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舰之后,张海诺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这艘新战舰的新舰长库尔特·霍夫曼亲切的打招呼。这位年富力强的海军少将在德国海军已经有超过20年的服役经历,先后指挥过鱼雷艇、驱逐舰、轻巡洋舰以及德意志级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在接手“俾斯麦”号之前已经累计了12。8万吨的个人总战绩——全部是指挥“舍尔海军上将”号在过去12个月中取得的,在整个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中仅次于张海诺和朗斯多夫,可谓是名符其实的王牌舰长。

张海诺对于这位舰长的了解并不仅仅限于“舍尔海军上将”号的出色战绩,两人多年前还曾是基尔海军基地军官住宅区里的邻居,那是安娜长住丹麦,张海诺过着和单身汉无异的生活,那时候住在隔壁的霍夫曼夫妇经常邀请他一同进餐,时至今日张海诺依然清楚记得霍夫曼夫人亲手做的熏肉卷心菜。

即便抛开两人不错的私交,张海诺对于库尔特朴实的性格、渊博的知识以及沉稳的指挥风格感到放心,他对待属下的严谨与宽厚也足以作为德国海军将官中的典范。因此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张海诺都有足够的理由期待两人之间的这次合作——如无意外的话,他们的上下级关系将至少维持到几个月后的莱茵演习,并再度光荣的踏上战场。至于这之后的发展,也许一同战死沙场,也许一同凯旋而归,亦或是另外的结果,但那些拿到现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俾斯麦”号高大的舰桥显然很符合张海诺这位早已习惯大型水面舰艇的指挥官的胃口,而站在相当于五层楼高的指挥台上纵览全局确实是一件非常快意的事情。从上往下看,这艘庞大战舰的身躯相当宽厚,4座双联装的主炮塔甚至比沙恩霍斯特级的三联装主炮塔还要敦厚,380毫米重炮十足的霸气更是不用多说!站在这里,张海诺不仅完完全全找回了当年在“塞德利茨”号上英气勃发的感觉,更对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憧憬——毕竟当场的小小鱼雷指挥官已经换成了如今的舰队指挥官,对于战场的影响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放眼这片风急浪高的海面,张海诺能够找到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超过一半的精英。经过几个月的修理和调整,德国海军目前唯一的一艘正规航母,同时也是现阶段整个欧洲最强大的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战时状态,在对舰内结构进行了相应改造之后,它现在最多可以搭载52架作战飞机,这大大弥补了它在挪威战役期间所表现出来的载机量不足的问题。舰载机的机型倒还是老样子,即梅塞施密特109+容克斯87+费尔泽勒167。考虑到阿道夫·希特勒集德国之力欲夷平不列颠的战略举措,海军能够保留这些舰载机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哪敢在这个当口向元首要求更多更新的作战飞机?

与“格拉夫·齐柏林”号航行在同一侧的,是仅比“俾斯麦”号早一个月服役的“欧根亲王”号。通常来说,吨位更小、舰员更少的战舰从服役到完全形成战斗力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少,不过这种常规思维在大量配备先进设备仪器的“欧根亲王”号似乎就难以落套了。在这艘配备了1500多名舰员的重型巡洋舰上,不仅各种设备都是崭新崭新的,从军官到水兵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是在战争爆发后才加入德国海军的,几个月的军校生活和见习生涯还没有把他们彻底锤炼成为合格的军人,他们仍需要长时间的海上训练和日常磨练,方能和这艘相当精锐的快速战舰融合并形成良好战斗力。

张海诺登舰后半个小时,舰队中的其他几位指挥官也陆续搭乘交通艇前来谒见自己的顶头上司。在法国战役结束到不列颠空袭开始这段时间里,因为策略上的调整,海军中高层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格拉夫·齐柏林”号前任舰长被调去担任海军航空兵总监,并且很快遇上了海军航空兵的黑色星期三——参加不列颠空袭的海军战机在那一天损失相当惨重,阿道夫·希特勒震怒之下决定从此不再让海军航空部队参加空袭不列颠的行动,不过这对于德国海军而言看起来倒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好事。话说回来,“格拉夫·齐柏林”号在9月间完成大修并重新回到海上,海军司令部斟酌再三之后任命张海诺从前在海军航空部门担任总监时的副手路易斯·里切罗上校为新舰长,凑巧的是,张海诺从前在海军进修班的另一名同窗利奥波德·斯托恩有幸成为“欧根亲王”号的首任舰长,再加上还在法国圣纳泽尔监督施工并将很快重新归位的舰队参谋长舒伯特,当初因为机缘巧合而在“格森”号训练舰上担任见习军官的四人在时隔8年后梦幻般的在这支德国主力舰队中再次聚首,虽说他们三人的仕途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张海诺火箭般的升迁,但这也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除了库尔特·霍夫曼、路易斯·里切罗和奥波德·斯托恩,护航舰队的几名舰长也一一到场,相比之下,张海诺和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过私下的交流,平常也鲜有因为公务而接触的机会,好在本特这次也将顺理成章的接过护航舰队的指挥职务,这样一来,整个舰队指挥人员之间将不存在沟通问题。

“非常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之间能够有非常愉快的合作!”

在“俾斯麦”号宽敞且铺着红底万字巨型标识符的后甲板上,张海诺和舰长们一同在观礼式的白色遮阳篷下落座,秋日的阳光是暖洋洋的,一望无垠的天际没有任何不详的征兆。战争仍在进行当中,英国人无时不刻不在关注并且想方设法想要搞掉这艘重型战列舰,而苏俄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盟友,但至少在这个时候,在这近乎封闭的波罗的海深处,航行中的德国舰队可以像是一群悠闲的散步者懒懒的晒着太阳。

朴实无华的开场白之后,张海诺就舰队下一阶段的任务向舰长们交了个底,“各舰除积极开展操炮、雷击、防空和修护演练之外,应该着重加强舰队配合!根据我们以往和英国舰队交手的经验,只要天气良好,我们就必须做好和英国舰载机搏斗的准备,所以格拉夫·齐柏林号也会在日常训练中扮演这个角色。在舰队炮战方面,精准的炮术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仍然迫切的希望各位真正重视起雷达火控系统来,它们并不是要取代我们优秀的枪炮指挥官,而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尤其是在夜战和恶劣天气下交战,它们将做到人眼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此外,加强损管演练也是提高海上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千万别以为我们在之前的作战中没有损失任何主力舰就意味着今后也不会,战争的残酷性早在上一场战争中就已经得到充分证明。我作为塞德利茨号的一员经历了1916年的日德兰大海战,我希望如今每一艘德国战舰都能像它一样成为战斗中永不屈服的不沉之舰!”

相熟的,或是不相熟的,应该都不会为“新官”上任后的这番讲话感到太过惊讶,毕竟德国军队中不乏这样恪尽职守的实用主义者,但他们用不了太久便会了解到这些举措对于一支舰队提升战斗力的显著效果——唯有贴近实战的训练才能让官兵们在敌人炮弹砸落的一刹那不至于惊慌失措。

第一次军事例会结束之后,张海诺认真的巡视了全舰,作为德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一艘军舰,“俾斯麦”号不仅吨位大、尺寸大,人员和武器配备也是相当的充裕。超过2000名经过精挑细选的海军官兵随时严阵以待,除了众所皆知的8门15英寸重炮,舰长还装配了多达88门各型口径的副炮和防空炮——这几乎是俾斯麦号最初设计数量的一倍半,火炮数量的增加带来的最显著变化就是防空实力的巨大提升,在之前的海空攻防演练中,得到雷达辅助的俾斯麦号单挑24架Ju…87和Fi…167仍显得游刃有余。

第39章 波罗的海之王(3)

深秋的寒风中,德国舰队的新一轮防空和反鱼雷演练在波罗的海中部靠近瑞典哥德兰岛的开阔海域进行。4…5架一批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不断从高、中、低空对巨大的海上目标发动“空袭”,驱逐舰和鱼雷艇则以单、双艇常规雷击战术在高速机动中以演习鱼雷进行“攻击”。持续数小时的演练中,“俾斯麦”号两舷双联装105毫米炮群以快速的反应和强大的火力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连指挥过多艘德国主力舰的张海诺也对舰上这些新老混杂的舰员表现出来的素质感到非常满意——只要假以时日,他们的配合还将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