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当时众人在城头上忽然听见一声巨响,瞬息之间就兵败如山倒,除了立刻撤离出城池再也没干别的,哪里有机会去顾及到一个名义上的公主?实际上大部分人压根把她给忘了,没想到提起的却是这个亓特勒。
  暾欲谷看了一眼亓特勒鼻梁上的铁面具,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你都被弄得没脸见人了,还提那茬干嘛!
  这时亓特勒见众人的反应,也猜出阿史那卓可能还陷于城中,便说道:“我去救她。”说罢忽然注意到刚才一言不发的李适之,便不怀好意地冷冷道:“李公子不和我一起去?”
  李适之依然一言不发保持沉默,此时他当然不太想和这家伙斗气,要是接招还真可能下不了台。因为之前的谋划失误没料到突然之事导致兵败,许多突厥大臣都不满,有谁会劝阻他?
  亓特勒嘲|弄地看了一眼李适之,便招呼身边的部落勇士策马而走。暾欲谷怒道:“你回去送|死?你们那些人,把亓特勒给我弄回来!”
  但见亓特勒不听他爷爷的话,暾欲谷等人也没法停留太久,身后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众贵族便带着一部马兵继续向东北而走。
  返身回去的人马想进城确实有点头脑发热,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很快就遭遇了追击上来的唐朝骑兵。亓特勒大喝道:“杀出一条血路!”
  面前一大片身披铠甲的骑兵,一行突厥人真没觉得能杀出什么血路来,又得了暾欲谷方才的话,有一个部下就在身后冷不丁丢出一圈绳子来套进亓特勒的上身一拉就绑住他了,战马反向一奔亓特勒从马上摔了下去。那人喊道:“大伙把他弄回去。”
  亓特勒破口大骂,那人好言道:“您不可一时冲动误了身家性命白白送|死,咱们这也是好意啊。”众人遂绑了亓特勒在马上,重新调转马头没命就跑。
  这时的黑沙城中乱作一团,火光冲天烟雾缭绕,唐军可能要屠城反正换作是突厥人肯定会屠城泄|愤,亓特勒已是伤心欲绝,眼睁睁地看着都城渐行渐远。



  第九十九章 俘虏
  杜暹率军进城时只见各处房屋帐篷火光冲天,恐惧的突厥人蜷缩在四处角落,被乱兵屠戮者不计其数。这时追击突厥败军的骑兵部队也回来了,在事前没有条件布置包抄合围的情形下要在茫茫草原全歼敌军马队显然是十分困难的事,只能见好就收罢。杜暹稍作思考,就下令部将约束部下,并下榜安民。
  屠城这种事儿前线武将干了也就干了,问罪倒不至于,但杜暹觉得这样做无甚益处徒害名声,不如上报到薛崇训幕府,让那帮文人来决定。不过攻占黑沙城之后掠夺财富对当地部落征收重税是不可避免的,就食于敌是唐军将帅喜闻乐见的事儿。这种做法虽是压迫,显然要比杀了人直接抢光要文明得多。
  稍后将领们又带兵围了汗帐及各处规模较大的宅邸,收缴汗帐中的图腾信物旗帜作为战利品,并俘虏了许多贵族和家眷邀功。
  在这些俘虏中,杜暹很快就注意到了长相出众的阿史那卓。突厥人的生活环境不如国内那么暖和安稳,就算是什么王室女眷大臣的妻女也看起来不怎么样,至少在唐人的审美里不够白净,所以阿史那卓在他们中间就显得十分出众了。杜暹询问之后得知原来是突厥公主,心里顿时有了一番计较。
  阿史那卓开口说了一句汉语,又让杜暹大喜过望,原来这公主竟然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当即就点点头:“不错不错。”
  但见这小娘小麦色的肤色活力四射,乌黑的头发和异域风情的迷人眼睛、高鼻子红唇,犹如散养的小马那般有着野性与灵气。杜暹虽平时自喻正人君子,但作为一个士大夫不懂得品评女人显然是不行的。此时他一眼就看出这小娘是极品货色,加上高贵的血统,要是送回去肯定比送一匹千里马来得有价值来而不往非礼也,薛崇训既然送佩剑,杜暹送点战利品回去也无可厚非。
  此时阿史那卓的眼神有点忧郁,沦为阶下囚自然是高兴不起来了,但一个美女无论是高兴还是忧愁都很让人着迷,她的眼睛里仿佛有说不完的忧思情愫。
  阿史那卓冷冷说道:“突厥汗国打了败仗,我们被俘虏,还有什么好说的?”
  杜暹忙好言道:“战争自然无法避免伤亡,但战斗结束之后我已约束部下安民,就算征收一些税赋,我们作为战胜者如此做有什么让人诟病的?我们也没有屠杀无辜子民,所以公主不必因此心怀怨恨。想当初你的父汗袭扰河北,动辄屠城,死伤流离失所者数以十万,而今日我大唐骑兵攻占突厥屠城,并未仇杀,这是一种上国胸襟,你不觉得么?”
  阿史那卓听罢一席话神情有所缓和,加上他对汉人本来就有好感,又特别喜欢李适之,所以此时对眼前的和气儒将倒是没多少厌恶感了。
  杜暹不知道她的心思,又趁机灌输“不良”的东西:“突厥的男人打了败仗丢下女眷就跑,这要换作汉将,回去是要掉脑袋的,只能与城共存亡。”
  阿史那卓无言以对,她确实希望李适之能救她。
  杜暹说了几句,便叫部下好生安顿阿史那卓,不可无礼。待黑沙城的善后有眉目了,他便差一队兵马护送阿史那卓往南走,同时传捷报到薛崇训中军。
  阿史那卓在路上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被带走,其他俘虏没有同行,也觉得有些奇怪,心下生出了一丝不祥之感。
  一行人在中受降城稍作停留补充给养又继续往南走,因获悉薛崇训中军刚刚经过南部沙漠,还未到达三城。又走了两天,总算碰见唐朝军队了,远处只见荒凉的原野上黑压压一片的兵马,旗帜猎猎飞扬好不壮观。本来明光军离开中军后薛崇训身边只剩神策军一军兵马,但见此时的排场肯定不只一万,应该是各地调来的军队陆续汇合了,人马已增至五万以上。
  此时已到黄昏时分大军正在忙着扎营,充当信使的将校等几人带着阿史那卓来到薛崇训的大帐面见薛崇训。捷报传入中军,上下无不欢喜。
  信使先口头说了战胜的消息,书面军报是用密文所写,等文吏翻译出来之后薛崇训才坐在那里细看。这种加密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还是薛崇训设想出来的,不过具体措施是王昌龄等文官幕僚经办。在薛崇训的观念里,先进的军队不仅是组织和装备,还要有信息优势,故而有这么一出。
  他看罢军报又递给旁边的文官,然后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随同进来的阿史那卓,这女子显然不是汉人,怎么会和唐军信使一块儿走进来薛崇训倒还没弄清楚。周围的幕僚将帅也比较好奇,只是不便问出来罢了。这女人没被绑着自己跟着走进来的,不像是俘虏,薛崇训心说难道是唐军在草原上的间谍?
  那信使只顾着说战争胜利的正事儿了,一时竟然也忘了阿史那卓的事。
  这时信使又说:“军中将领欲屠黑沙城报一箭之仇,杜将军以为须得上峰下令,故请王爷定夺。”
  阿史那卓一听愤然,立刻说道:“杜将军不是和我说什么上国胸襟,以德报怨?你们骗我!”
  薛崇训问道:“这妇人是谁?”
  信使恍然道:“突厥公主阿史那卓,被咱们在黑沙城俘虏了,杜将军让以礼相待押解回来。”他们这么带着人跟着进中军大帐,真不像是押解回来的,说罢周围的文武官员一时多少也有些诧异,不少人顿时就明白其中的猫腻了。
  既然是俘虏自然没有发言权,王昌龄呵斥道:“军机之地,什么人都能进来?来人,押下去看着。”
  阿史那卓愤然道:“我不走,你们究竟要把黑沙城的子民怎样?”
  “败军之城,任人鱼肉罢了!”
  薛崇训幕府中有不少少壮幕僚长期受其中“民|族主义”思维的熏染,此时不顾阿史那卓在场就极端地陈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咱们一定要设法不断削减北方草原的人口,避免他们有机会威胁中原。”“突厥人杀我大唐臣民,必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就在这时张九龄淡淡地说:“那片土地上以前有匈奴人,为我心腹之患。匈奴人现今何在?如果突厥人也从草原上消失了,又会有什么部落在那里放牧”
  张九龄的一句话提醒了薛崇训,他一琢磨确实是那么一回事,后来的入主中原的元朝可不是突厥人;辽、金、清又不是蒙古人。就算杀光了草原上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存在那里的人又会想草枯草长一样慢慢兴起。
  天下沧桑,真有千秋万代的鼎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