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而暂时携手合作。

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德国人却迟迟没能发现英国和苏联之间北方航线,这既是情报部门的失职,也是统帅部参谋军官们的失职。等到张海诺想通这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旦他的舰队与苏联北方舰队交火,而占据优势的英国舰队又从西面袭了上来,加上德国空军在挪威、芬兰北部又没有掌握制空权,这支以“提尔皮茨”号和“彼得·施特拉塞”号为核心的德国北方舰队很有可能招致重挫——要想在海上战斗力方面取得均衡,那么至少应该加上德国部署在法国海岸和大西洋海域的舰艇,但那在如今的形势下是完全不现实的!

事到如今,张海诺发现自己只有继续带着舰队北上并且随机应变了。黎明之前,海军司令部再次发来电报:扎波利亚尔内遭到苏军的突然进攻,经过大半夜的激战,由迪特尔上将指挥的德军山地步兵成功击退了苏军地面部队,但己方的损失亦相当惨重!

扎波利亚尔内是苏联西北部临瓦朗厄尔峡湾的一座海滨城市,距离摩尔曼斯克约60公里。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二个星期,迪特尔就率领德军山地步兵攻占了这座城市——这也是他们在北方攻占的唯一一座人口过万的苏联城镇,此后迪特尔率领他的两个山地步兵师继续向东攻击前进,但只继续向苏联纵深推进了不到10公里便被迫停止下来,在“北方女王”作战计划出台之前,他们已经就地转入防御。

扎波利亚尔内虽然也有港口,但完全不适合大型船只停靠,而且一到冬季就面临封冻,尽管如此,德军还是利用小型运输船甚至是渔船开通了挪威北部港口瓦尔德和扎波利亚尔内之间的海上运输线,从德国运来的物资很多都是在瓦尔德卸载后由小船分装运往扎波利亚尔内——这在挪威北部和苏联西北部之间铁路线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亦是提高物资供给效率的不得已之举。

由于苏联北方舰队的存在,这条短而脆弱的海上航运线亦经常遭到来自海上和空中的攻击。为了减少航运损失,德国海军随后在瓦朗厄尔峡湾小规模的布设了水雷阵,仅留通道供己方船只通行,并且船只大多数时候只在夜间进出港口。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到苏联境内的德军北方山地集群也得以将阵线稳固下来等待更好的进攻时机。

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天亮后仅仅一个多小时,瓦尔德就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港口遭到大批苏军战机的轰炸,尽管德军驻扎在挪威北部的空军部队也出动战斗机迎击,无奈苏军作战飞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瓦尔德港的港口设施以及停泊在港湾内的舰船均遭受损失。由于卸货工作还没有完成,30个小时前抵达的M船队尚未离开,除了山地步兵全部登陆之外,从德国本土直接运来的货物中约有四分之一还在船上,另有一部分堆积在码头或者码头附近的仓库里,结果战斗着那个至少有4000吨货物白白损失掉了。除此之外,轻巡洋舰“科隆”号也中弹起火,虽然伤势很快得到控制,但在舰体得到修复之前,恐怕是无法应付高强度的海上作战行动了!

苏军和英军两天之内连续采取进攻行动,张海诺宁可相信其中有着人为关联,也不觉得它们是纯属偶然。在经过了一夜的中速航行之后,拥有近二十艘舰艇的北方舰队已经驶近了韦斯特峡湾,按照起初的作战计划,舰队将在这处峡湾底部的纳尔维克作短暂停留,并举行一个旨在纪念德军登陆纳尔维克的活动。海军部的目的,一来是继续向挪威人显示德国的强大军力,二则想让北方舰队的官兵,尤其是没有参加过挪威战役的海军新兵缅怀那些英勇牺牲的德军战士,以此达到唤起荣誉感、提升士气之目的。

往常情况下,张海诺对这种象征意义多过实际的“作秀”活动并不反感,但眼下的形势实在容不得他们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浪费时间,一支强大的英国舰队可能已经在集结途中,甚至远远的尾随而来。在向海军司令部报告之后,他便下达命令:舰队继续北上,前往挪威北部的另一个重要港口:特洛姆瑟!

第13章 “新手”上路

“真难想象,深秋时节的北极圈之内还有如此温润的地方!”

尽管身上依然穿着深色的冬季军服,站在“提尔皮茨”号舰桥上的冯·林格将军却早已脱下了厚厚的手套,脸上的表情也如沐春风般的愉悦。当然,能够赶在一场海上风暴来临前进入安全的避风港,对于任何一位船长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经过连夜的快速行驶后,以“提尔皮茨”号为核心的德国北方舰队,在没有遭到任何骚扰的情况下驶入了挪威北部重要港口特洛姆瑟。由于所在海域因有北大西洋暖流通过,这座港口终年不冻,而且各月气温都相差不大,即便在最寒冷的冬季,气温也很少低于零下10度,10月的平均气温亦在零上3度左右。

与舰长林格一同站在舰桥上的张海诺,目光停留在那些忙碌的舰员身上,脸色却显得有些严峻。根据德军驻挪威北部气象观测部门的报告,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雪即将扫过挪威西北海域,初步估计,这将是一场十年一遇的暴风雪,持续时间很有可能超过三个星期!

舰队虽然没有因为意外的暴风雪而遭受人员和装备上的损失,但气象部门的报告却彻底打乱了张海诺的时间安排。暴风雪袭来的时候,“提尔皮茨”号和“彼得·施特拉塞”号这样的庞然大物出航或许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随行的驱逐舰和鱼雷艇恐怕就没有那么强的适航能力了。所以,摆在张海诺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让整个舰队呆在特洛姆瑟直到暴风雪停止,要么带着几条吨位较大的战舰冒雪北上,在预定时间协助迪特尔的山地步兵向摩尔曼斯克攻击前进。

两个选项各有好坏,张海诺一时间也拿不准究竟怎样做才能对战局起到最积极的作用,而就在他率领北方舰队出海作战的这段时间,东线战场形势也在不断演进——德军完成了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这两个包围圈内苏军的清剿,俘获苏军60余万人,缴获装备无数,扫清最后的障碍之后,德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近距莫斯科60公里的莫扎伊斯克。

不过,尽管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包围并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德军却在“时间”这个最为关键因素上遇到了麻烦:俄国的雨季开始了,道路很快变成泥河,坦克走不多远就陷入泥潭中,轮式车辆更是难以前行。古德里安的装甲集团军坑陷在奥廖尔到图拉之间的公路上达几天之久,一切补给只好依赖空运。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

※※※

召集舰队主要军官商议之后,张海诺决定还是先留在特洛姆瑟看看情况,并向海军司令部发去电报,要求他们加紧对英国港口的侦察,以尽可能确定英国本土舰队各主力舰之动向。同时,他和迪特尔的指挥部取得联系,希望山地步兵们先继续稳固在扎波利亚内尔一线的阵地,待舰队和后续援兵抵达再图进攻一事。

当天夜里,一场猛烈的暴风雪如期而至,这也使得有着“北方之门”雅称的特洛姆瑟气温陡降。考虑到舰上取暖需要消耗宝贵的燃料,而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敌方海空军抵近攻击的可能性无限近乎于零,张海诺带着他的舰队指挥部以及相当一部分官兵上了岸。

在德国驻军的安排下,张海诺和他的主要军官住进了距离码头仅一步之遥的古堡之内。这座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挪威城堡,原本是拱卫特洛姆瑟港的要塞,但俯冲轰炸机一类的现代化兵器使得部署在这里的加农炮成了仅供游人参观的摆设,德军进驻之后,没怎么花费力气就将这座要塞兼兵营改造成为驻军指挥部,无线电部、大型会议室、营房等等一应俱全。

熊熊炉火,将古堡的大厅烘得十分暖和。在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随舰队出征的军官们大都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张海诺无心睡眠,看着玻璃窗户上很快堆积起来的雪,他很想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的对手们都在干些什么,然而随着战争进入第3个年头,德国派往英国的间谍们效率愈发的低下。为了获得关于英国海军动向的情报,德军常常需要冒险派出昂贵的远程侦察机,但这样的侦察不但损失较大,往往也很难得到全面的情报——耳目不明,作战的效率自然要打上折扣。

就在张海诺对着新挂上墙壁的大幅海图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新对手布鲁斯·弗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