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宇好悬没笑喷了,媒婆果然是虎子这厮,于是赶紧上前弯下腰把他拉了起来,嘴里调侃道:“我说虎子,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儿,虽然你刚才这个大劈叉确实不错,但是万一要是扯着蛋了你小子还不得哭死?”
“呸呸呸,就当你啥也没说啊,真是的,这话太不吉利了。他娘的都怨昨晚放烟花兴奋了觉没睡好,要不劈个大叉虎爷我还不跟玩儿似的?”
周宇没鸟他在那儿自吹自擂,反正刚才那一下扯没扯着蛋他自己知道。
欢庆的队伍继续沿着村道向前表演着,看热闹的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大伙儿观看,表演队伍来到了开阔的场院里表演起来。
去年是个丰收年,大伙儿的家底厚实了不少,再加上表演的也确实精彩,所以村里的男女老少是越看越爱看,最后有几个实在是太兴奋了,干脆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些小鞭大地红过来放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舞得更加欢实,看得更加过瘾。
在场院表演了一段时间后队伍还真就来到了周定国家的院门口。
这时候在前面戴着大胡子指挥的张会计大声冲着正在大门口看热闹的周定国喊道:“二哥,去年咱家的二狗子是大展宏图,带领着乡亲们发家致富,今儿个大伙儿就过来跳一段儿扭一场乐呵乐呵,希望今年二狗子今年再创伟业,更上一层楼,我们大伙儿也好跟着喝口肉汤。”
说完后又对着身后的表演队伍大声说道:“乡亲们,咱们今天高兴啊,都给我尽情地舞动起来,咱今天就是一个乐呵。”
这时候周定国接过王桂兰递过来的一个布袋子,豪气冲天地说道:“老张,你个老小子别和我整幺蛾子,我们家吃肉了大伙儿就都能吃上肉。咱也别等以后了,今儿个就让大伙儿吃。我这里有三万块钱,你们今儿个哪里也不许去,就在村里挨家挨户的转悠让大伙儿都乐呵起来……”
“呱呱呱……”大伙儿都沸腾了使劲儿地拍着巴掌,老周家就是牛啊,三万块钱包场子,今儿个可是能看个够了。
…………
热热闹闹地过完了大年初一,周宇晚上拉着虎子和八叔等人回到了凤凰山上,把饿得嗷嗷叫的动物们统统喂了一遍,食物中加足了好东西,也算是让它们过个年。
初二上午周宇穿得立正儿地带着很多礼物去了青青家,得到了青青一家人的热情款待。在青青家住了一宿后初三这天就把青青带回了自己家。
看到青青来了,王桂兰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一天到晚地变着法儿地给她做好吃的,弄得青青经常搂着她的胳膊直说自己这两天都变胖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这一天,周家村家家户户都自己做元宵,北方在过正月十五一般都是吃元宵,而南方则一般是吃汤圆。
元宵很好做,粘粘的糯米面里面包裹着芝麻花生或是豆沙等馅料,吃起来糯糯的香香的甜甜的,有的人家不嫌腻还把元宵用豆油炸着吃,炸出来的元宵表面金灿灿的,外脆里糯,那味道就更是香甜可口了。
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外,自然就是挂灯笼了,这时候家家户户窗前屋后和院子里都挂着大红灯笼,处处都透着喜庆。同时正月十五这一天周宇又拿出三万块钱,让村里的高跷队和秧歌队又给大伙儿表演了一天,乡亲们自然是喜出望外。
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差不多就过完了。俗话说“春打六九头”过了正月十五已经是七九的第五天了,“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眼看着过了二月二土地就要解冻,天气就要暖和起来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新打算,展宏
时间慢慢地流淌,不知不觉中周家村迎来了二月二。
二月二在北方可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俗语里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传说古时候大地久旱不雨,玉皇大帝便命令东海小白龙前去播雨。小白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于是有个小伙子就到了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倒进河里搅浑河水。小白龙无奈便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最后小白龙被击败,只好行云播雨。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其实所谓的“龙抬头”指的是春天悄悄来临,经过冬眠的百虫开始苏醒。
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这么重要的日子自然会传下不少的习俗,比如整个正月里是不能烧干锅,也就是说不能烙锅盔、不能摊煎饼。只有到了二月二这一天才能烙两个大锅盔来补天补地。
而且正月里这段时间不能剃头,也是在二月二这一天龙抬头的日子里面剃了头才祥瑞,此后一年中才会消灾销难,平平安安。
周家村这边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习俗,二月二早上起来后,女主人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几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意思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由已经开春。凤凰山上的气温更高了,足有十四五度。这时候刘大厨也在家和女儿一家子过了一个美满的春节。所以过完了正月十五刘大厨便心情舒畅地回来继续做专职厨师。
二月二一大早,刘大厨就用苞米面和白面和在一起摊了一大摞煎饼,然后炒了一盘豆芽一盘土豆丝,最后还用发芽葱摊了一大碟子鸡蛋。
脆嫩的鲜豆芽,里面点缀着几片翠绿的韭菜叶;切的粗细均匀白晶晶地土豆丝,里面参杂着尖椒丝;油沫沫金灿灿的摊鸡蛋,里面镶嵌着嫩绿的发芽葱。把这些卷饼菜放到一张摊的极薄的煎饼里一卷,然后送进嘴里。带来的是口舌肠胃地无比舒坦和享受。
周宇吃了三张大煎饼,至于周虎则一下子就干进去五张,哥俩吃完后揉着肚子直哼哼。
吃完早饭后,由于懒得去镇里,哥俩在小溪边洗了头,然后让刘大厨用推子把头剃了。周宇依旧是毛寸,至于周虎也打算重新做人。把以前的小锅盖给剃了,也换成了毛寸,这形象一下子就由打手变成了有为青年。
看着周虎的模样,刘大厨欣慰地直点头,笑着说道:“三驴子啊,你看看你现在这头型多好?不像以前那锅盖头。每次我看到那小锅盖都想踢你几脚。”
“嘿嘿,大姑父啊,你这可是老脑筋了,这留着啥头型和为人咋样一点关系都没有啊,说实话我这也就是怕小小他父母看着不顺眼才把头剪了。要不我都想把小锅盖给染成红色的呢,那样看着多牛逼?”
“哎呀你个混蛋玩意。真要是那样的话你这脑袋和那山鸡屁股有啥区别?”刘大厨瞪着眼睛说道。
周宇听了在旁边嘎嘎直笑,虎子不在意地撅了一下嘴不忿地说道:“切,你们俩都是老脑筋,根本就不懂得啥叫另类美。”
“另类美?啊,另类美就是把你整的人不人山鸡不山鸡的?我还真就长了见识了。”刘大厨毫不让步,继续埋汰这周虎。
周虎一看这是秀才遇到兵了,虽然自己一直都是兵,但是这回遇到更狠的兵了,自己反倒成了秀才,心里直叹世风日下,连大姑父这么老实的人都变的狡猾了。
三人谈笑了一会儿就坐在大树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闲聊着。
由于天气变暖气温高升,凤凰山上比冬天的时候更加漂亮更加靓丽,更加充满了生机。除了草青树绿山花烂漫外,昨天爷三个竟然发现之前撒下的那些野菊花种子不知道啥时候已经大量的开花了。哎呦那个花朵开得那叫一个漂亮啊,不但个头大,而且颜色各异五彩缤纷,还没等走到跟前就闻到了那四溢的花香。
周虎斜躺在藤椅上,旁边有一大片野菊花,这家伙顺手摘下一朵红色的拳头大的野菊花插到了衣服兜上,眯缝着眼睛听着大姑父和二狗哥唠着。
“小宇啊,咱爷们就是闲着没事儿唠唠嗑儿。你看这春天马上就要到了,你现在温室那边已经空了,水塘子已经空了一大半儿,还有山上的土地也都是空着的。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说你要早做打算啊,这时候也该想想今年该整点啥产业了。
当然了大姑父说得这些话也就是想给你提个醒儿,相信你这孩子心里已经有数了吧?”
“呵呵,还是大姑父心疼我,知道为我着想,不像有些人一天到晚就跟猪似的只知道吃和喝,啥事儿也不能动动脑筋帮我想想主意。”周宇指桑骂槐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