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布雷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很多轰炸机为了躲避敌人攻击匆匆抛下水雷,只有一小部分水雷投在了计划区域。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希特勒果然大发雷霆,白昼和夜间布雷的失利让他对原本就持保留意见的空中布雷战术大加指责,甚至要求海军将大部分陆基轰炸机的指挥权移交给空军,而只保留近海巡逻警戒用的部分飞机。不过他还不至于昏庸到强令海军舰队出击,一个小时后,比利时国王宣布接受德国开出的条件以投降的方式推出战争,撤退至法国北部的比利时军队将立即脱离英法联军撤回国内。敦刻尔克外围看似密不透风的防线刹那间出现了一个破洞,对此德国元首欣喜若狂,他一面对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的“英明”大加赞赏,一面下令德军地面部队迅速向比利时军队撤退后留下的缺口发动猛攻。统帅部的作战指挥室内一下子又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气氛,希特勒也全身心的忙碌起来,德国海军显然被他忘到了脑后。在三位海军将领告辞之时,他甚至没有像往常那样给予勉励的语言。

比利时一如历史那样迅速投降,张海诺却不认为英法联军的防线会就此崩溃,毕竟联军司令部采取的是层层设防、坚决死守的策略,加上地形对装甲部队的行动极为不利,德军恐怕很难在几天之内攻陷敦刻尔克,而如果德国海军无法继续强化海上的雷场,英国人很有可能再一次成功进行海上大撤退——如同1916年的加里波利撤退行动一样。

和雷德尔、海耶告别之后,张海诺在回住处的陆上恰巧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高大魁梧的身躯此刻却显得有些没落。一想到历史上那次充满争议的事件,张海诺便主动走了过去。

“好久不见,副元首阁下!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您!”

来者正是国社党的副元首兼德国国防委员会委员鲁道夫·赫斯,他停住脚步,那双充满忧郁之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友善,“冯·芬肯施泰因将军,好久不见!”

虽是老友,但这样客套的称呼无形之间拉大了两者的距离,张海诺对此也很是无奈,不过现在并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候,见赫斯亲自带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张海诺猜想他应该是为重要事情而来,便试探性的问道:“阁下从柏林来?不知首都民众对于近期战局的看法如何?”

赫斯看来无暇闲谈,“是的,我想民众都很兴奋吧!抱歉,我急着面见元首,有时间再聊!”

张海诺也不便多说什么,侧过身看着赫斯大步流星的走进统帅部。众所皆知,在战争爆发前赫斯在大多数场合都扮演着重要觉得,但随着战争的爆发,希特勒身边整天围绕着的成了统帅部的将领们,而这位为国社党崛起贡献巨大的人物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不少人认为赫斯是为了重新获得认可而冒险飞英谈判的,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希特勒和赫斯共同商量的结果,此外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观点,但真正的答案早已随着当事人的离世而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融入这段历史之后,张海诺自然有了揭开谜底的机会,但他现在更加关心的显然是这场战争以及这个国家的命运,那也关系到他自己的命运。

27日这一晚,由于成功遏制了德国海军空布水雷的行动,英国海军成功从敦刻尔克撤出了6200多名英军士兵,加上白天撤退的1700人,发电机行动的前36个小时撤退总人数达到8000人,但这仍远远低于英军联合作战司令部的期望。为了尽可能挽救被困英国远征军部队的命运,英国政府发出呼吁,号召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只参加撤退行动,短短一天之内,一支罕见的奇怪船队出现在英格兰东南部的海峡中,水手、渔民和船主驾驶着各式各样的船只——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花花绿绿的游艇和内河船只驶向敦刻尔克,缺乏护航舰船、时刻面临着德国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但这些平民表现出来的顽强品质甚至不逊于军人。

28日,天气突变,敦刻尔克上空阴云弥补,恶劣的气候阻碍了德国空军的出动,英国海军则从德军的水雷封锁线中开辟出更多的航道,并安排专门的小艇在航道中负责指引,随着越来越多民船的加入,从敦刻尔克港撤退英军士兵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吃水深的小船甚至可以直接从海滩撤离人员。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士兵从敦刻尔克登船撤走,德军最高统帅部里整天都可以听到阿道夫·希特勒标志性的吼叫声,元首的愤怒首先指向空军,迫于无奈,施佩勒只好派出一个大队的轰炸机在战斗机护送下强行出击,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颗炸弹落在敦刻尔克港口,德国空军反倒在机群返航降落时因为事故损失了两架Ju…87,轰炸行动难以为继。接下来,陆军的进展缓慢也遭到德国元首的强烈抨击,他甚至指责国防军缺乏进取心和牺牲精神,远不如德皇时期的那支德国陆军,在如此尖酸刻薄的言语面前,就连一贯容忍的布劳希奇也以辞职作为回应,但希特勒没有接受他的辞职,而是在大骂一通后责令陆军尽快推进到中程火炮能够威胁敦刻尔克港的战线上。

到这天晚些时候,德军最大射程达到24公里的150毫米加农炮开始从新的阵地炮击敦刻尔克,随着重磅炮弹开始落在敦刻尔克的城区和码头,撤退至敦刻尔克的联军顿时陷入恐慌之中,士兵们争先恐后的涌向海滩,为了登上撤退船只,一些地方出现了摩擦,但英国人仍不允许法军士兵上他们的船。在撤退的头两天时间里,法国军队仅通过少量法国运输船和驱逐舰撤走了区区两千人,这引起了法军高层的强烈不满。经过紧急协商,英军同意每天拨出4艘运输船撤退法军,但这对于10余万法军士兵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陆军重炮开始发威,德国海军临时组织的第12潜艇群也驶抵达敦刻尔克附近海域,从而使活动在英吉利海峡的德国潜艇增加到了22艘,他们面对的是数以百计毫无武装的英国船只,但装备有反潜武器的数十艘英军驱逐舰和轻型猎潜舰阻止了血腥杀戮的发生,德国潜艇仍必须小心翼翼的活动。这些潜艇中仅有6艘是专门的布雷潜艇,但它们趁夜布设的水雷却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两天之内连续击沉英军驱逐舰2艘、运输船4艘,其他潜艇也利用鱼雷击沉击伤多艘英国舰船,一艘试图炮击德国陆军阵地的英国巡洋舰在连续被两枚鱼雷命中后也宣告沉没。

第二天云开雾散,德国空军的庞大机群迫不及待的压向敦刻尔克,一场西线战役爆发以来仅次于马斯河之战的空战就此爆发,白热化的战斗甚至让双方飞行员都感到深深的震撼。在飞行了几乎相同的距离之后,双方主力战斗机的表现旗鼓相当,英军损失了14架飓风和5架喷火,德国人则损失了9架BF…109和17架各型轰炸机,英法军队的地面防空炮火也有所斩获,他们击落了6架德国轰炸机,并迫使德军水平轰炸机在较高的空域投弹,尽管如此,德国空军仍对港内的船只造成了不小的破坏,正在进出港口和装运人员的12艘英国舰船被击沉,已经登船的400多名英军士兵因此而丧命,部分沉船还阻碍了后续船只的进出,撤退行动再一次陷入低潮。

到了29日晚间,2门最新型的K5(E)型列车炮运抵德军阵地,这种280毫米口径的远程火炮相比于旧的“布鲁诺系列”列车炮,运输和弹药装填都更为简便,而且射程超过50公里,使得它们可以从更远更隐蔽的战地上发射炮弹,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列车炮的射速可以达到每小时8发,它既可以停在铁道上发射,也可以固定在专门的铁道转盘上使用。同一天抵达德军前线阵地的还有2门210毫米的“永远的布鲁诺”、1门280毫米口径的“重布鲁诺”和1门相同口径的“长布鲁诺”型列车炮。这些原本用来对付法军马奇诺防线的重炮如今在敦刻尔克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除了陆军司令部的果断决策之外,这还得益于比利时人的“慷慨”和德军攻城部队的努力,若是没有一条畅通的铁路线,这些数百吨重的大家伙根本无法运抵前线!

第16章 迷雾

“装填……”

穿着灰色军服、身材健硕的陆军中士最后一个音节拖得如此之长,声音又是如此的洪亮,这里的许多炮手私下里都觉得国防军应该将他送去音乐学院深造,也许又一个杰出的男高音就此出现也未可知。

尽管5月底清晨法国北部海岸的气温有些偏低,但来自德国的炮手们却依然干得热火朝天,在军官们的指挥下,他们正给自己的K18重型加农炮装填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