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天皇帝虽然瞩意喜欢这个侄儿,但有涉自己皇权之事她是怀疑一切人的。因为她是此中高手,当初若不是安插亲信在高宗李治身边给自己通风报信,今日安有自己的皇位。如今见侄儿武承嗣提出要洪芍续弦,马上引起她的高度警觉,但一想洪芍仅为一銮驾总管,除自己的出行需要她时,她只能属于外围人物,涉及不到核心机密。自己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应嗣儿所请,而彼此面子上也好看。所以点点头道:“朕便允你所请,明日早朝便将洪芍赐婚与你。”
武承嗣谢恩毕,“陛下若无别的旨意,侄臣告退了!”
则天皇上笑道:“嗣儿慢行,朕有话问你。朕身边的上官婉儿和母丹二位女官,似乎都不比那洪芍总管差,嗣儿为何不选她二人中的一个,也好让我们婆媳日夕相伴,岂不是增加了君、臣,亲情的无限家庭宫廷乐趣,反选那离我身边远的銮驾总管呢?啊!”
武承嗣闻姑母之言,冷汗几乎惊出。她的这番反话正说实寓敲山震虎之意。你若是真讲亲情也不至于连杀二名亲子了。幸好我思虑在先从外围入手,否则我若一步到位的点名要母丹,别说继承大统无望,便连性命也堪忧了。他故做不知姑母的话意,笑道:“陛下所言侄臣连想都不敢想,母丹和婉儿二位女官朝夕侍奉陛下日理万机。侄臣岂敢以一己私欲而影响了陛下的国家大事,所以对陛下身边须臾不可离开的母丹、婉儿,侄臣只有尊敬的份,绝不敢存有非份之想。”
则天皇帝点点头道:“你退下回去准备婚事吧。”
武承嗣退出养心殿后,长吁了一口气。
第二十四章 接1
武三思是则天皇帝同父同母兄长武元庆之子。从亲缘上讲他较武承嗣与姑母皇上的血统更近一些。然而武三思虽武功超群能征善战,但此人过于直露,不知掩饰心机,且心胸狭窄,惹得朝臣敢怒而不敢言,往往他杵怒了如张为民、南怀远这样的梗臣、良臣,说得好听一点他姑母还得为他打圆场化解矛盾。说得难听点,做为皇上的姑母还得为他揩屁股,所以则天皇帝在考虑继位人时,选择了在血统上稍逊于他的武承嗣。然而血毕竟浓于水,她对武三思的不满仅囿于恨铁不成钢,毕竟她这个侄儿在铲除李、唐余孽中是功不可没的。如果他的智慧能再高一些,心胸放开一些,说话行事收敛一些,他是不输于武承嗣的。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这个侄儿也只好扬其长、避其短。让他掌管全国的兵马去冲锋陷阵了。
太尉武三思在听到皇上将銮驾总管洪芍赐与武承嗣时,心念电转想道:这武承嗣着实高明,为了掌握姑母的宫廷秘密,竟打起了姑母身边人的主意。司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矣。你武承嗣能做初一,难道我武三思就做不得十五么?哼哼!你是死了老婆续弦,我武三思尽管没少玩女人,但目前仍孓然一身,尚可称得上是“童男子”呢!我也让姑母赐婚,看姑母能不能一样侄儿两样对待。正好也可试探一下我在姑母心中的份量与你武承嗣相差几何?对,就这么办!转念一想又道且慢,且慢。武承嗣选了洪芍,我选谁呢?对!我就选姑母身边她最信任的人。上官婉儿那是万万选不得的,她对我武家恨之入骨,曾欲弑杀姑母。也亏得姑母胸怀大度,不杀她反将她放在自己身边倚为心腹。我可没有姑母的精明睿智,将那上官婉儿玩弄于股掌之中。若娶婉儿为妻,她长的貌若天仙当不辱没于我。而夫妻之间朝夕相处,不知哪天她又陡起杀机对我不利,我是杀她也不是,不杀她也不是,这岂不是大大的麻烦。
对了,哪儿个叫母丹的侍御女官。母丹,人长得也不逊于上官婉儿且是个处子之身。虽年近不惑,然保养得体一瞥之下年仅二十余岁。与她结合她能攀龙附凤,一跃而为皇亲国戚,自是对我感激不及。绝不会做出对我不利之事。那时我掌握姑母的饮食起居等诸事,岂不胜过那个自作聪明的武太宰。对!就是她了。武三思下朝后果去养心殿请求赐婚。
则天皇帝听明侄儿武三思的来意,沉吟有顷心道:自己一时不察没虑其它而将銮驾总管洪芍赐婚与承嗣,如今自己的嫡亲侄儿三思倒不避嫌疑,指名要娶母丹为妻,如若不允又恐这掌握兵权的侄儿与己离心离德,这将对自己的帝位不利。若应允了这门婚事,那母丹若不慎将宫廷内幕泄露出去让三思侄儿知道,以他的为人难免挟嫌报复有关官员。这些倒不足以惧,有自己掌舵他也翻不了天。然而他娶母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是慕承嗣侄儿得此隆恩?还是另有所图?亦或是怀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她试探的问道:“三思侄儿,你欲娶女官母丹为妻,想没想过她每天要随侍朕左右,恐怕难以两全兼顾为国家而忘小家,顾小家而轻国家。那时母丹分身乏术,这你能忍受的了吗?”
武三思心道:姑母你也忒小瞧人了。你真拿我当四六不懂的傻冒了。想套我娶母丹的真实想法。你还是省省吧。我的真实想法能告诉你吗?若是那样我离那午门也不远了。不过我的计谋不成,你武承嗣也休想阴谋得逞。
他故作思索状道:“说实话,若陛下把侄儿这婚姻之事与国家大事之利害关系并列于侄臣面前。诚然侄臣的婚姻之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之事再小也是大事。再则娶妻成家希求的便是双栖双飞,然而侄臣的婚事偏偏又有涉国家大事。这倒叫侄臣不好回答了。不过不知承嗣是如何对待这种国事家事的,还是请陛下圣裁吧。侄臣遵旨便是。”
则天皇帝心中暗道:“看来我这莽侄儿欲娶侍御母丹倒是真心,他毫不掩饰要求和母丹双栖双飞。这是他真情的流露,也是他憨直可爱之处。为了平衡他的心态,不要以为我这个当姑母的厚承嗣而薄他,我便变通的答应他赐婚之请。
她缓缓道:“朕做为一国之君,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应关心到。今见你对侍御母丹情有独钟,朕便将她赐婚与你,也遂你双栖双飞的心愿。婚后让她与你长相厮守便了。免去她侍御之职,敕封她为靖国夫人。你可满意?至于承嗣之妻銮驾总管洪芍,也援母丹之例,免去她的銮驾总管之职,亦敕封她为卫国夫人。”
武三思伏俯谢恩,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养心殿。
则天皇帝望着武三思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上官婉儿在旁看在眼里,心道:这正应了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啊!
第二十四章 接2
武承嗣对武三思横生枝节破坏了自己,精心设计的在姑母身边设暗桩的谋略。恨不得生啖武三思之肉方才能解去自己心中的怨恨,然而这种怨恨只能深埋在心底,表面上绝对不能让姑母皇上看出来。更不能让武三思察觉到而与自己闹起来,如此一来鹬蚌相争手足相残非但于事无补,令姑母震怒不说,恐怕武氏江山社稷拱手送于他人了。好在三思在明我在暗,让他充分的在姑母和百官面前展示他拙劣的演技,待他破嗓时再给他致命的一掌。让他吐血,让他一蹶不振,那时他也只好望皇位的继承权而兴叹。而最好的方略就是敌不动我不动,敌明动我暗动,乘隙而击之。即使不能全胜也要打乱他的阵脚。让他手忙脚乱灰头土脸的,穷于应付各方的责难,而自己则为三思打个早已策划好的“圆场”,如此一来我在姑母皇上和百官那里必然赢得高分。而我武承嗣的积分越高,皇权的宝座就离我越近矣。
武承嗣与武三思都是则天皇帝赐婚,皇上钦定的成婚吉日。二武在同一天同一时成婚,两对新人正在新婚燕尔之际。武承嗣听大内线报报来两条消息。一是皇上已后宫下旨,三日后着大内侍卫长墨芝、册籍官孙小兰,国子监监学柳芸三人钦赐御酒三百坛,白银一万两赉旨去玉门关犒赏,尚滞留在玉门关修缮城垣和灭除害鼠的南勘、张言等三军将士。
武承嗣心道:这是皇上收买人心的一惯手段。且忠勇侯南勘、无畏侯张言皆系文武兼备的超级人材,也是我大周朝的二根擎天玉柱。皇上对他二人施以恩宠这是应该。
二是武太尉暗入后宫晋见皇上,半日后方出宫,有消息说武太尉请求皇上让他新婚妻子母丹,也随墨侍卫长等三人前往玉门犒军,皇上已应允其所请。
这则消息引起了武承嗣的极度重视,他心念电转。武三思此举意味着什么呢?他为什么对那玉门关的苦寒之地这么感兴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