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最会炒股的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布雷·伯雷高尔夫球俱乐部有一位常客,他叫乔治·沙利文,是富达公司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经理。

  “小孩,我以前见过你?”他在第一次看见彼得·林奇这个球童时,这样问彼得·林奇。

  “是的。”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彬彬有礼的回答令乔治·沙利文很是喜爱。高尔夫球场上的球童大多是些家庭贫困而不得不出来打工的儿童,没有受过太好的教育。而彼得·林奇不一样,他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长大,就读于波士顿地区比较著名的有教养的儿童学校。所以尽管他现在沦为打工者,仍然显得与众不同。




一名高尔夫球童的成长(2)




  “哦!彼得,你以前可不是在这儿拾球的。”

  乔治·沙利文先生可能并不认识彼得·林奇的父亲,因为他们不是一个社交圈子里的人。但他似乎认得彼得·林奇常随父亲到高尔夫球场上玩球。这家俱乐部离彼得·林奇的家很近,彼得·林奇就有时常到高尔夫球场上的机会。

  “是的。”彼得·林奇仍然不卑不亢地回答。

  乔治·沙利文先生是一个何等精明的人,他虽然并不了解彼得·林奇家庭的变故,但仍然可以估计到个大概。在美国,一个家庭的兴盛和衰落是司空见惯的事。亿万富翁尚且如此,何况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

  乔治·沙利文先生没有继续问下去,他知道这个小球童肯定有着一段悲惨的经历,但他很喜欢彼得·林奇的聪明和这种在逆境中能够坦然面对的态度。

  “你跟着我吧!替我背球杆。”

  于是,彼得·林奇几乎成了乔治·沙利文先生的专职球童。只要他到高尔夫球场,陪伴他的球童总是彼得·林奇。乔治·沙利文也许最初更多的是出于同情,每每叫彼得·林奇跟在他身边。当然他付小费时也并不比付给其他球童的更多。乔治·沙利文先生有典型的美国作风,他不会因同情而施舍自己的钞票,所以尽管他很喜欢彼得·林奇,但并不想让自己的同情使彼得·林奇感到羞耻。

  这就是美国人对金钱的态度。乔治·沙利文先生不会多给也不会少给,这是对彼得·林奇人格上的尊重。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11岁的球童,而乔治·沙利文先生却注意到了。所以,每当彼得·林奇随球手们打完一轮球,就可以得到一堂有关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虽然很累,却又非常值得。后来林奇说:“如果你想接受有关股票问题的教育,高尔夫球场是通晓有关股票交易知识的场所,因此也是交易所以外的最佳场所。”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人们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虽然股市上涨了三四倍,但人们仍然视股票市场如同赌场。在彼得·林奇的家族谱系中,唯一买过股票的是他的外祖父吉恩·格里芬。

  在当时的美国,像彼得·林奇外祖父这样保守的股票投资者比比皆是。股票赔钱是那一时期的美国人心目中的普遍看法。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世界,股票虽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没有一个好的形象,人们对股票的看法还处在个无知的偏见之中。

  但幼小的彼得·林奇却在高尔夫球场上慢慢转变了自己的看法。

  彼得·林奇依靠在高尔夫球场上赚得的钱读完了小学和中学,进入了著名的波士顿学院。

  当然,这个时候的彼得·林奇仍然不富裕,他全靠当球童挣的钱和奖学金来支付学费。当球童的小费似乎还相当可观,所以尽管彼得·林奇已在波士顿学院就读,成了一名大学生。但他并没有放弃在高尔夫球场的工作。

  彼得·林奇在波士顿学院并未选修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从商应当学的正规课程,他更喜欢学些社会科学,主要有历史、心理学和政治学,还有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

  这是一种奇怪的作法,但彼得·林奇就是一个爱超越常规的人。乔治·沙利文先生对彼得·林奇的选择也很不以为然。他和林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

  沙利文先生知道林奇的志向是做一名金融管理者,但从商在传统上必修的一些课程彼得·林奇都没有选修,这样做使沙利文先生感到大惑不解。

  “彼得,你不是向往成为一名商人吗?可你所选修的课程实在不怎么样。”

  彼得·林奇却有他自己的见解,“沙利文先生,历史和哲学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因为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好小子,你怎么会有这样离奇的想法?”

  “我想,这就是我对股票的理解。”

  “你不觉得你的理解多么与众不同,这样下去,你也许会成为一名人文科学家,而不会成为一名金融专家。”“不,我将是最出色的金融专家。”彼得·林奇仍固执地说,他坚信自己的见解。




一名高尔夫球童的成长(3)




  乔治·沙利文先生无可奈何,彼得·林奇的固执使他不快,也使他有些欣慰。美国人就是欣赏那些有不同见解的人,但沙利文先生却并不敢肯定彼得·林奇将来会成为一名金融专家。

  不过,他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了,因为1977年在他退休之时,正是他大力举荐彼得·林奇接替自己出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一职。但在1962年,乔治·沙利文先生并没有这个想法,主要钻研人文课程的彼得·林奇并不是他心目中合格的金融专家人选。

  1963年,也就是彼得·林奇进人波士顿学院的第二年。将近20岁的彼得·林奇决定开始自己的第一次股票投资。

  当时彼得·林奇有1 250美元,这是一生中第一次拥有的一笔大钱,这笔钱是靠他自己在高尔失球场上打工得来的。是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的报酬,而不是任何人的恩惠和赠予。彼得·林奇在决定买什么股票之时,并未依赖于他从高尔夫球场上得来的各种消息。虽然依靠这些消息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使自己赚上一笔。

  但彼得·林奇的目标绝不是仅仅为了赚笔小钱。他要检验自己对股票的独立思考所得出的见解是否正确。

  当时,彼得·林奇看到一篇关于空运业前途广阔的文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飞机行业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飞机的巨大商业价值。可在当时,由于飞机小,安全性能差,费用也很高昂,飞机的巨大商业价值还只存在于可能的阶段,仍属高风险产业,投资者并不轻易用他们的钞票去购买航空公司的股票。

  但彼得·林奇却按照他“按错误的前提所作的固执研究”决定购买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当时的价格是每股7美元。林奇从那篇文章中看到飞虎航空公司是一家空运公司。然而,这项投资并没有很快给彼得·林奇带来回报。有两天的时间,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一直在7美元附近上下波动,理想中的广阔前景并没有能很快到来。

  彼得·林奇几乎怀疑自己理论的错误。

  美国的经济是典型的战时经济,美国在20世纪大发战争财,没有了战争,就没有美国的经济繁荣。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曾步入短暂的萧条之中。美国介入越战又似一颗强心针,使美国的经济又呈现出繁荣景象。

  在临近美国介入越战之前,种种透露出来的迹象已使美国股市开始了攀升。彼得·林奇所购买的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上涨了5倍。彼得·林奇第一次投资股票就大获全胜。

  彼得·林奇从波士顿学院毕业后,又考上了沃顿商学院的研究生。同时也由于年岁的增大,他不可能再去布雷·伯雷高尔夫球俱乐部当球童了。

  第一笔股票生意的成功坚定了彼得·林奇的信心。他坚信在自己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大的聚财物”,只要有其一,就会有更多的成功在随后出现。

  麦哲伦基金经理乔治·沙利文先生显然没有忘记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成为波士顿学院的高年级学生后,有一天在高尔夫球场上他与彼得·林奇进行了这样一番交流。

  “彼得,”他总是这样直呼林奇的名,“你已经不再适合在高尔夫球场上当球童了。”

  “不,我还想靠在这儿的收入使我去念研究生呢?”彼得·林奇并不想放弃这个为他的成长提供经济保证的职位。沙利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