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刘安终于提出了“两税法”,是一种新的税收方式,有别于现行的“租庸调法”。新税法的要旨便是以土地财产多寡为税收凭据,因触及了高门大户的利益,刚一提出就遭到了许多士大夫的反对。他们自然不会说真正的原因,只引经据典上书言各种害处,“与民争利”是最流行的说法。
  由于反对的人太多,而且正值“秋防”准备时期,陇右、剑南、西域都传来消息吐蕃人频繁出现,太平公主便认为不宜在此时增加国内动荡,薛崇训也赞成了母亲的意思,税法改制便暂时搁置下来。
  两税法是薛崇训早就内定要办的事儿,但这时作出让步是因为他要争取另一件事:吐蕃战争的兵权。
  太平公主舍不得让他到边陲之地去冒险,就说“你连子嗣都没有”,朝廷又不是没有人才可用不必躬亲涉险。时兵部尚书程千里、安西都护杜暹、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都是已经成长起来的一批能征善战的定边人才,就连中书令张说也是文能提笔定国策武能上马平兵戈之辈,完全不需要她的宝贝儿子出国门。
  薛崇训不甘心,又找不到说服母亲的办法,便有些闷闷不乐。
  一日他天黑后才从大明宫回到家里,正准备洗澡睡觉时,李妍儿却在房里磨蹭着不走。薛崇训没啥那方面的心思,便说道:“记得前几日你才说月事要来,这么快就好了?”
  李妍儿委屈地说道:“这不还没来么?”
  薛崇训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忙问她上月的时间,掐指一算都快四十天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妍儿,见她活蹦乱跳的也没什么内|分|泌不调之类的征兆,便瞪眼道:“妍儿该不会是怀上了吧?”
  “怀什么?”李妍儿瞪着大眼睛。
  薛崇训笑道:“大孩子怀上小孩子。”
  李妍儿忙去摸自己的肚子,薛崇训道:“就算有了也只一个多月,摸得到什么?赶紧把宇文姬叫过来给你把脉。”
  他立刻唤来裴娘去叫宇文姬,然后搓着手在地板上来回走了几遍很是期待的样子。在他的想法里自己还不到三十岁,对后代的事儿也不是特别急,不过如果李妍儿怀上了母亲说他没后代这个理由,不是就更容易说服了么?
  只见薛崇训的眼睛里发出光彩来了,野心之火仿佛在熊熊燃烧。他受够了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当有朝一日兵权政权在握羽翼丰满之时,名正言顺也就近在咫尺了。
  过得一会,宇文姬便和裴娘一起进屋来了,她看了薛崇训一眼连礼节也没有,便坐到一张案前,将一块布枕放在案上道:“王妃请坐,我给您诊诊脉就知道了。”
  李妍儿坐到她的对面,伸手撩了一把长袖将手腕露出来放在那布枕上。宇文姬的指尖轻轻放到她的脉搏上,然后就安静下来。薛崇训瞪圆了眼站在旁边屏住呼吸看着她们,期待地等着。
  过了许久,宇文姬放开手腕,露出一个笑容道:“恭喜王妃,真的有喜了!”
  “不会有错吧?”薛崇训按耐住高兴的心情问了一句。
  宇文姬白了他一眼道:“不信我可以叫其他郎中来诊脉。”
  “信,我当然信。”薛崇训喜道,“男的女的?”
  宇文姬道:“就摸一下脉象我怎么男的女的?”
  “你不是神医么?”
  宇文姬:“”
  李妍儿可怜兮兮地问道:“生孩子会很疼吧?”
  “那是十个月后的事儿,你想那么远作甚,现在得好好养着。”薛崇训想了想说道,“把董氏和姚宛派过去照顾你,她们年纪大些比那些小丫头懂事细心,我这里有裴娘一个人就行了,反正我平常只有晚上在家。裴娘,你赶紧去听雨湖给我岳母报喜。”
  裴娘应道:“是。”然后轻快地跑了。
  薛崇训兴奋之余忙着安排事儿,“现在天晚了,我母亲那里只有明日再叫人去禀报。”他倒是第一回遇到这样的事,想起有人说孩子在肚子里会有动静,便在李妍儿面前蹲了下来把耳朵凑上去听。宇文姬见他那心急的样子便笑道:“还早着呢,我明日为王妃开一副安胎的汤药,不用着急。”
  李妍儿问道:“郎君,有声音么?”
  薛崇训摇摇头又对着肚子说道:“你投胎投得好,从娘肚子里出来就是王子啊。”
  过得一会孙氏和程婷都来了,还有一些丫鬟,薛崇训的起居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围着李妍儿把她当宝贝直闹腾到半夜,让她哈欠连天。
  第二天一早晋王府就派人进宫报喜去了,太平公主得知自己要抱孙儿了自然欢喜得很,对李妍儿赞不绝口,当下就派人送了许多名贵药材补品到晋王府。她在承香殿召见了薛崇训之后又想把李妍儿接到宫里去养,但薛崇训觉得大明宫人多复杂好言回绝,太平公主也就作罢。
  这时薛崇训又趁机提起了吐蕃的事:“犬戎(吐蕃)是大唐心腹之患,我们只是用军镇兵防守不是办法,请母亲准许儿臣带兵增援河陇,趁其秋高出兵之时击之,削弱犬戎主力之后伺机进取,方可成就母亲大人四海宾服之志。”
  坐在上位的太平公主很不情愿地说道:“不久之后剑南、河陇、西域,甚至北庭、幽州都可能有事,你要亲自带兵也只能顾得一个地方,还不如都让边将们设防,你已贵为亲王何苦和他们争功?”
  薛崇训忙抱拳道:“其他地方都是小打小闹最多让四夷抢劫一点东西,唯有河陇和西域的威胁最大。而西域有杜暹坐镇,又有北庭张节度使为援,犬戎不下血本暂时是奈何不了的。唯有河陇之地水草肥美,既是天然的马场又是粮仓,犬戎与大唐在此争夺不下数十次,当此秋季开战的大好季节,犬戎主力定然要突破积石山向东扩张图谋此地。大唐不能坐等防守,应调集大军与之周旋并伺机进取母亲能完全放心交此兵权的人,除了儿臣还有谁?”
  太平公主听到这里笑了,正如薛崇训所言,真要集中精锐把兵权交到一个人的手里,那样的力量除了平边还可以用来威逼长安。如果得到兵权的人来一个“清君侧”,那样的事真不是好玩的。她的笑是感觉到薛崇训和自己之间的相互信任,比什么都要让人开心。
  但是她收住笑容之后又轻轻摇头:“西北边患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欲速则不达。何况秋高之际正是蛮夷马兵得意之时,你选这种时候与它周旋不是扬短避长么?”
  薛崇训道:“正是秋季犬戎出兵之时,我军才可就近与之决战,否则他们遁入高原,我纵使拥兵百万也难寻其主力踪迹,只有不断消耗吐蕃的实力才是保得边疆安宁之道啊。”
  太平公主皱眉沉吟许久,因薛崇训这些日子一来就说这事儿,她阻拦了多次也不见效,便问道:“你是铁了心想到西北带兵?”
  薛崇训一本正经道:“母亲大人当政,儿臣只有辅佐您成就前所未有的文治武功,后世天下人才不会骂咱们误国。您的美名也会史载千秋,供万世敬仰!犬戎占据西面半壁一直以来牵制了我大唐数十万兵力,消耗近半的国力,不灭之难以成就不世伟业,请母亲明断!”
  一番话让太平公主王|霸之气又上来了,母子俩一个野心勃勃一个霸气凌然。太平公主的身体也坐正了一些,目光平视前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远的事儿。
  沉默了许久,太平公主突然没头没脑地说道:“知子莫若母,你心里想什么我很明白。”
  薛崇训顿时怔了怔,这时太平又道:“但只要是你想要的,我不会拦着你连你都不信,我还能信谁?”




  第六十章 醉了
  六月唐廷颁第二次《举猛士诏》,除关中征募壮丁之外还令中书令张说和兵部尚书程千里分赴河南河北选拔勇士,专门招募身强力壮弓马娴熟的壮士编入征西军,招得壮士约八千人,与薛崇训的神策军合编一军,组成了一支一万二千人的精锐部队。太平公主又授以薛崇训逻些道行军大总管,并持节朔方、河西、陇右、剑南诸军事,治下所控兵力三十余万,掌握了唐廷分驻万里江山一半以上精锐部队的调兵权。晋王一时拥兵甚众剑指吐蕃,朝野哗然。
  薛崇训又点名张五郎、殷辞、杨思勖为副将,“二龄”王昌龄张九龄为首组成幕府集团,虽然这些人在唐朝不是顶尖的军事人才,但好处是都和他一条心,免去了很多非战术性的问题。
  出征前夕太平公主在麟德殿大宴群臣,宴席上命人抬进来一副盔甲,对薛崇训说道:“这幅百炼甲是二百工匠日夜打造而成,每一片护甲都是用精铁千锤百炼而成,刀枪不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