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传统与变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亦于296 年发难造反,至于异族的大举入侵则发生在304 年匈奴人造反之后。
从304年到309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许多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历史学家称之为“十六国”时期。匈奴人于316 年攻陷洛阳后建立了赵国,亦称“前赵”,以区别于“赵”将石勒于329 年所建立的“后赵”。石勒试图建立一种更为严格的部落统治,因而对待汉人十分残暴,于是国人最终在349 年发动起义诛杀了石勒的继任者。
同时,一名汉族将军在甘肃建立了前凉,鲜卑族在今北京地区建立了前燕,而氐族首领符坚则于370 年在旧都长安建立了前秦。前秦于370 年灭掉前燕之后暂时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384 年一位氐族大将在长安发动政变灭掉了前秦,建立了后秦,紧接着鲜卑人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后燕,在山西建立了西燕,而氐族人则在甘肃建立了后凉,在西部边疆建立了西秦。这几个王朝大都是昙花一现,后来继起的6 个“王朝”也是如此。
北魏
最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府并统一了华北地区。拓跋氏在匈奴南下时迁到了山西北部,于386 年建立了魏国(北魏),并打败北方草原上新崛起的几个游牧民族。公元439 年,北魏在灭掉了其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后,统一了北方地区。
北魏占领了人烟稠密的华北平原农业区后,这个胡人政权内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正如曾经统一华北的前秦一样,北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半汉化的国家,而现在文化同化的进程更是加快了步伐。农田并没有分给拓跋氏贵族,而是按照汉人政权的传统方式分配给了农民。至于拓跋氏贵族自己则等于降到了一介武夫的地位。5 世纪晚期,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北魏统治者开始有意识地推行汉化政策。从493 年到494 年,魏孝文帝将国都从山西大同迁到了曾为东汉和西晋首都的洛阳,与此同时他还规定汉语为惟一的宫方语言,命令拓跋氏贵族采用汉人的服装、风俗、姓名并鼓励他们与当地汉人通婚。
这种全盘汉化的政策在524 年终于引发了一部分氐族军队的造反。从此北魏政权逐渐为国中几大家族所把持。从534 年到535 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皇帝只不过是手下权臣的傀儡罢了。后来这些权臣干脆篡位自立,分别于550 年和557 年建立了北齐和北周。北周建都长安,以渭河流域为根据地,于557 年灭掉北齐后乃成为北方第一号军事强国。
四、隋唐
大一统隋帝国的建立
581 年,有鲜卑族血统的北周大将杨坚篡位建立了隋朝。这时,少数民族已基本溶入华北地区,所谓“华夷之辨”不过是理论上的区别罢了。这位混血儿将军在589 年灭掉陈国后又一次统一了全国,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隋与800 年前的秦朝很是相似。开国之君重新统一了全国,但传到继任者手中时又失去了江山。隋朝皇帝和秦始皇、秦二世一样野心勃勃和急功近利,这就超过了归顺不久之臣民的承受力和忠诚度。隋场帝(604一618 年在位)即是如此。不过,在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下,中国又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帝国时期。大一统的政权在中国重新建立起来,长城重新得到修缮,政府开凿了大运河(这为后来几百年间的繁华提供了可能); 建造了宏伟的宫室,中华帝国终于得以重振雄风。此时,胜利的指针再次指向了中原。胡人政权好比“阴”,为中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建功立业的热情,而这最终又导致了“阳”― 中原大帝国的重新崛起。中国重新控制了越南北部地区,并发动了对南越和台湾的远征。在北方,突厥(即后世之土耳其)推翻了氐族首领的统治后,于581 年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归顺了中国,而隋朝在609年更又征服了藏北的吐谷浑。
不过,隋炀帝一再发动征伐并大耗民力修建运河、长城和宫室使自己失去了民心。612 年场帝东征高句丽失败后,朝廷的声誉大受打击,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炀帝被迫草草收兵结束了他的东征。615 年炀帝大败于以前一直归顺的东突厥,这时帝国开始四分五裂。炀帝匆匆逃往江南后,于618 年为手下的臣子所弑,隋朝乃告灭亡。
 
唐:世界性的大帝国
在隋亡以后的群雄逐鹿中,李世民成为最后的赢家。他身上具有晋北胡人的血统,极具雄才大略。他于617 年攻陷长安,次年建立了唐朝,立其父李渊为皇帝。李世民除掉他的兄弟后,李渊退位,他登基称制一直到649 年去世。李世民的庙号为唐太宗,他在位的23 年(626一649 年)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期。唐和汉朝一样,被认为是中华帝国的黄金时代。
630 年唐太宗征服了东突厥,之后又在639 一一640 年、647 一648 年发动一了几次大规模的战争,从西突厥手中夺回了塔里木盆地。在这场战役中他得到了回鹘部落的帮助,后者亦从此脱离了西突厥帝国,成为唐朝的忠实盟友和它在中亚地区的主要军事支柱。渐渐地,帕米尔以西奥克苏(Oxus )流域诸国也纷纷归顺了唐朝。657 年,西突厥帝国终于土崩瓦解,在唐朝的压力下,突厥各部被迫南迁印度或西迁西亚及欧洲等地区。西藏吐蕃各部于607 年统一后也归顺了唐朝,唐朝在西藏派驻使节,唐朝的军队中专门有吐蕃人的队伍。后唐军深入今印度北部地区,平定了那里的叛乱,还在648年把一名印度的邦主俘回了长安。这是近代以前中印两国惟一的一次交锋,这说明两大民族间的地理障碍是多么不利于两者的交往。唐太宗曾两征高句丽,都遭到了失败,但他的继任者唐高宗(649一683 年在位)在朝鲜东南部新罗国的帮助下击溃了高句丽以及百济和日本的联军。于是新罗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全部朝鲜半岛。
唐朝的势力范围,北起南西伯利亚,南至东南亚,西达西藏、中亚及里海一带,在本土之外还设置了6 大都护府控制着周围的附庸国,如塔里木盆地的安西、朝鲜半岛的安东、安南(即越南的中文名称“Annam ”一词的来源)等地均设置了都护府。此外尚有日本、南亚、东南亚乃至西亚的一些国家,亦遣使进贡。这样,从中国人的视角看,唐朝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唐朝和汉朝一样也几乎断送在女主之手。武则天在高宗在位晚期控制了朝政,高宗死后她通过傀儡皇帝又统治了一个时期,最终于690 年自称皇帝(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易国号为周。由于她是一名篡位者,而且又是一个女人,因此一直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抨击,但实际上她是一名强有力的统治者,并且大大完善了科举制度。武则天80 岁时,臣下于705 年发动宫廷政变恢复了唐朝。几年后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2 一756 年在位)登基执政,从而开创了唐朝的第二个高峰期。
这时唐朝的人口、国力已超过贞观时期,但同时也出现了若干衰退的迹象。财政问题缠夹不清,异族入侵又占了上风。747 年,高丽人高仙芝率部越过帕米尔和印度库什地区,试图打通西藏与阿拉伯地区,但于751 年在费尔于纳(Ferghana )以北的塔拉斯(Talas )地区被阿拉伯人击溃,其后没有几年玄宗的统治就在安史之乱中结束了。唐军在胡兵的帮助下平定了这场叛乱,此后唐朝又维持了大约一个半世纪的光景,但已无复当年的盛况与锐气了。
五、中央集权的复兴
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中国在6 世纪通过武力得到统一,又在7 世纪时征服了一个遥远的帝国,这些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究其实则是稳定的中央集权统治得到了重建。几百年来的南北朝对峙和五胡16 国的混战,已使集权统治变得似乎遥不可及。况且,佛教东传又给经济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僧人们往往拥有大量田产,与豪门士族一道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从而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北魏、隋、唐最大的成就便是摸索出一套经济制度从而克服了以上弊端。
北魏在5 世纪时开始尝试解决导致汉朝覆火的一些根本症结。在某种程度上北魏采用了王莽的土地国有政策。由于土地税较轻而个人担负的徭役过重,因此政府为求发展,就必须控制尽可能多的纳税农民并尽量减少豪门巨族所控制的服役人数485 年北魏实行了一种“均田”制度,规定每个成年劳动力都可分到一定面积的土地,其中只有少量桑田可以永久保留,其余土地在农民超过年龄期限或者死后要交还国家。尽管均田制并非针对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