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情报中,美军第八集团军的代理指挥官要求韩军在顺川停止前进,不要急着与中**队交战,但是美军并没参与韩军攻朝作战,而且总统朴太玄的命令非常直接,尽可能快的光复整个朝鲜,将战线推进到鸭绿江与图们江。
黄真尹是军人,不是政治家。
在他看来,总统为了个人政治声誉,正在拿军队冒险。如果能够赶在中国大举介入之前击败朝鲜,实现民族与国家统一,朴太玄就将成为韩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成为韩国的民族英雄。
问题是,黄真尹也有同样的想法。
等到中**队攻过来再决胜负,那是最愚蠢的选择!
虽然通过台岛上的战神黄真尹相信。有美军做后盾,成功夺得制空权,韩军就能掌握主动权。但是作为韩军将领,黄真尹更加清楚的知道,朝鲜半岛不是台湾岛,复杂的地理环境会让空中优势大打折扣。
六十年前,联合**也有空中优势,结果仍然被志愿军打回了三八线
与中**队打地面战争,绝对是最大的恶梦。
作为军人,黄真尹必需考虑最坏的结果,即在中**队全面参战之后,美军的动员工作没能及时到位,也就没能及时投入战斗,导致韩军全面战败,不得不出八想确保本士安全,就得在此!前尽量耸战馏性。推点。
实际上,到中**队入朝的时候,韩军仅仅光复了半个朝鲜。
即便从军事上看,韩军也有需要继续前进,尽快渡过清川江,占领平安北道,将战线推进到鸭绿江,完成西线进攻,再把重点转移到东面,扫荡东海日本海沿岸地区,最终光复整个朝鲜。
这就是韩军的战略计划,简单直接,非常明了。
只不过,黄真尹怎么也没想到,中**队竟然会如此迅速的到达清川江,并且依照中国政府的声明部署防线。
让他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平壤守军将领为了保全领袖的个人财产,竟然在最后关头放弃抵抗,率领十多万守军缴械投降。
从战略层面上讲,黄真尹并不希望平壤守军投降,而是希望好好打上一场。
原因很简单,只要韩军没有拿下平壤。中国当局就会在参战问题上犹豫不决,至少不会在十月五日宣布参战,而平壤守军坚持战斗,韩军就不用为了收编十多万人民军官兵、救助上百万市民花费大量时间。
拖住韩军步伐的,正是那一百多万朝鲜军民。
光是解决一百多万人的吃饭问题,就能让黄真尹发疯。
大概是饿了太久,运送粮食的火车刚刚到站,守在车站外的饥民就疯狂了,不但推倒了那些涂着红五星的铁栅栏,还冲开了韩军设置的警戒线。仅仅数个小时,三十多节车皮的粮食物资就被洗劫一空。
实际上,这些粮食养活一百万平壤市民绰绰有余,部分还是韩军的军事物资。
控制住局势后,黄真尹并没下令收缴被抢走的粮食、也没有镇压乱民,而是依照之前的计划”在平壤开设各种收容与赈济机构,按人口数量分配粮食与其他生活物资,再结合宵禁等军事管制措施恢复秩序。
措施很管用,只是花费了不少时间。
韩军先头部队到达顺”的时候,主力部队还在平壤,而且不得不把大量兵力用在维持社会秩序上。
十月七日清晨,韩军装甲侦察部队依照计划北上的时候,黄真尹正在进攻安州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韩军肯定会与中**队遭遇,区别只是遭遇时间与遭遇地点。
过早与中**队交火,肯定对韩军不利,毕竟第一集团军群的主力全在平壤,在东路进攻的第二集团军群又不成气候,到目前为止还在元山南面的通川徘徊,面对朝鲜人民军的步兵防线毫无建树。
如果第一集团军群冲得太快。一定成为突出部,遭到中**队围攻。
问题是,如果第一集团军群走得太慢,很有可能让中**队在清川江上站稳脚跟,错失渡江的最佳时机。
针对这一情况,黄真尹的想法是加强元山方向上的进攻力度,争取尽早打下元山,这样就能通过海运,将大批作战物资送抵前线。更重要的是,部队从元山出发,才算真正开辟了第二战线。到时候,东西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就算中**队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住!
关键在元山,而不是清川江上的安州。
问题是,中**队没有前出元山,因此第一集团军群的集团军、也就是在平山向东迂回的部队,以及集团军、也就是到了顺川向东迂回的部队,能够及时到达,就能轻而易举的打下元山,没需要把真正的主力、也就是盘踞在平壤的集团军派过去。显然,必需找点事情,让这支拥有三个师与七个独立旅的庞大部队不会闲着,能够在战场上发挥积极作用。
在此之前,黄真尹确实没有想清楚该怎么安排集团军。
随着安州方向上的炮声响起,他也找到了目标。
既然迟早要渡过清川江,那就早点动手,趁中**队立足未稳发起进攻。如果能在安州方向上打出点名堂来,还能迫使中**队把重点放在西面,即集中兵力巩固清川江防线,让韩军能在东面战场上打几场轻松仗。
明确这个目的后,黄真尹没再迟疑,立即向顺川的先头部队下达了攻打安州的命令。
此时,叶振邦网从前线回到城区。
虽然杀来的只是韩军的侦察部队,兵力还不到一个连,最多只有两个排,而且战斗力还不怎么样,但是少校营长意识到,“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会草草收场,对于什么都想“大”的韩军来说,肯定会再次发起进攻,而且是全力进攻。
留给三营官兵的准备时间也就只有几个小时了!,!
第十七章 战场扬威
二圳黄真尹下讨的讲攻命令,顺川的韩军开始推川
冲在最前面的是编在集团军内的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也是韩国陆军三个独立装甲旅之一。而且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该旅主战装备不是韩国自产的系列坦克战车,而是当年纯俄制武器装备。
母庸置疑,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是韩军攻朝的绝对主力。
开战之后,该旅一直冲在最前面,不但最现突破开城防线,还攻占了平山,并且在攻打沙里院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战的主力是韩军第九机械化步兵师。而该师也是韩军的绝对主力。占领平壤之后,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率先北上,一路攻占了平城与顺川,成为突前部队。
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能够成为急先锋的原因很简单:俄制装备更能适应战场环境。
不是说下驯与弓非常先进,而是这两种主战装备更加轻便。下酬的战斗全重只有四十六吨。而口的战斗全重超过六十吨、即便是稍显落后的划的战斗全重郗超过了五十三吨。对于朝鲜的大部分桥粱来说。口与山都太重了,而,数”的战斗全重与朝鲜人民军的主战坦克相当。为了快速推进。而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架桥上,弗军只能把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顶在前面。
从部署上也看得出这一用意。
攻打开城前,冲在前面的是装备最好的第九机械化步兵师,当时连黄真尹都没想到朝军会迅速崩溃,所以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让韩军最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充当攻击拳头。发现朝鲜人民军不堪一击之后,黄真尹立即调整部署,让“轻量化”的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冲了上去,并且收到了显著效果。
当然”数引不是没有缺点,而是有很明显的缺点。
作为,名0系列坦克中产量最大的一种”敌沁也采用了燃气轮机。而不是耗油量更低的柴油机。
该型坦克最大的缺点就是腿断。
这个问题,在其他采用燃气轮机的坦克上也存在,比如美军的州系列主战坦克。
这一缺点,决定了韩军的进攻节奏,即每推进数十公里,装甲部队就得停下来,补充燃油后继续前进。虽然下测的标称行程超过四百公里。但是在越野战斗行军时,最大行程肯定到不了两百公里。为了留下足够的战斗余油,实际突击距离往往在一百公里左右。这也是韩军每前进几十公里就得停下来的主要原因。
在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