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得一会,萧旦等官员总算追上来了,萧旦显然不是士族出身通六艺的那种人,体力好像不太好。他追上来就赶紧下马去为薛崇训牵马,一面解说作坊的用处以及正在打算干的事。
  薛崇训回头看了一眼问道:“刚才在宴席上说话的那个老工匠呢?”他心说那半百的工匠都干这个多少年了,肯定知道不少工艺,而且不是官场人物没那么多弯弯绕绕,问点东西也简单点。
  萧旦急忙对部下说道:“快去把何老汉叫过来面圣!”
  然后那个老工匠就被人带过来了,薛崇训问:“你叫什么名?”老工匠忙弯腰道:“草民叫何二,别人就叫何老汉,没大名。”薛崇训笑道:“我有一个追随多年的马夫叫庞二,你们都排行老二。”
  他和一个工匠说笑,后面那些准备好了借景抒情在皇帝面前作诗歌功颂德的名士连机会都没有,皇帝没雅兴,他们只得默不作声跟在后头。
  薛崇训此行的打算确实不是为了寻《滕王阁序》一般的风流文章,也没想着制造一些能流传的雅趣,他就真是想着巡察实用技术来的。
  见作坊上有烟,他忽然想起燃料,就问那老工匠何二:“熔铁用的什么燃料?”
  何二不假思索就答道:“用的窑烧木炭,陛下看那边正在砌的窑,就是用来烧木炭的。”
  “没有煤吗?”薛崇训几乎脱口问道,然后才想起曾经看到工部的奏章中有“石炭”这个东西,用字面意思也想得出来就是煤炭,便改口道,“石炭,朕听说地方上在用,难道中央神机署不会用这个东西?”
  何二愣了愣,可能认为皇帝是个门外汉完全不懂这种玩意,便说道:“用石炭不如木炭好。”
  薛崇训正色道:“那是你们没炼过就拿来直接烧。”他情知这种工程不是一个不识字的工匠能布置出来的,便转头看向萧旦,“修一个上下四面封住的方窑,把石炭砸碎了放进去,侧面开孔点火、导火,然后将窑中的石炭点燃,烧个十来天直到不冒气了,把里面炼制过的炭弄出来,就是焦炭,用那东西来试试冶铁大概就是这么个办法,你们琢磨试验一番,成了都有奖赏。”
  关于焦炭薛崇训倒是了解一点,反正是炼钢的重要原料,至于具体怎么搞出来他自己也弄不清楚,知道原理不等于能亲自当工程师。而且他也不可能光为了这么一件事蹲守在这里现场试验,说不定还真没管事的那帮官吏和工匠们内行,属于瞎折腾。所以只好提出这么一个法子,承诺重赏,让别人去琢磨至于能不能就只有天知道了。
  萧旦等官吏的表现倒是让薛崇训很满意,他急忙叫人把旨意记录下来,有个书吏直接趴在地上把背当作书案,另一个就在背上就书写起来。薛崇训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好好干,成功了朕不会亏待你们。”
  “是,臣等谨遵圣旨!”萧旦有些兴奋地抱拳答应着。这是皇帝亲自给的差事,要是干成那是看得见的功劳,比默默无闻在底下干出政绩效果好无数倍,所谓事半功倍。薛崇训身为天子,一高兴随便赏点什么或者升个官,是别的地方能比得上的吗?干好事不一定得好报,关键是要干在看得见的地方。
  薛崇训道:“你们不是一直在琢磨提高大炮耐用的法子么,只要焦煤炼成了,炼出铸炮用的好铁也就有望了。”
  众官无不答应得干脆,就差没拍胸脯了,接着又表忠心决心,不是顾及官员的身份恐怕就要像市井小民一般诅咒发誓。
  薛崇训又跑去作坊里参观,监工和工匠们跪了一地,里面烟灰很大众人都劝他不必进这种地方。薛崇训不是很在意这个,不过他真是有点外行,除了知道技术受时代限制比较落后外,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隔行如隔山,工匠们靠这活吃饭也不是一点技术都没有。




  第六十八章 品性
  众人陪着薛崇训在作坊土窑间溜达了一圈,又在校场上骑马射箭,不知不觉太阳已垂在西山,薛崇训打算今晚就在神机署歇一晚上,按照想好的计划明天再了解修城的技术。他不会这些具体的事,但了解一下也对将要修筑长城要塞的工程决策有好处。
  一行人又策马来到渭河边,薛崇训见夕阳西下,便回顾众官道:“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张九龄的一首诗,念出来与诸位共勉。”
  大伙听罢不假思索就纷纷附和,天子要吟诗当然不能拦着,还得大声叫好。再说是张九龄的诗,张九龄是谁?皇帝的嫡系大臣,现在在内阁里呆着,在官场上的地位算是重量级的人,这样的人写的诗能不好吗,能不大声叫好吗?当然不能光叫好,还得说点有见地的话,所以大伙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然听都没听懂诗是什么,如何能评论?
  薛崇训一时心血来潮,便背诵起张九龄的诗:“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萧旦等一听明白了,这诗定然是张九龄落魄的时候写的,而且还在埋怨那些官场发达的人不知道修炼自己的品德。至于和夕阳西下的景色是没多大关系的,关键是后面半截的抒情。不过在场的人听到这样的诗居然是张九龄写的,多少感觉有点怪异,主要那人现在实在太发达得惹人眼红了,还什么“贵人弃疵贱”,皇帝都背他的诗
  最先开口的定然应该让给神机署令萧旦,武功县令也是不够资格的,人萧旦是中央北衙的官,时不时还能见着天子和朝中大臣。萧旦沉吟片刻便说道:“《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学士昔日未入内阁,便操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之高尚品性,终入内阁效命于陛下,实乃我等之楷模。”
  武功县令接着说道:“治大国如烹小鱼,陛下英明神武,又有张学士等贤才当国,大晋焉有不治?微臣等定以张学士为楷模,不忘内修,代天子治理好地方,让百姓安居乐业”
  刚说到这里,忽闻远处一个声音大喊道:“还俺娘子!”
  众人纷纷侧目,只见河面上飘来一叶木筏,上头站着一个戴笠帽的人,太远了也看不清是何等人,撑一支竹竿正顺流向这边而来。李逵勇反应最快,踢马就带着几名骑士冲到了薛崇训等人的前面挡住。薛崇训身边穿窄袖男装的女人三娘倒没什么反应,这边这么多人,河面上就一个人,确实也没啥好紧张的。
  薛崇训回顾左右:“你们谁抢了人家老婆?讨上门来了。”
  武功县令的神色顿时像要哭出来一样,回头狠狠瞪了一眼自己的幕僚,好像在说:你是怎么办事的?幕僚无辜地说道:“此刁民胆敢惊扰圣驾,拿了再说。”
  那木筏顺流而下,行驶得挺快,没一会儿就靠近了许多,已看得清楚了,原来是个壮实的后生,身穿短衣上身还披着毛皮,腰胯长刀背负长弓,倒像个猎人一样。这地区靠近小太白等山林,农户也多有上山打猎的,瞧他那打扮恐怕不是纯粹的猎户应该就是个农户百姓。
  李逵勇见那后生竟然带着兵器,平时也就罢了,可皇帝在这里,你想谋反吗!别说一个五品无级的百姓,就是朝中大臣面圣也得卸下佩剑,否则说杀就杀了。李逵勇扬起马鞭喊道:“小子,别不知死活,现在回头赶紧走啥事都没有!”
  后生发现了武功县令的幕僚,遥指喊道:“就是他,把俺娘子骗走!俺早知不太对劲,幸好跟了过来。把俺娘子还来,这就走。”
  薛崇训皱眉顺着方向看向后边的一个小官道:“你们在武功县欺男霸女?”
  那县里幕僚扑通一声就跪倒在泥地上,脸唰一下就白了,在官场的传闻里当今天子不仅好色而且杀人如麻,这不微服出行身边还带着几十号精壮汉子,一句话砍了还不是砍了。但县里幕僚到底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见过世面,并没有因为吓了一跳就胡言乱语,马上就说了一句极具水准的话:“卑职万死,都是卑职一个人一时糊涂,私自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
  果然县令的神色也变了一点,从一开始的畏惧到现在竟有一些感动,到底是自家的心腹!
  李逵勇见状对河上汉子喊道:“把兵器扔了,过来说话,今上为你作主。”
  “先把俺媳妇还来!”那汉子不知是脑|抽还是没见识,说着说着还来劲了,竟然从背上取下弓来,又抽了一枝箭羽喊道,“还人!”
  众飞虎团侍卫面面相觑,李逵勇骂了一句,喝道,“敢在陛下面前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