政合一的组织,而不仅仅是军事组织。
  
  非常可惜的是,在这个问题上,罗耀武没有发言权。
  
  虽然从战区司令的角度出发,罗耀武也知道,应该赋予游击队活动区域的行政权,从而使游击队与民众深度结合,打早真正意义上的游击区,最大限度的削弱与瓦解美日联军在占领区内的统治地位。
  
  问题是,这么做的后果非常严重。
  
  别的不说,游击队仅听从战区司令官的指挥,而战区司令官只是军事统帅,并不具备行政管辖权。如果富裕游击队行政权,就等于让战区司令官获得了行政权,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战区司令官无疑就是一方诸侯。
  
  对高层来说,避免军阀格局与抵抗外来入侵同样重要。
  
  因为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所以罗耀武也不可能亲自为游击队正名。
  
  问题是,随着游击队发展壮大,就算各游击区的司令官都很忠诚,游击队的基层官兵也对罗耀武非常崇拜,但是长此下去,一定会出大问题。
  
  出于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考虑,游击队一定会想方设法的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喀喇沁旗战役,正好给了游击队这么一个机会。
  
  在战场上证明了自身的重要性之后,游击队自然会扩大规模,也就需要得到中央承认与民众接受。
  
  受此影响,在喀喇沁旗战役结束后不久,黑龙江、吉林与辽宁的几个游击战区就先后成立了“游击区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敌后游击区的行政管理工作。虽然这只是一些没有得到承认的行政组织,但是在管理游击区的事务上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也就没有受到中央反对。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游击区建立政权,标志着游击队正式踏上了历史舞台。
  
  只不过,在二零一四年初,游击队还没有形成气候,不管是军事斗争还是政治斗争,游击队只是东北战场这个大舞台上的一个小角色。
  
  事实上,当时连罗耀武都不是很重视游击队的政治倾向,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缠着他。
  
  喀喇沁旗战役结束之后,中**队稳住了承德北面的防线,并且将美军赶回了赤峰,巩固了华北平原的北方屏障。
  
  问题是,美军并不打算善罢甘休。
  
  与二零一三年相比,二零一四年的春天来得早了许多。
  
  在二月下旬,北京的白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夜间气温也在零下十摄氏度左右。依照美国气象专家做的预测,到三月中旬,北京的昼夜气温都将上升到零摄氏度以上,因此春季比往年早到一个月左右。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一个月显得无比宝贵。
  
  能不能在夏季到来之前攻入北京,就要看美军能不能在上帝提供的一个月内取得重大突破。
  
  事实上,帕特里奇手里确实有这个资本。
  
  当时聚集在赤峰的美军多达六个师,其中三个是主力师。第七步兵师已经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北票市,守住了南面战线。更重要的是,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在一月底全部到位,具备了协助美军作战的能力。
  
  只要帕特里奇愿意,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第一百六十一章 稳中求胜

  在喀喇沁旗战役结束的时候,帕特里奇有两个选择。
  
  一是趁中**队在喀喇沁旗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动用部署在赤峰的主力部队,发动一场以攻占七老图山为主的战役行动,打通前往承德的地面通道,然后等到开春之后,与部署在关外的部队协同攻打秦皇岛,最终进军北京。
  
  二是利用接下来的两个月组织集结作战部队,等到开春前后再发起攻击,同时进军七老图山与山海关,从两个方向上向中**队设在北京外围的最后一道战略防线发起冲击,最终攻入北京。
  
  毫无疑问,这两个选择都有利有弊。
  
  虽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前者更为理想,毕竟这让美日联军有充足的时间进军北京,也让帕特里奇在战术选择上更加灵活。但是帕特里奇没有忽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喀喇沁旗战役中,中**队没有出动主力部队,就连正规军也只动员了两个步兵师而已。也就是说,罗耀武很有可能已经料到美日联军会趁机发起大规模进攻,因此将主力部队放在了防线后方。
  
  在此情况下,如果强行进军七老图山,一定遭到中**队顽强阻击。
  
  如果在平原上作战,问题还不是很大。以美日联军掌握的空中优势,特别是美军在该方向上的巨大投入,就算没有日军支持,帕特里奇也有信心再次击溃中**队。问题是在山区作战,美军的优势被大大削弱。依照帕特里奇的判断,就算罗耀武不动用主力部队,只要有足够的兵力,就能在山区内挡住美军。
  
  再说了,严冬还没有过去,进攻行动还会受到自然因素影响。
  
  可以说,要稳中求胜的话,还是得等到开春之后。
  
  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