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坦克战 冯·梅林津 [德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堡垒”战役彻底地失败了。俄军要比德军的损失大,这是事实,但这场战斗从战术上看还难分高低。第4坦克集团军俘获俄军32000人,缴获或击毁敌坦克2000余辆,火炮近2000门。我们这些装备极好的装甲师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俄军却在英美的援助下,很快就弥补了巨大的损失。 ' 注:科涅夫元帅后来描述说,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国坦克兵这只天鹅临终时的美妙歌声。” '
  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而终告失败,战略上的主动权由此转入俄军之手。
  “堡垒”战役中的坦克战术
  战争头3年中使用的轻、中型坦克当时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然而,俄军的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厉害,俄军坦克的重量和威力都提高了。我们在战争开始时使用的一些型号的坦克已过时了。重型和超重型坦克运到了前线,坦克战术必然要随之变化。坦克兵指挥官十分重视车辆的发展,因为他们必须使他们的战术适应于新型的技术兵器。
  德军在一九四一年采用的同坦克作斗争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因为俄军已开始大量集中使用坦克。这时单独地使用一门或数门反坦克炮,很快就会被对方发现而被击毁。因此德军采用了一种群炮打坦克的新方法,叫做“反坦克阵”,办法是编成一些火炮组,每组约10门反坦克火炮,统一由一人指挥。他负责把火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若干反坦克火炮组编成一个火炮群,各火炮组作纵深配置,分布整个防御地域,力求以侧射火力消灭进攻的坦克。射击纪律至关紧要,如果过早地开火,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俄国人模仿了这种战术,从“堡垒”战役的过程看,他们早就成了使用这种战术的能手。俄军还用地雷场和反坦克壕沟来加强这种“反坦克阵”,而且在雷带之间还布有散雷。俄军布雷的速度是相当可观的,他们两三昼夜就可以布设3万多枚地雷。在德军一个军的行动地带内,一天之内常常要排除4万枚地雷。我们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实施进攻时,虽然突入纵深只有12英里,但却完全处在地雷场的包围之中,到处都得对付“反坦克阵”。值得注意的是,俄军的伪装是搞得很巧妙的。如果没有一辆坦克被炸坏或者不是俄军的反坦克炮开了火,简直就发现不了他们的地雷场和“反坦克阵”。
  那么,德军坦克又怎么能够在俄军的对坦克防御中打通一条道路呢?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究竟采取什么方法,这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作战的兵力而定。“堡垒”战役能够取得一些战果,是由于准备工作十分周密,地空部队的协同组织得好。在“堡垒”战役中德军坦克部队成“楔”形队形行动。这种队形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楔”的顶部是重坦克,“虎”型坦克对付俄军纵深配置地对坦克防御是很得力的。“虎”型坦克的88毫米炮优于俄式各型坦克的火炮,但是,据我所知,“豹”式坦克还处在发展期,是不成熟的。我们的T…IV坦克对突破俄军纵深配置的反坦克防御还没有把握。我们所以能占领许多俄军阵地,是由于我们能够很好地配合使用所有的重武器。
  “堡垒”战役和其他一些战役都能证明,进攻的坦克如能集中火力,而且指挥得当,就能压制反坦克防御的火力。这样的理论付诸实施,就引起了坦克队形和战术的变化。坦克的“楔”形队形被“钟”形队形所代替。“钟”形队形.就是超重型坦克在中央,中型坦克在左右侧后成八字形,轻型坦克在重坦克后边,随时准备实施追击。这种队形对压制反坦克的宽正面火力是最为有效的。坦克指挥官,同所有重武器的观察员一起,在“钟”形队形内紧随先头的中型坦克行进。他利用无线电台与战斗轰炸机和支援地面部队的其它飞机进行联系。乘坐装甲输送车的工程兵在“钟”形队形中先头坦克之后跟进,随时准备在地雷场开辟通路。编成这种队形实施进攻,如能组织好各兵种的密切协同,一般都能获得成功。
  夜间进攻是经常带有某些恐怖感的。为能在夜间突破纵深梯次配置的对坦克防御,采取了其它一些办法。夜间要选择便于坦克行动的地形,天候条件要好,最好是月夜。进攻部队的指挥官应在白天勘察地形。由于我们的坦克上没有适用的罗盘,夜间应沿易于辨别的公路或乡间土路行进。即使在夜间进攻,“钟”形队形也是适用的。前进时的队形要稍密集一些,坦克的间隔也要缩小。夜暗对防御的火炮影响很大,经周密准备的夜间进攻,一般也不会遭受很大损失。当然,在夜间条件下,需要有训练有素的军官和熟练的坦克驾驶员。
  坦克成功地对付纵深梯次配置的反坦克防御,要作到以下几点: ' 注:这几点适用于一九四三年的条件。总的来说,后来也适用,只是有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例如,新型坦克已不需停下来射击。 '
  (1)利用一切可能进行空中和地面侦察。
  (2)进攻的坦克部队应尽量多编一些超重坦克,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上。
  (3)火力的集中要迅速而有效,坦克除进行射击外,一般不得停顿。
  (4)支援进攻的所有重武器的观察员都要坦克跟进,坦克指挥官和空军之间要保持无线电联络。
  (5)乘坐装甲输送车的工程兵必须尾随坦克跟进。
  (6)轻型坦克应随时准备发展战果。
  (7)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应利用专门的装甲车辆为坦克补给油料和弹药。这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有很多的经验。
  (8)坦克应配有烟幕罐,以迷盲敌人反坦克武器的射手。分队和部队指挥官还要有彩色发烟信号弹,以便于指示目标。
  (9)夜间进攻时,坦克要配有测向器材。
  俄军对轰炸的反应
  经验表明,俄军的士兵有一种惊人的经受猛烈炮击和轰炸的能力,俄军指挥部在受到炮兵和航空兵的轰击而遭受惨重损失时,竟然能够无动于衷地坚持执行其预定计划。俄军对即使是非常猛烈的轰击也没有什么反应,这一点当然不是在“堡垒”战役中才表露出来的。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促使他这样作,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多数俄军士兵的禁欲主义以及他们对事物反应的呆笨,使他们对于损失麻木不仁。俄军士兵对他们自己的生命并不比对同志的生命更珍惜。他们可以泰然自若地踏过战友们的尸体甚至连眼也不眨一下,顽强地继续进攻,或坚守上级令他们防守的阵地。再艰苦对他们也不会产生影响,甚至是对此毫不在乎,不管是炸弹还是炮弹的爆炸都对他们不起作用。
  俄国的士兵在性格上比较柔顺,但是,他们训练有素,可以一丝不苟、毫不迟疑地去执行命令。俄军中有铁一般的纪律,指挥官和政委们所给予的惩罚是很严峻的。无条件执行命令是他们军队制度的特征。
  据我所知,在这次大战中士兵们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热忱。然而,可以预料,将来打仗,俄国士兵在他们对“主义”信仰的驱使之下,还会去执行最无意义、最愚蠢的命令。俄军对炮轰无动于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这一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明显表露出来了。考兰科特在描述1812年博罗季诺之战时也提到了这一点。他描写俄国人如何“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坚定不移”,并且提到:“俄军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尽管队伍被炮火打乱,仍旧能够不断地收拢部队坚持下去。”他接着写道,“使人非常迷惑不解的是,俄军对夺得的碉堡和阵地竟能如此地死守不放,最后我们只抓了寥寥无几的俘虏。”最后,他引拿破仑的话说,“这些俄国人宁愿去死,也不愿忍辱求生,这使我们毫无办法。”
  关于俄军指挥官的情况,可以归纳这样几点:
  (1)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他们都坚决而严格地执行命令或预先定下的决心。他们不管情况有什么变化,也不管敌方有什么反应,更不管己方部队的损失,一成不变地执行命令。当然,这种作法是有严重缺陷的,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好处。
  (2)他们拥有几乎是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去弥补伤亡。俄军能经得起重大损失,因此对于损失是毫不在意的。
  在计划作战行动时,对俄军的反应加以考虑是很必要的、战术上的时间计算,战果的估计以及使用武器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这个因素。然而,必须指出,有的时候,战斗坚强的俄军在不很厉害的炮火之下却惊慌失措起来或表现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