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懿吃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与孟达相交日深,正是如此,才知道孟达并非顺逆如一、表里如一之纯臣。陛下若将他召进皇宫大内参赞军国庶务,则实为‘君臣各得其宜’之上策;陛下若再将他外放出新城郡,只怕万一日后时势生变,则难保孟达不起异心”

护军将军曹休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暗自却想:你这夏侯尚好生刁猾!你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忧公舍私,谁知道你心里有没有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大概你也是企图挤走孟达而去接掌他的新城太守之权吧?而且,你抢先抛出对孟达的“虚职夺权”之策,亦是给自己将来留一条后路——孟达若是真的反了,你因有“先见之明”而自可撇清关系;孟达若是不反,你则又是“忧公舍私”、无可厚非。真是翻云覆雨、左右逢源!

坐在夏侯尚左手边的司马懿听了他这番话,不禁有些感激地向他微微颔首示谢:看来,这曹氏宗室之中,夏侯尚还勉强算是一个比较有见地的人物啊,倒是值得一交。

当今魏国,京室支柱就是沛郡曹氏与夏侯氏两家。有一个始终扑灭不了的传言是这么讲的:当今陛下曹丕的爷爷曹嵩,就是从沛郡夏侯氏子孙中过继给后汉宦官、大长秋曹腾当了养子的。所以,夏侯氏也是被魏室视为宗亲一脉的。自去年曹丕登基掌权之后,他念念不忘当年立嗣之争给他带来的创痛,把自己所有的嫡庶兄弟全都撵出了京城,驱赶到偏远贫瘠的郡县里去安置下来,又派出监国谒者驻地视察、监控,甚至勒令诸位兄弟互不来往、互不相聚,“游猎出行不得逾越三十里之限”,否则严惩不贷。在贬抑自家骨肉兄弟之时,他却对夏侯尚、曹真、曹休等旁系宗室渐渐开始倚重起来。而像司马懿、陈群等当年助他立嗣成功的“东宫四友”,反而被他若有心似无意地疏远开来。这一点,司马懿早有感触,只是他城府极深,一直装作若无其事罢了。现在,夏侯尚出言支持他关于孟达的谏言,他也只能是向夏侯尚微微示意以谢,并不敢再接腔唱和——他知道,以曹丕的猜忌多疑,说不定又要暗暗怀疑自己和夏侯尚在私底下有什么“不见天日”的交情。不然,夏侯尚若是没得他司马懿什么好处,又凭什么站出来替他“鼓吹”?

果然,曹丕眼中波光流转如电,一会儿瞧瞧夏侯尚的表情,一会儿又瞅瞅司马懿的神色,沉吟良久,才闷闷地说道:“司马爱卿、夏侯爱卿,你俩所奏之理,朕也不是不懂其中的利害。只是万一将他强扣在京都,他的那些部曲、亲党在新城郡那里闹出什么乱子来,又当如何?”

夏侯尚剑眉一扬,凛然便道:“新城郡若有事变,尚愿赴襄阳,从曹大将军处调得三万人马,不需旬月而必可伐定之!”

曹休听到这里,心头暗想:哈哈哈!夏侯尚你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果然是冲着抢夺孟达的新城太守之权去的!于是,他咳了一声,插话讲道:“夏侯兄,那孟达手下拥有部曲、亲党八千家,而且个个骁勇善战,岂是你旬月之间便可荡定的?还有,如今伪蜀和江东交战在即,我大魏不思伺隙进取,反倒在封疆之内自生其乱。身为将帅者,须当胸怀全局,不可偏注一隅啊!”

夏侯尚听出曹休这话中隐隐带刺,不禁脸色一红,正欲反唇相讥——曹丕这时却大袖一摆,止住了他俩,冷冷而道:“罢了!罢了!朕待他孟达,亦不过如俗谚所云之‘以蒿箭而反射于蒿中’也!不抚而他自来之,不怀而他自去之,于朕如浮云过眼焉——如此而已!”

夏侯尚与司马懿听到他这么横扯开去,不禁讶然对视了一眼,各自暗暗交换了一下啼笑皆非的眼神,只好在这个话题上闭口不言。

第3卷赤壁暗战,司马懿阴了曹操一把第25章魏代汉主第179节袭吴还是击蜀?

“还有,朕今日在长乐殿上提出的‘腾出当阳,撤守襄阳’之策,真的有误?”曹丕眼神一凛,微微沉吟着向他们又看了过来。

曹休这一次不再保持静观沉默了,接口便答:“陛下!当阳县城与孙氏所据的江陵城相距不及三百里,倘若时势有变,天朝王师足可朝发而夕至,策应于一瞬!而您受到那孙权的蛊惑,竟答允将当阳之驻兵撤去,退回到襄阳城中——这样一来,天朝王师便被甩出在江陵城六七百里开外,若逢可乘之机,须得马不停蹄地疾驰三日两夜方能赶到,只怕届时已失之于缓,难得其机了”

曹丕一听,细细思量之下,双眉顿时皱成了一团,不由得又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贾诩。

贾诩在他的注视之下,也唯有轻轻抚着自己颔下的花白胡须,微微摇头,沉沉一叹。

“哦?看来朕今日这话真是讲错了?”曹丕暗一咬牙,冷声说道,“干脆朕也来个‘王顾左右而言他’,在话头言语上稳住他孙权,暗地里却让曹仁不必‘腾出当阳、回兵北撤’!”

“启奏陛下:依微臣之见,您既已当众允诺‘腾出当阳、回兵北撤’在先,此刻倒不妨将计就计,另辟蹊径而乘隙图之。”这时,司马懿终于开口奏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大魏此番‘腾出当阳、撤回襄阳’之举,已经获得了孙权的信任和放心,孙权必不再以我大魏为敌——当此之际,请陛下立刻发下一道密诏,令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疾率锐师自合肥、皖城伺隙狙击江东!”

“这个陛下既已下恩诏向孙权示之以和,而又发兵偷袭江东于后,只怕会损了泱泱天朝的气度,会有碍于四荒八合的臣民观瞻啊!”陈群因与司马懿关系较熟,也知道他不会计较自己什么,就在一旁直言提出。

“是啊!江东孙权既已归降,而且他又给我大魏庶民送来了五十万石粮食,倘若朕要急着对他暗施狙击,岂不会在天下士民面前落得个‘不仁不义’之恶名?”曹丕也皱着双眉愕然道。

只见司马懿慨然道:“陛下!正是这孙权向我大魏不惜进贡五十万石粮食以沽名钓誉、收买人心,这才显出了此贼的阴狡刁猾之处!而且,他献出这五十万石粮食赠我大魏庶民,骨子里其实是在暗暗向外示威:表明他江东自有余粮、余力以敌刘备!此人诡计多端、捭阖多变,实为大魏之劲敌,不得不防、不得不除!

“陛下届时便可让张辽、臧霸等将军外托兴兵渡江帮助孙氏共抗刘备为名而临之:他若不拒,则我天朝王师正好可以趁机渡江深入其境而控之;他若拒之,则便以不从王命之理由而伐之!”

曹丕听了司马懿这番话,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而贾诩在一旁听罢,有些浑浊的双眸深处却是倏地燃起了两点灼然的焰光,笔直盯向了司马懿,若有所悟,望着他颔首微笑。

司马懿见曹丕还在犹豫之间,进一步言道:“陛下,您千万不要被孙权的花言巧语给蒙蔽了!依微臣看来,此番孙权无故遣使前来示好,实因其大有内急也!孙权自前年奉先皇之命袭杀关羽、夺取荆州江陵,已经激怒了伪蜀刘备,惹得他此番兴师问罪来伐。而今孙权外有强寇逼近,举境上下不安,又恐我大魏伺其隙而讨之,所以才卑躬屈膝、谦词进贡,一则以此搪塞大魏东征之雄师,二则假托大魏为自身之外援,以炫示其下而威慑其敌。孙权这一‘铁树开花’‘借尸还魂’之计果然厉害!陛下既是洞烛其奸,则万万不可令他得逞!”

“启奏陛下:仲达之言深合兵机,请陛下慎思之。”贾诩这时也开口为司马懿的进言叫好了。

“孙权的这番用意,朕自然也是清楚的。”曹丕仍是满腹狐疑,“不过,江东孙氏盘踞吴越数十年,先皇多次南征而未果,真能如此轻易地就被我大魏在这次机遇中拿下?司马爱卿,你未免太过贪功冒进了罢”

司马懿只得又向他细细分析道:“陛下,识时务者方为俊杰,该大胆进取之时,就务必大胆进取!依微臣之见,如今天下三分,大魏已是十有其八。伪蜀、江东各保一隅,阻山依水,本应联手自保、有急相救,这才是他们的最佳之策。眼下刘备、孙权二贼却不知轻重、不辨本末,互相交攻,实乃天亡之隙也!陛下须当紧紧抓住这一良机,在刘备进攻夷陵之际,调遣张辽、臧霸等将军,渡江而袭其心腹之地。届时,伪蜀在西则攻取江东之咽喉,而我大魏在东则夺占江东之心腹,而江东之亡必不出旬月之期也!江东一亡,则伪蜀势单力薄矣!我大魏而从汉中、襄阳、柴桑三路发兵狙击伪蜀——伪蜀进退失据,首尾难以兼顾,则必亡无疑!”

他此话一出,连曹休都目露赞赏之色,也拱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