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海诺当然记得欧海之战后俾斯麦号修理了多长时间,尽管这艘强大的战舰宣告修复,但技术专家们一直担心,战舰的损伤和人一样,看似痊愈了,却有可能留下了永难革除的病根,并且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显现出来。

站在露天的舰桥上,带有咸腥味道的海风一阵阵吹来。张海诺是个嗅觉很灵敏的人,这也许和他出生在狗年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夜幕繁星闪烁,他却提早闻到了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气息。

舰上的参谋官快步而来,急切的表情反映出他的内心活动,也让张海诺揣测到了正在发生的事情。

“报告总司令,雷达在前方12海里处发现一艘舰艇,应该是巡逻的英国军舰,是否需要作出规避?”

张海诺转头看着齐里格,“这里您是指挥官!”

齐里格以当仁不让的气势向前迈出一步,用他那雄浑的嗓音命令道:“命令突前的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塞德利茨号加速前进,准备给这些英国佬狠狠一击!其余各舰也进入临战状态!”

战至1942年,德国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早已是声名远播,尤其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欧根亲王”号,被德国海军官兵奉为传奇之舰。不过即便属于同一级战舰,也并非所有的舰艇都想“欧根亲王”号一样受到幸运女神长久的眷顾,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第二艘“布吕歇尔”号就相当倒霉。这艘与德皇时代另一艘大型巡洋舰同名的战舰,在德军入侵挪威的战役中充当了进攻的急先锋,结果却在混战中为挪威军队老旧的岸炮所伤,最后竟被安装在陆地上的鱼雷发射管发射的鱼雷所击沉!至于该级巡洋舰的第四艘,铺设龙骨的时间仅比“欧根亲王”号晚半年,服役时间却整整晚了一年半——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德军在希特勒的统帅下早早发动了战争,海军的资源又集中在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和新式潜艇的建造商。若不是到了1942年形势取得好转,这艘用上一代“不沉之舰”命名的重巡洋舰或许直到战争结束也难以完成建造工作!

在海军造船厂和全体工人的努力下,全新的“塞德利茨”号总算赶上了海军的这次大规模作战行动。在战舰加入舰队作战序列之前,由一半老兵带一半新兵的舰员们已经在波罗的海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严格训练,以充分掌握舰上的各种武器和新式装备,包括几乎与它同期“服役”的新型火控雷达——即便在漆黑的夜里,它也能够指引舰上的炮火准确找到十海里以内的目标,演习中的命中率甚至接近于白昼时使用光学设备指引的射击!

在旗舰“俾斯麦”号上的信号灯指引下,各舰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严阵以待,两艘突前的巡洋舰则通过全速航行与大部队拉开了一些距离。过了大约5、6分钟,只听得海上隆隆几声惊雷,放眼远眺,阵阵火光正来自于两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

“真痛快啊!”看着前方忽明忽暗的海面,齐里格啧啧的赞叹道。

“痛快什么?”张海诺问。

齐里格一脸骄傲的说:“元帅,过去我们穿过这片海域的时候,哪次不是想方设法避开英国舰艇的警戒,哪里敢主动招惹它们!”

张海诺坦然一笑,尽管在几个月前损失了大型航空母舰“彼得·施特拉塞”号,现在的德国舰队依然处于自己自“彩虹行动”以来的全新鼎盛时期,而老对手英国则像是一只敲掉了牙齿的老虎,张牙舞爪却无法再给德国海军套上致命的枷锁。尽管保留着最后几艘重要的航空母舰,并从美国盟友那里租借来两艘旧式战列舰,但如果不与美国海军协同作战,即便它们全部集结起来,也不是眼前这支德国舰队的对手——也正是处于实力上的充分自信,加上英国空军无法在夜间实施精确轰炸,齐里格才会作出主动进攻的决定。

一场有准备的战斗并没有持续太久,从“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随后发来的战斗报告来看,那应该是一艘排水在2000吨以下的英军驱逐舰,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使得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不过英国驱逐舰并没有在强敌的压迫下仓惶逃离,它顽强的战斗了5分钟,并在爆炸沉没之前向外界发送了一条明码电报。德国舰队的无线电侦测人员截获了它并且很快将内容破译出来,最后送到张海诺手里的文件上写着:“本舰H…37,在法罗群岛东偏北62度、距离约40海里,也即西经8度、北纬47度之海域,发现德国舰队,数量不明,至少为重巡洋舰级别。我舰中弹,即将光荣沉没,大英帝国万岁!”

“光荣沉没?好,很好,英国海军的传统并没有因为遭遇接连的挫败而丢失,这很好!也许天亮之后我们就能等来一场激烈的海战,但这一次英国人不会再有2月份的好运气了,我保证!”张海诺恶狠狠的说道。

第5章 直布罗陀危机

没人说得清直布罗陀山的具体形成年代,但它的近代史就要简明得多:1704年,英军占领这里,从此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统治。受英军控制而被割离出西班牙国土的土地面积不过5。8平方公里,人们习惯性的称之为“直布罗陀”。

深秋的阳光依然明媚,坐在直布罗陀山东面眺望海峡的一块突兀大石上,英国陆军上尉安迪·丘吉尔闷闷的抽着烟。出身于传统军人世家,安迪在战争爆发之前很少染指烟酒,可残酷的战争渐渐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尤其是在经历了从希腊、马耳他的仓惶撤退之后,他发觉人的生与死有时只是运气好坏的一种区分。在无形的命运面前,自己的努力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差不多14个月之前,安迪随着大批溃兵从马耳他撤了下来,开始还以为直布罗陀只是一个临时的落脚点,没想到就一直驻扎到现在,并且直布罗陀要塞守备部队的一员。他原来的连队在马耳他被打散,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成为英军名册上的“失踪人员”——或是战死,或是沦为轴心国军队的俘虏。

经历了溃败的部队,要么是军官找不到士兵,要么是士兵找不到军官,英军指挥部只好将本土军和各联邦国家的军队打乱后进行重新整编。安迪获任担步兵连长的职务,手下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联合国军”:有人来自于英格兰和苏格兰,有人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加拿大人、拥有不列颠血统的埃及人和印度人。刚成军的时候,这支成分复杂的连队只有一百多支步枪和两挺机枪,装备甚至还比不上苏丹的私兵,士气更是低弱到了谷底。好在西班牙的弗朗哥政权那时候并没有落井下石——确切的说,是受到了英国政府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段影响,既不宣布加入轴心国,也不让德意军队越境进攻直布罗陀,这样的中立实际上成了英军继续控制直布罗陀海峡的有效屏障。

马耳他之战结束后仅仅3个月,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卷入这场世界大战。随着美国的加入,大西洋的航运之战形势终于有了积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船只顺利从北美开抵英国,带来了宝贵的物资和军火,也让一筹莫展的英军指挥官们看到了希望。仅在1942年的前两个季度,就有近40万吨物资穿过轴心国袭击舰和潜艇的层层阻截运抵直布罗陀,大批美式武器使得这里的“联合国军”装备得到了本质的改善,食品和烟酒的大量供应,也逐步提升了官兵们的士气,以至于在基层连队中,许多人都开始揣测盟军反攻的日期——有了美国的支持,曾经遥不可及的胜利仿佛就在前方了!

如今的安迪·丘吉尔,依然穿着英国陆军为在地中海和非洲作战的部队所定制的军服,枪套里插着的也是那支标准的威伯利·斯科特左轮手枪,他身上的每一件物品都是英国制造的,可是一个无法反驳的事实是,他胃里消化着的,却是来自于遥远美洲的谷物和肉品。

看着遥远的海平线,安迪满心惆怅,他不是一个怯懦的人,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却惧怕打仗了。

一支烟抽完,上尉蜷起腿,家人的音容笑貌以及幸福生活的片段在脑海中不断闪现,可上一次回到英国还要追溯到1940年的夏天。是的,由德国人挑起的战争毁了他的生活,毁了无数人的生活。由于他们的海上封锁,使得直布罗陀和英国本土之间的通信毫无规律,有时候整整几个月都收不到一封家信。那段时间,安迪整夜整夜的失眠,才29岁的他,额头上已经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美国参战后,悬挂着星条旗的舰艇越来越多的深入大西洋东部海域,英军的运输联络问题总算有了很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