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日军能够顶住中**队吗?
毫无疑问,罗耀武也看出了帕特里奇的战役企图,知道义县是一个圈套,如果将过多的兵力用在该方向上,一定导致其他方向上兵力不足,从而使整条防线松动,给美军留下穿插的缺口。
问题是,罗耀武也别无选择。
突出部的面积非常有限,无法做到纵深防御,也就很难通过被动防御来取得胜利。
美日联军的战役企图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南面牵制,北面进攻,以迅速攻占赤峰,切断中**队的后勤补给线为主要目的。
如果与美军打对攻战,中**队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优势可言。
对罗耀武来说,最佳选择就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中**队的战斗力不如美军,即便是主力集团军,也不见得能够击败美军主力师。可是与日军相比,中**队仍然具有优势,哪怕是很微弱的优势。
正是如此,在战役策划阶段,罗耀武调整了战役目的。
此战,还是只能盯着日军打,而不能与美军硬碰。
虽然在调整编制之后,日军的战斗力有所上升,特别是得到加强的各主力师团,在作战能力方面已经接近美军主力师,但是日军的编制改革很不彻底,只流于表面,在之前的反游击战中就已证明。
依照罗耀武的判断,如果能够率先在南面取得突破,对锦州构成威胁,哪怕美军在北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会因为后方受到威胁,不得不放弃进攻。
关键就是能不能迅速打到锦州!
从这个目的出发,罗耀武别无选择,只能强攻义县。只要能够打下义县,就能将美日联军的防线拦腰截断,然后集中兵力对付盘踞在锦州的日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罗耀武派出了两个战斗力最强悍的主力集团军。
第三十九集团军主攻,第十五集团军主守!
依照罗耀武的部署,在第三十九集团军打下义县之后,将由第十五集团军部署防线,并且将战线推进到医巫闾山,与当地的游击队取得联系。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将派遣小股部队支持游击队,袭击医巫闾山东面的敌军后勤保障线。
为了增强部队的攻击力,罗耀武为第三十九集团军提供了三个新编集团军。
也就是说,有四个集团军在攻打义县,总兵力超过十四万。算上支持作战的民兵,以及敌后游击队的话,总兵力将近二十万。
当时,驻守义县的只有三个日军师团,其中只有一个是得到加强的主力师团。
双方兵力相差非常悬殊,日军在战斗力上又没有明显优势,结果可想而知。
战斗从十月二日薄暮开始,打到十月三日清晨,第三十九集团军就突破了日军的外围防线,在随同作战的一个新编集团军的支持下,攻入义县城区,与日军展开巷战。
为了争取到足够的防御准备时间,罗耀武在这个时候把第十五集团军派了上去。
依照他的命令,第十五集团军将构件一条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防线。因为战场并不是非常开阔,所以罗耀武没有增派更多的新编集团军,而是让协助第三十九集团军作战的三个新编集团军在完成了进攻任务之后,转为协助第十五集团军,一同守卫战线。
因为第十五集团军在义县北面进行穿插,所以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十月三日上午调整了进攻战术,将正面强攻改为包围穿插,即从南面包围日军的退路,最终在当天薄暮完成了对义县的包围行动。
到此,驻守义县的数万日军全部落入包围圈。
也就在这个时候,从锦州出发的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义县南面的七里河,与进行迂回包围的第三十九集团军遭遇。
与以往几场会战相比,日军的增援来得非常迅速。
这也是这场战役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依照罗耀武的计划,应该由协同作战的新编集团军在南面阻击日军,然后由第十五集团军在战线后方构筑第二道防线。
问题是,在日军增援部队从锦州北上的时候,部署在阜新的美军第七步兵师也在一个国民警卫队师的支持下开始南下。
也就是说,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也受到了威胁。
这个时候显然无法派遣第十五集团军南下,不然北面的防线将岌岌可危。要知道,义县北面只有一道防线,如果让美军沿着阜锦高速南下,突破了这道防线的话,攻占义县的行动就将受到影响。
战况紧急,罗耀武别无他法,只能将包围义县的任务交给新编集团军,由第三十九集团军继续向南进攻。
也就是说,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日军打对攻战,将攻打锦州的作战行动提前。
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可也暴露了罗耀武的战役企图,即中**队的主要目的是南下攻打锦州,而不是在占领义县之后北上攻打阜新。
罗耀武做出了选择,可是帕特里奇却没有能够立即做出选择。
虽然中**队的战役企图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在是否救援义县,以及能不能仅凭日军守住锦州的问题上,帕特里奇却没有找到答案。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确实是个两难选择。
义县确实非常重要,关系到了锦州与阜新两地的安危。虽然在此之前,帕特里奇已经命令第七步兵师协同一个国民警卫队师南下,做出了救援义县的决定。但是当中**队挑明立场,不会立即攻打阜新的时候,他却犹豫了。
很明显,仅靠两个师,难以突破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
要知道,在阜新会战中,第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严重下滑,结果仍然在正面战场上档住了第七步兵师与两个国民警卫队师的进攻,甚至担负起了战略大撤退的殿后任务。已经有足够的情报证明,第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已经恢复,获得了不少主战装备。在此情况下,美军很难迅速取得突破。
救援义县的日军,肯定需要投入更多兵力。
如此一来,一定会对攻打赤峰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突出部的存在,让美军从阜新南下的通道变得异常拥挤。随着第十五集团军进入医巫闾山,就连东面的几条公路线都受到了威胁。
很明显,直接救援义县的意义不会很大。
关键是,有没有需要为了义县而放弃进军赤峰的作战行动。
可惜的是,留给帕特里奇做决策的时间并不多。
随着第三十九集团军接到提前攻打锦州的命令,南面的战事已经全面打响,罗耀武肯定会投入更多的兵力。如果不能抢在义县失守,锦州受到威胁之前发起进攻,帕特里奇就将失去进军赤峰的时机!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各打各的
在第三十九集团军调整部署,准备与日军打对攻战的时候,帕特里奇亲自联系了义县与锦州的前线指挥官。
因为这两地以日军为主,所以前线指挥官均是日军将领。
帕特里奇联系前线指挥官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了解战场情况,确认日军能否坚持到美军打下赤峰之后。
义县的情况丝毫不容乐观。
第三十九集团军迂回到南面之后,虽然有一个新编集团军参与了迂回行动,但是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都在继续进攻。即便依照日军指挥官提供的报告,在巷战中没有发现中**队的主力部队,可是这两个新编集团军的战斗力并不弱,拥有不少主战准备。更重要的是,中**队的兵力优势非常明显,至少有数万民兵在配合作战,还不少潜伏在义县城内的游击队参与了战斗。
也就是说,连日军指挥官对守住义县都不抱多大希望。
依照日军指挥官的说法,突围是最佳选择,而且越快越好。问题是,在没有接应部队的情况下,日军很难从义县突围。要知道,到三日夜间,中**队已经攻入城区,战场局面非常混乱,日军根本没有可能组织起有效的突围行动。因为义县已经被中**队包围,所以就算分散突围也不大可能。
相对而言,锦州的情况要好得多。
北上的三个日军师团都是主力师团,兵力规模都在一万五千人以上,拥有不少的主战装备,战斗力与第三十九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