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在乱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历安州捍卫战后,城市防御战对叶振邦等三营老兵来说是轻车熟路。
  
  这也表示,霍弘光在部署任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三营的强项,所以把另外两个没有打过城市战的营放在了外面。
  
  更重要的是,这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英然作战物资仍然紧缺,就连分配下来的弹药也不够充足,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得多。再说了,城市防御战的重点就是巧妙合理的利用城区内的建筑物,设置防御工事,对火力与兵力的依赖度并不高。
  
  第十五集团军再次入朝,并没逃过美军严密的侦察监视网络。
  
  到这个时候,不管帕特里奇还有什么疑虑,他也不得不相信,中国军队的进攻行动已成强弩之末,中国指挥官正在想法子把部队撤下去。
  
  做出这一判断后,帕特里奇立即命令第二机步师停止前进,准备反妾。
  
  几乎同一时间,罗耀武给第二十六集团军下达了撤退命令。
  
  只不过,他没有命令第三十九集团军撤退,因为两个集团军一同撤退的话,那就是全线溃退了!   

第四十六章 炮火打击

  二允杀到的是第七步兵师的第兰十九独立步兵
  
  在此之前,突前的就是这个步兵旅。为了在突破第十六集团军的拦截之后,仍然有力量参与围攻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行动,第七步兵师的指挥官没有急着把另外两个旅押上,只派了一个旅上前。
  
  结果围攻变成围堵,第三十九独立步兵兼的战斗力就有点勉强了。
  
  十二日天亮的时候,战斗率先在朔州东北方向上展开,第三十九独立步兵旅从昌城方向杀来,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摩托化步兵营。
  
  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军,霍弘光只派了一个连上去,即一营一连。
  
  不是他舍不得派遣更多的部队,而是来日方长,谁也不知道要在朔州守多久,得尽量减少战斗伤亡。
  
  万幸的是,这一次,火力优势在中国军队手中。
  
  朔州到鸭绿江的直线距离实际上不超过十公里,只是路途曲折,到鸭绿江大桥的实际路程是三十公里。
  
  这点距离,等于在国门上作战。
  
  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重炮部队终于派上了用场。
  
  美军还在组织进攻,一通火箭弹落了下来,将聚在一起的美军炸了个稀里哗啦。美军指挥官也没想到,中国军队还有如此凶猛的火力,立马下达了撤退命令。美军的第一次进攻就这么被挫败了。
  
  如果不是弹药奇缺,恐怕美军退回昌城也站不稳脚跟。
  
  直到当天中午,美军才再次杀了过来。这次,美军也学乖了。没有在阵地前沿集结,而是又行军队列直接转化为进攻队列,期间没有耽搁一点时间,也就没有给中国军队的远程炮兵提供开火时机。
  
  只不过,美军忘了一点。中国军队不但有远程火箭炮,还有重炮。
  
  在守军炮火可导员的指引下,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重炮弹无虚发,对分散挺进的美军一一点名。
  
  伤亡上百人之后,美军再次退却。
  
  两次进攻,美军连一三三旅的阵地都没挨着,也着实憋屈。
  
  打到这个时候,美军前线指挥官也非常恼火。
  
  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下了命令,不能攻击中国本土的军事目标。至少在大部队到达之前不能乱来。
  
  这不是军事命令,而是政治命令。
  
  原因也很简单,美军参与朝鲜战争的理由是协助韩国完成统一大业,属于自卫性质的作战行动。而打击中国本土就是战略进攻了。
  
  美军各级部队也忠实的执行了最高指挥官的命令。
  
  在此之前的战斗中,美军并没轰炸鸭绿江北岸的目标,连误炸的情况都没有出现过。
  
  毕竟在信息化战争中,轰炸精度还是能够得到包管的,只要美军不瞄准鸭绿江北岸,炸弹就不会落到中国领土上。
  
  十二日白天,朔州方向上就打了这两场非接触战斗。
  
  中国陆军远程炮兵的实力得到了证明,只是受弹药限制,炮兵没能发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美军退回昌城。
  
  薄暮,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朔州郊区,进入了一三三旅的防区。
  
  撤退行动正式开始,美军的疯狂进攻也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这下,一三三旅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从东北方向上杀来的第七步兵师,还有咬着第三十九集团军不放的第四步兵师。
  
  要将一个集团军的两万余名官兵撤回来,绝非一时半刻的事情。
  
  就算排成整齐的行军队列,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小跑着前进,也要十多个小时才能撤完。如果算上渡过鸭绿江的时间,怎么也得一两天。
  
  也就是说,一三三旅至少需要坚持到十三日薄暮。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时间,霍弘光请求了更加猛烈的炮火支援。在美军压上来之前,部署在北岸的远程炮兵就用射程超过一百五十公里的远程火箭炮与射程更远的战术弹道导弹对昌城进行了一次密集射击。
  
  效果非常理想,刚刚到达昌城。准备顶替第三十九独立步兵旅的第四十一独立步兵旅遭到迎头痛击,不得不把进攻时间由七点三十分延迟到九点三十分。
  
  只不过,这次美军也是有备而来。
  
  当天下午,美军前线指挥官就向上级提出请求,要求对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远程炮兵进行火力压制。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帕特里奇同意了这一请求,只是做了限制。
  
  只能使用炮兵进行还击。注意了,是“还击。”而不是“攻击也就是说,只有在遭到打击之后才能开火。
  
  显然,怕特里奇还是有点担心,没有出动空中力量。
  
  毕竟炮弹没有制导系统,飞过界了,也是炮火还击,而不是军事打击。
  
  中国陆军的远程炮兵开火之后,美军的远程炮兵也投入了战斗。
  
  唱主角的往然是火箭炮,即被称为“钢雨”多管火箭炮。
  
  美军使用的并非完全的非制导弹药,而是采用了修正系统的准制导火箭弹,精度高达万分之一,即十公里偏差一米,而所有非制导火箭弹的偏差在万分之五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万分之二十。
  
  可惜的是在发射火箭弹的时候,最大射程绝对不会超过七十公里。
  
  与之相比,中国陆军的所有远程火箭炮的射程均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一些口径超过三百毫米的远程火箭炮的射程更是超过了二百公里。
  
  炮战中,射程不如对手。就只有挨打的命。
  
  结果就是,美军的火箭炮只能对中国陆军的重炮阵地进行覆盖射击,根本够不着中国陆军的远程火箭炮。
  
  与之相反,中国陆军的远程火箭炮则能对美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全面压制。
  
  说到炮战。除了老毛子之外,恐怕还真没有几个国家的军队能与中国陆军抗衡。
  
  在制空权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不好好磨练炮兵,那才是怪事。
  
  正是如此,打到八点左右,挨打的就不仅仅是第七步兵师了,连跟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屁股后面的第四步兵师都受到了格外照顾。
  
  美军进攻势头大减,第三十九集团军立即加快了撤退步伐。
  
  发现情况不对劲之后,美军立即调整战术,用上了战术弹道导弹。
  
  是多用途火箭炮系统,即能使用二百七十毫米火箭弹。也能发射陆军的战术弹道导弹。
  
  必需承认。这一设计非常先进,至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是开天荒的灵感。
  
  可以说,后来很多远程火箭炮都借鉴了这一设计方式。即通过更换发射装置,灵活选择不同的弹药。
  
  可惜的是,美军再次打错了算盘。
  
  美国陆军有战术弹道导弹,中国陆军也有战术弹道导弹。而且数量多得多,种类也更加齐全。
  
  虽然美军都有战区反导防空系统,但是这些防御系统大多只能固定部署,战术机动能力非常有限,很难跟上地面部队的进攻步伐。
  
  当时,美军的战术防空反导系统部署在平壤与元山,最多只能覆盖到顺川与咸兴。
  
  美军使用战术弹道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