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德国侦察机也观察到了另一支英国舰队在自东向西行驶。

苏俄方面,军政高层从头至尾都抱着一种隔岸观火的心态看待德国与盟军之间的战争,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苏德之间的秘密协定向德国提供大量的资源,然而这注定是养虎为患的愚蠢做法。到1941年6月,德军已经在苏德边境上秘密集结了大批军队和装备,可是,几乎整个欧洲的目光却被吸引到了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阳光灿烂的沙滩上,德军举行了代号“鱼雷艇”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受邀观看演习的不仅有轴心国的军事代表,一些中立国家也受邀派遣了军事观察员,这其中包括西班牙、保加利亚和苏联。

在十余天的演习中,上万名德国士兵、数十辆潜水坦克和各型船只声势浩大的演练了登陆作战、固守滩头和向内陆挺进等战术项目,这期间对岸的英国空军虽然频频出动骚扰,但无奈德军专门部署了大批战斗机,尤其是新装备空军的FW190轻型战斗机,成为演习本身之外的又一亮点。

针对德国可能发动的入侵,英国政府自1940年6月之后再一次发布了紧急动员令,号召全体英国人用实际行动保卫家园,并发动百万军民在英格兰南部沿海构筑防御工事。同时,英国政府开始有秩序的向加拿大转移皇室成员和部分政府机构,忌惮于德国海军的破交战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被迫搭乘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前往北美,那漆黑狭窄的舱室显然和他们尊贵的身份格格不入。

此时的大英帝国,也俨然变成了一个没落贵族。

第九卷 鹰

第1章 大洋之局

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变迁,浩瀚的大洋却一直寄托着人类的梦想。人们奋不顾身的去探索、去追求、去征服,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大西洋便是世界各大洋中最具魅力的一个。

在其漫长的航海史中,大西洋东岸的住民们显得尤为活跃,从不知名的航海者到哥伦布再到西班牙殖民者,这些欧洲人以大无畏的精神试着去了解它、驯服它;从荷兰海上马车夫到西班牙无敌舰队再到英国皇家海军,这些欧洲人带着巨大的野心去征服它、占有它。探索者的精神固然令人敬佩,野心家的欲望亦是人类本性的真实体现!

20世纪,另一个传统欧洲国家——德国,开始了他们对大西洋的征服之旅。前后两场战争,发展出两条截然不同的曲线。

1941年6月12日,北大西洋海域。

曾几何时,大西洋的明媚阳光只属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圣乔治十字旗,但在惨烈的“欧海之战”过后,德国的大型水面舰艇开始越来越频繁的深入这片海域——“莱茵演习”的胜利,让他们占得了宝贵的先机。

作为浓缩了德国海军技术精华的舰艇,“欧根亲王”号很多时候都被人们誉为各交战国巡洋舰中最耀眼的明星:海峡冲刺、凯尔特海之战、欧海之战,这每一场战斗无不是惊心动魄、意义非凡的,而“欧根亲王”号不仅亲历每一场战斗,更叫人赞叹的是它在取得不俗战绩的同时,竟没有受过稍重的伤。在“欧海之战”结束后,这艘重巡洋舰的修复工作只花了一周时间便宣告完成,紧接着,它与德意志级装甲舰“吕佐夫”号一前一后进入大西洋海域巡弋,寻找盟军船只并伺机发动攻击。

舰桥上,戴着船型便帽和黑色墨镜的德国军官们酷劲十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用像战争刚开始那样一进入大西洋就如同老鼠一般躲躲藏藏。在德国元首抛出了著名的“跨海作战宣言”之后,英国海军开始全面收缩,将大部分舰只囤积在本土海域以抵挡德国人随时可能发动的跨海进攻,大西洋的海面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真空”。

如今,光荣不再的英国皇家海军,只能派出为数不多的舰只在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以至于在有些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些英国船长尝试用单船高速行驶的方式突破德国海军的封锁,这看似倒退的办法却在短期之内起到了一些作用——根据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6月的头两个星期至少有10艘装运货物的快速轮船抵达英国本土——虽然这些货物对整个英国而言有点杯水车薪的意味,却至少让英国军民重新看到了打破坚冰的希望。

在出海的第一周,“欧根亲王”号就取得了欧海之战以来的第一个战绩,在距爱尔兰海岸约210海里的位置,他们远远望见了一艘高速向东行驶的货轮。尽管那艘船打着爱尔兰的旗帜,但依照德国早先划定并公布的交战区域,“欧根亲王”号毫不客气的追上去用舰炮将其击沉——德国海军的舰队指挥官一贯主张“发现即击沉”,他坚信骑士精神不适用于残酷的现代战争,唯有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必要时,宁可错杀一千也是值得的。

果不其然,那艘悬挂爱尔兰旗帜的货轮被击沉之后,“欧根亲王”号从海上救起了一些幸存者,经过审讯,这些船员大都是英国人,而他们的快速货轮也是地地道道的英国船,对于可以容纳3000多吨货物的船舱里装着什么,英国船员们的说法并不一致,粮食、纺织品、药品、牲畜,没有人提及步枪或者其他军火,可是谁信呢?

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黑点,隐隐的嗡鸣声亦很快传来,但“欧根亲王”号舰桥上的军官们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桅杆的雷达天线一刻不停的转动着,舰上的雷达显然早已探知了那架飞机的行踪。

“准备收回侦察机!”

一名手持望远镜少校军官转过身向甲板上的舰员喊到。

下面的士官应道:“明白,准备收回Ar…196!”

虽然是一艘1。5万吨级的战舰,得益于合理的空间配置以及舰载机自身良好的设计,“欧根亲王”号能够搭载多达4架Ar…196式水上飞机,完全可以满足单舰或小编队海上作战的侦察需要。

那架下单翼的水上飞机很快降低了高度,并用机上的信号灯发来信号。不一会儿,舰桥上的另一名少校军官扭头朝舱门里面喊:

“2号侦察机在指定区域内未发现船只!”

里面的参谋军官很快在他的航海图上作出标示,正常情况下,四架这样的侦察机一次出动就能对半径150海里的海域进行全范围侦察,略显不足的是,由于机载雷达技术方面的原因,飞行员们此时仍需要通过肉眼观察海面情况,这显然不如英国的机载对海搜索雷达的效率来得高。

大约5分钟之后,那架Ar…196便在数百米之外的海面上降落下来,然后以水面滑行的方式逐渐抵近到“欧根亲王”号的右舷,这时候战舰的航速也明显减慢下来。一部分舰员集中在右舷舯部,他们操纵着舰上的吊车,海面上风平浪静,他们没费多少功夫便数量的将水上飞机吊了上来。在这之后,战舰又重新加速,稍作调整后向着大洋深处驶去……

19世纪末期以来,欧洲各国在世界工业、经济和军事上仍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洲国家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赶超,他们逐渐有了影响世界的实力,在进入20世纪的第一场重要战争中,后来参战的美洲国家就对战争的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20世纪的第二场重要战争爆发时,和以往一样,美洲国家再次在战争初期选择了观望。不过,他们的立场并不是绝对的中立,打着《租借法案》的幌子,美国制造的枪炮物资乃至舰船都在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为英国继续战争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和实力,只是随着德国海军海上破交战的持续深入,每十船从美洲起航的货物,最终抵达英国本土的只剩下不到四船,巨大的损失逐渐超出了英国的承受能力,战争的天平看来正向着轴心国倾斜。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人继续做着一本万利的军火买卖,他们先是与英国政府签署了《驱逐舰换基地协议》,送去50艘旧式驱逐舰,从而给英国海军输了血。在1941年初的“凯尔特海之战”与“欧海之战”后,他们不仅扩大了对英出口物资的范围,甚至悄悄出动舰只在西经35度以西的范围内为运送物资的英国船队“伴航”!

德国潜艇的艇长们最先发现这一异常,他们同时也意识到了这背后蕴藏的大麻烦。在常规巡航中,U…187差点击沉了一艘美国轻巡洋舰,U…135的艇长则报告说自己在西经37度位置遭遇数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舰只,它们另一侧便是一整支英国船队。一系列的报告很快被汇总递交到德国最高统帅部,然而为了避免陷入上一场战争的窘境,就连一贯狂妄的希特勒也不得不暂时选择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