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该他们倒霉。薛崇训对众将说道:“咱们去征点军粮。”饿得半死不活的人们听罢又看见了希望。
  军队爬上一个山坡,俯视下面的村庄,日月溪之旁还有人在洗衣服,忽然发现一群衣衫褴褛手执兵器的人,以为是盗贼,顿时惊惶失措地奔跑起来。薛崇训静静地看了片刻,说道:“上衣下裤,帽子好像是鲜卑帽,这是个吐谷浑人的村庄。”
  因为马上有吃的了,大伙儿的心情都好了些,有人不忘附和道:“郡王好见识!”
  “围了!”
  一声令下,一个队正带着部队冲下山去,在村庄四面布兵张弓搭箭。薛崇训为防万一,让主力占据高地并未下山,只在上面列阵以待。然后自己又带了一队人下山去看情况。
  村里的建筑多是土筑草顶,大约只有二三十户,在这边陲之地,算是不小的村落了。很快有些猎户拿着弓箭出来了,躲在围栏后面往外瞧。
  薛崇训大喊道:“有会说汉话的吗?为防流血,出来谈谈!”
  过了许久,一个长胡子带圆帽的老头儿和两个年轻人走了出来,那老头儿喊道:“不要放箭,老夫来和谈。”
  在历史上,鲜卑人和汉人交往密切,汉化也很严重,会说汉话的不在少数。况且八世纪的东方世界,汉人王朝便是中心,汉话相当于通用语言,就如今天的英语一样,随便走在哪里总有些人会“鼓捣摸你”几句。
  老头儿等三人小心翼翼地走到薛崇训这边,回顾左右,见到众军穿的衣服和带的兵器,已然猜到是唐人,而且刚才他们还说纯粹的汉话。
  “天兵驾到边陲小地,我等受宠若惊,不知有何事可以为贵军效劳?”
  薛崇训道:“我们军粮损耗殆尽,欲征些粮草,老丈帮忙筹措筹措,我军定不犯秋毫。”
  老头儿道:“天兵驾到,我等礼应以牛羊劳军,但不知需军粮几何?”
  “你们这儿,二三十户人家是有的,一户征一百斤粮草便是。”
  老头脸色大变,忙道:“将军请看,我们这穷困村落,百业凋敝,实在囊肿羞涩”
  薛崇训神色一冷:“无论是腌肉还是粮食,一户人家连一百斤存粮也没有?休得罗嗦,如是野蛮之族,会和你讨价还价?”
  老头道:“边民活路困苦,勉强能半饥半饱,请将军明察。”
  薛崇训很没耐心地指着一个胖子道:“你看我的兄弟都饿得面黄肌肉了,你不交粮试试。”
  老头无语地看了一眼那胖子,脸色难看道:“两三千斤粮食交不出会怎么样?”
  薛崇训扬了扬手里的横刀刀鞘,狠狠地说:“咱们饥肠辘辘,手里还有兵器,您说是等着饿死还是怎么着?想想会如何。”
  老头愕然道:“容我回去和村民们商量一番再作答复如何?”
  薛崇训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道:“一炷香时间给个答复,一炷香之后没有结果,咱们便自己动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实没啥好商量的,很快那些村民就认了,从家里搬了好些腌肉、粟米、松子等吃食出来。饿得发昏的唐军当即便分发食物就地烧烤大吃大喝起来。
  吃完一顿,大伙来了精神,又“征”了他们两匹骡子,粮食、砍柴刀、箭矢等东西,等于是逼迫洗劫了一通,这才准备满意而去。
  但这时有个校尉进言道:“陇右这边的吐谷浑人早已成为吐蕃的附庸,如果留他们活口,待吐蕃兵一到,咱们的行踪全被他们说清楚了。不如”
  薛崇训寻思了片刻道:“屠村也没用,吐蕃人来了一看,不是咱们干的是谁干的?反正是躲不了,何苦坏了咱们唐军的名声?算了,启程!”




  第七章 异象
  从赤岭出发到现在,大伙已有两天两夜没有认真休息,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沉重的步伐,行军速度愈发缓慢。
  薛崇训一面听着山林间不知名的鸟雀的聒噪,一面用昏昏沉沉的脑子思索对策,他想了许久便对身边的将领说道:“没帐篷没被子,晚上停下来扎营非得冻生病不可。中午咱们便扎营,白天休息、晚上行军。”
  这青藏高原原理海岸,昼夜温差非常大,白天太阳一晒暖洋洋的还很燥热,可一到太阳下山,能冻得人发抖。
  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下行军和扎营的安排。吐蕃的追兵也是人,不可能连续不停地追赶,也要休息的,所以大家都觉得休息半天反而能提高行军速度。只是路线上选择需的有点讲究。这两天他们一直沿着水源日月溪而行,现在为了隐蔽行踪,他们打算改变方向。
  日月溪在此段路是向南而流,约百里地之后会转向东面,流经大唐境内。薛崇训与众将商议,决定离开水源方向,折向东南。这样日月溪的河岸线和行军路线就能组成一个山角形,两三天之后军队又能与河流“汇合”。
  计议定,大伙向东南方向走了半日,等日到中天时,薛崇训遂下令停止行军,派人伐木扎营。早上在那个吐谷浑村庄抢劫的柴刀等物倒是派上了用场,砍树还得斧子柴刀比较麻利,横刀是砍人的,用来砍树实在费力。
  安排了岗哨轮流,大多数人倒地便睡。薛崇训一坐下来,困意也是顿时犯上来,眼皮打架,很快就睡着了,没想到这硬邦邦的地上也能睡得如此舒服,比大明宫的绫罗大床还爽呢。
  薛崇训睡得特别死,一觉醒来,周围已是黑漆漆的,呼噜声仍然此起彼伏。他这才想起自己正在逃亡的路上,将士们的呼噜声听起来非常动听,叫人安心,至少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是一个人,还有一帮难兄难弟。
  旁边的一个军士见薛崇训坐起来,便说道:“太阳刚下山,要传令兄弟们起来了么?”
  气温果然明显比白天低了些,不过温暖的地气还未散去,并不算冷。薛崇训便说道:“再等一会儿,便叫大伙起来吃点东西继续赶路。”
  其他将帅也醒了两三个,纷纷坐到薛崇训身边来闲聊。还有个胡须花白的老兵也凑了上来,薛崇训道:“多睡会儿,难得休息一阵。”
  老兵道:“年纪大,瞌睡就少。”
  薛崇训看了他一眼,顿时想起了这个老头子就是在石城堡下说他在这边上过蕃的老兵,老头命大,现在还活着。于是薛崇训不由得就多和他闲聊了几句:“呆会天冷了便赶路,活动起来正好御寒。”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军士飞奔而来,慌慌张张地说道:“禀报郡王,东南面发现一股人马,天太黑他们没打火把,不辩敌我。距离半里地。”
  “估摸有多少人?”薛崇训吃了一惊。
  来人道:“展开的地方不大,应该不会超过一千人。”
  薛崇训皱眉沉吟:“怎地出现在咱们的前方?”
  一个将领道:“这地方是吐谷浑人的地盘,估计是吐谷浑人。”
  薛崇训抬头对那人说道:“传令斥候队,继续查探,把人数搞清楚!”
  “传令,整军备战!”
  营地里一阵吆喝声和嘈杂,众军从睡梦中醒来,慌忙之中排列队形,有的要点火把,但被将领制止了。
  “娘|的,斥候队搞什么,这么近才发现别人?”
  “他们摸黑来的,又在前边,半里地发现算不错了。”
  
  现在才仓促逃跑,估计会跑得七零八落,溃败在所难免,好在很快斥候队便报敌军人数不多。薛崇训回顾众军,盔甲全无,长兵器都没有,战斗力定然大不如前;但对方多半是吐谷浑人,这帮亡国奴战力比吐蕃还不如,薛崇训沉思片刻,便下定了干一架的决心。
  吐谷浑原本世居青藏高原,靠近陇右地区,是夹在大唐和吐蕃之间的一个小国,以鲜卑族人为主,一开始依附唐朝,同时唐朝也利用他们作为抵挡吐蕃势力的桥头堡。但唐军和吐蕃作战不利,导致吐谷浑被吐蕃吞并,其族人一部分内迁到唐朝境内,一部分留在青海成了吐蕃的附庸。
  战争便是如此,胜仗越打敌人越少,一旦不利就越打越多,吐谷浑人本来已被唐人征服,结果又成了敌人。
  薛崇训带的虽然是残兵,装备零落,但纪律和训练依然严谨,唐人能控制如此多周边异族,靠的就是能战的唐军府兵。不出一会,剩下的五六百人便以各队正为核心列成了战斗序列,严阵以待。
  “让敌人尝尝咱们唐军的厉害!”薛崇训挥起横刀大喊道。
  众军气魄雄浑地大呼起来,呼声在山林间回响,临战前的呐喊让士气高涨。
  不料这时却见营地外的人纷纷惊叫着从营门口狂奔进来。薛崇训一看十分纳闷,唐军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