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一天开始了,张海诺正盘算着各种事物的轻重缓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那么一位特殊的客人。不过,等他叫来自己的副官时,却得知芬娜已经在一个小时前离开了,但不是不辞而别,她留下了一封“海诺亲启”的信笺。信的内容不长,大致的意思是感谢张海诺的款待,以及对前晚的言论感到抱歉,不过她仍希望张海诺能够好好考虑一下她的提议,并表示只要张海诺改变主意,一个拥有强大能量的群体将随时为他提供坚厚的支持。

张海诺把信仔仔细细的读了两遍,这才点着放进桌上的烟灰缸里,亲眼看着最后一小片纸化为灰烬。

三个小时之后,张海诺登上“提尔皮茨”号,并在众多海军官兵的目送下离开了基尔港。庞大的战列舰很快与位于斯卡格拉克海峡南端的“欧根亲王”号编队会合,接下来便是非进攻兴致的巡航和协调训练。安排的时间不长,但“提尔皮茨”号上的军官和水兵们将有机会进一步熟悉旗舰人员的职责,好为今后的作战行动储备经验。

在东线的陆地战场上,德国军队继续势如破竹的向苏俄腹地挺进。到了7月中旬,通过激烈战斗,德军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进而合围了苏军的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并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部设在此地。此时,德军先头部队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之遥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希特勒,竟然下令将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调去协助南方集团军群进攻基辅,好尽快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

和张海诺所知的历史一样,阿道夫·希特勒的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的许多将领,以及前线相当一部分高级指挥官的反对!具备专业军事知识的将军们,坚信莫斯科的战略意义远比其他任何俄国城市都更为重要,而闪击战的精髓,便是以锋利的快剑击中对方的要害。

随同临时旗舰航行于波罗的海的张海诺,也很快得到了这一重要的消息,从某些特定意义上将,他对于陆上战局的理解比任何一位德国陆军将领都要深刻,因而他的立场也和那些头脑冷静的将领们一样,反对希特勒分兵南方集群。可是拿着海军元帅权杖的张海诺,却没有办法站在德国元首面前对陆上的战略决策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方面,希特勒必然不会重视和接受一个非陆军专业人士的意见,另一方面,陆军将领们也会对海军的“越位”行为深感厌恶,这样一来,张海诺便会陷入里外不是人的糟糕境地。与其如此,还不如通过自己的老关系曲线救国。

战局容不得一刻的拖延,张海诺很快联系上了党卫军的头号指挥官汉斯·洛梅斯特,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这位挚友。在人事与权谋方面,这位前海军军人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不过在军事战略尤其是陆军方面,他的能力却不跟他的地位相符。不过,任何身居高位者都不会乐于受到他人的支配,洛梅斯特也不例外。听了张海诺的陈述,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劝诫自己的好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海军方面,毕竟,那些保留着普鲁士军人传统风格的陆军将领,是不会高兴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的,尤其是国防军以外的人。后来,经不住张海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攻势,他勉强答应试着劝说元首收回成命。

一天之后,洛梅斯特回话了,元首非但没有改变念头,反而以不懂真正的军事战略为由将他痛斥一顿,命令他从今往后多读军事典籍。也许在希特勒看来,党卫军只是一支以意志力和献身精神为最强武器的特殊军队,他们的指挥官最需要的是忠诚而不是军事上的雄才伟略。

在张海诺感到失望的同时,许多陆军将领们也有着相似的心绪,最终没人能够改变希特勒的决策。在最高统帅的直接干涉下,隶属于德军中央集群的精锐装甲部队受命开赴南线,不久后与北方集团军群一道发起了著名的基辅战役。

与此同时,德军在中路的攻势却放缓了脚步,在北线,一路上势如破竹的钢铁洪流,也被列宁格勒这个硬钉子缠住了。

盛夏来临的7月,对于德国海军的自身战略而言却是一段相对愉快的时光。在波罗的海,由于德国陆军横扫沿海并一直推进到列宁格勒城下,几乎整个海域都落入德国空军的控制之中,连续的轰炸不但让苏俄的波罗的海红旗舰队损失惨重,更限制了它们的出击,德国和芬兰海军得以继续巩固他们在芬兰湾口的封锁线,唯一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即便是拥有巨舰“提尔皮茨”号的德国海军,也不敢冒然深入到水雷和苏俄潜艇密布的芬兰湾之内,更谈不上从海上对进攻列宁格勒的德芬军队提供火力支援了;在大西洋,随着“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相继修复,以及新的潜艇源源不断加入邓尼茨的麾下,德国海军的破交战略正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破坏力,仅仅7月的前两个星期,就有超过40万吨的盟军船只被击沉在大西洋海域,其中沙恩霍斯特姊妹舰更是在“格拉夫·齐柏林”号的掩护下进行了欧海之战之后的首次海上作战:它们成功堵截并袭击了来自美国的NY…621船队,英国本土舰队虽然出动部分主力舰只前来救援,最后却眼睁睁的看着德国舰队从容撤走,而整个高速船队中仅有一艘英国重巡洋舰和六艘货船得以逃脱,损失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张海诺带着结束巡航的“提尔皮茨”号抵达位于原属波兰的但泽军港。经过两年的大规模修整,这里已经重新成为德国海军继基尔、威廉之后的又一重要军港。在这里,超级战列舰将安装德国最新式的雷达干扰仪器,并对巡航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的动力系统进行调试。在这之后,“提尔皮茨”号将伺机进入大西洋。如果能够在对苏作战期间通过强大的海上压力迫使英国人妥协,德国将摆脱多线作战的艰难局面——这,也是任何一位德军统帅梦寐以求的!

第11章 犹太联盟(3…U…W…W)

一个醉心于军事谋略的将领,往往不太愿意在交际应酬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在一种大环境下生活久了,对一些原本不喜欢的事务也就变得有些麻木了。

在抵达但泽的当天,张海诺就受邀参加了当局为纪念“但泽危机”两周年而举办的高级晚宴。两年前的这一天,希特勒清楚地表明他想把但泽收入德国,但法国和英国都向他发出警告说,他的行动将导致另一场战争。于是,“但泽危机”差点成了欧洲紧张局势的爆发点,但真正的危机并没有消除,仅仅一个月之后,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便以德军入侵波兰拉开了序幕!

在张海诺看来,由但泽总督阿尔伯特·福斯特倡议举办的这个所谓纪念晚宴,不过是当地上流人士与驻军高层的一场普通聚会而已,在东线连战连捷的情况下,这里既没有“但泽危机”的那种紧张与兴奋,也没有前线将士生死搏杀的那种沉重。衣着光鲜华丽的男男女女们,完全沉浸在酒色笙箫当中,这样的生活仿佛和战争没有任何的关系。晶莹剔透的高脚杯,轻舞飞扬的裙角,还有那时而轻快、时而优雅的曲调,这些都完全提不起张海诺的兴趣,但他终究是这个场合级别最高的“大员”,出彩是免不了的,不但为纪念晚宴致辞,还受到各界名流们的热烈追捧,想找个角落好好安静一会儿都难。

倒是张海诺手下的那些军官参谋们,在经过了数周的海上生活之后,对于陆地上的一切——尤其是经过精心妆扮的异性们,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作为普鲁士王国时期从波兰人手里夺来的属地,但泽在因《凡尔赛条约》的签订而成为自由市之前,已经被日耳曼人统治了百余年,因而这里的建筑风格、居民血缘和传统习俗等各个方面,都基本与德国本土无差。能够参加上层人士聚会的,也绝大部分是拥有纯正日耳曼血统的,甚至还有不少普鲁士旧贵族的后代。在这里,身材健壮、面孔阳光的德国海军军官们,不但很快融入愉快的气氛当中,而且展现出了他们颇能吸引异性注意的一面。宴会过半,舞池之中已经能够看到好些军官在与妙龄女子翩翩起舞。

“我们尊敬的海军元帅阁下,从前可是奥舍斯莱本的跳舞王子,怎么?看不上这偏僻小港的简陋舞场?”

貌似尖锐的言语,却是由一个非常好听的嗓音发出的,这一次,张海诺立即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同时,也对这个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