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耶路撒冷三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姆ǖ洹⒉涣械呷嗽诰奘笾凶隼癜菔保诎<奥怂鞲浇⑾值囊恍┨掌魉槠刑岬揭桓鼋小拔诙贰钡某钦颍且雇硇浅街袢漳罚⊿alem)或莎勒姆(Shalem)的一种译法。这个名字的意思可能是“萨勒姆已经建立”。
  在耶路撒冷,一个定居点在基训泉周围发展起来:迦南居民在岩石中开凿隧道,将泉水引到城堡中的一个水池。坚固的地下通道保证了他们的用水安全。对该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显示,迦南人是靠塔楼和厚墙来保卫基训泉的,他们的墙壁厚23英尺(约7米),是用重三吨的石头建造的。塔楼可能还充当神庙,歌颂基训泉的宇宙神圣。在迦南其他地方,身兼祭司一职的国王们建造了设防的塔寺。再往上走,已经发现城墙的残余部分,这是耶路撒冷最早的城墙。事实证明,迦南人在建筑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耶路撒冷的其他居民,只有大约两千年后的大希律可与之相比。
  公元前1458年,埃及占领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人成了埃及的属民。埃及卫戍部队驻守附近的雅法和加沙。公元前1350年,心惊胆战的耶路撒冷国王请求他的宗主、新王国时期的埃及法老埃赫那吞为他提供帮助——甚至请求埃赫那吞派“五十名弓箭手”——保卫他的小王国不受周围国王和强盗的侵扰。国王阿布迪·赫帕称他的城堡是“耶路撒冷大地的首都,名字叫贝特·舒尔曼(Beti Shulmani)”,即“幸福之所”。“舒尔曼”这个词可能来源于城市原来的名字“萨勒姆”。
  在南有埃及人、北有赫梯人、西北是正在进行特洛伊战争的迈锡尼希腊人的世界,阿布迪·赫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君主。他名字的第一个字是西闪米特文——许多中东民族在人种上都是闪米特人,他们所说的语言也是闪米特语,据说闪米特人的祖先是诺亚的儿子闪。因此,阿布迪·赫帕可能来自地中海东北部的某个地方。人们在法老的档案中找到了他的借兵请求,从请求中可以看出阿布迪·赫帕的惊慌失措和阿谀奉承,这是耶路撒冷人首次见诸史端的话语:'2'
  我七次拜倒在国王的脚下,然后再七次。这是米尔基利和舒瓦达图做下的伤天害理的事。他们违背国王的法律……率领基色人的军队……国王的土地已经掌握在哈卑路人(四处劫掠的亡命之徒)手里。现在一个原属耶路撒冷的城镇已经由吉尔图的属下接管。希望国王听您的仆人阿布迪·赫帕倾诉,派遣弓箭手过来。
  后续之事我们不得而知,无论这个处在包围中的国王命运如何,总之一百多年后,耶路撒冷人在基训泉上方、俄斐勒山上建起了陡峭的阶梯状建筑——“城堡之基”或者说“萨勒姆的圣殿”,该建筑至今犹存。这些令人震撼的墙壁、塔楼和阶梯是以“锡安”之名闻名的、大卫即将占领的迦南人城堡的一部分。公元前13世纪的某个时候,一个叫耶布斯的民族攻占耶路撒冷。而此时,古老的地中海世界仍被来自爱琴海的所谓的海上民族的冲击波搅得四分五裂。
  在袭击和迁徙的浪潮中,帝国纷纷衰落。赫梯人倒下了,迈锡尼人不可思议地被摧毁了,埃及摇摇欲坠——一个被称为希伯来人的民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耶路撒冷的亚伯拉罕:以色列人
  在持续了三个世纪的新“黑暗时代”,一个奉行一神崇拜的、鲜为人知的民族——希伯来人(也称以色列人)开始在狭窄的迦南地定居并建立王国。从有关创世、民族的起源、希伯来人与上帝关系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发展。他们将这些传统记录在神圣的希伯来文献中。这些文献后来被整理成摩西五经,即犹太《圣经》的第一部分——《塔纳赫》,然后一代代传了下来。《圣经》是书中的经典,但它并非一部文献,而是一部文字驳杂的神秘丛书,由不同时代的无名作者怀着大相径庭的意图编著而成。
  这部跨越许多年代、经由众人之手编写的神圣著作包括一些可考证的历史事实、一些不可考证的神话故事、一些无限美好的诗歌,还有很多难解的章节,可能加密过,也可能只是因错译而显得神秘。它的大部分内容不是叙述历史事件,而是揭示更高的真理——一个民族和他们的上帝的关系。对信徒来说,《圣经》是神启的产物。对历史学家来说,它是矛盾的、不可靠的、不断重复的,但同时又极其宝贵的材料,因为它通常是我们能够找到的唯一材料——实际上,它还是关于耶路撒冷的第一本最重要的传记。
  据《圣经》第一卷书《创世记》记载,希伯来人的始祖是亚伯兰——书中把他描述成从乌尔(Ur,今伊拉克境内)过来,定居希伯伦的人。希伯伦位于迦南,这是上帝承诺给他的土地迦南境内,上帝还把他的名字改为“众族之父”——亚伯拉罕。在旅行的过程中,亚伯拉罕受到萨勒姆的祭司国王麦基洗德的欢迎,麦基洗德以至高真神伊利昂的名义欢迎亚伯拉罕的到来。这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这个城市,这意味着耶路撒冷已经是一个由祭司王统治的迦南圣地。后来,上帝命令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地”的一座山上——摩利亚山,即耶路撒冷的圣殿山——拿他的儿子以撒献祭,以测试亚伯拉罕的忠诚。
  亚伯拉罕的无赖孙子雅各通过耍手段夺得了继承权,但在同一个陌生人的摔跤比赛中拯救了自己,原来这个陌生人就是上帝,他的新名字“以色列”——“与神角力之人”——由此而来。犹太民族正是起源于此,他们同上帝的关系是如此饱含激情又充满波折。以色列是移居埃及的十二个支派的始祖,在这些所谓先人的故事中有诸多矛盾之处,因此界定它们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的。
  四百三十年后,《出埃及记》将以色列人描述成为法老建造城市时受压迫的奴隶,在上帝的帮助下,他们在一个名叫摩西的希伯来王子的带领下奇迹般地逃出埃及(犹太人仍在逾越节庆祝这一事件)。在穿越西奈的时候,上帝授予了犹太人摩西十诫,并承诺,如果以色列人能够按照这些戒律生活、礼拜,他就把迦南赐予他们。当摩西试图探寻上帝的本质,问“您叫什么名字”时,他听到威严的、令人生畏的回答:“我就是我。”一个没有名字的上帝。希伯来语的表达是YHWH:雅法(Yahweh),后来基督徒把它错拼成“耶和华(Jehovah)”。'3'
  确实有许多闪米特人定居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可能就是那个强迫希伯来人为他建造货栈…城市的法老。摩西是埃及人的名字,这至少证明他来自埃及。没有理由怀疑一神教第一位有魅力的领袖——摩西或者某个与他相似的人——确实接受了这种神启,因为宗教都是这样开始的。闪米特人逃避压迫的传说貌似合理,但无法确定日期。
  摩西从尼波山上看见上帝的应许之地,但他至死没有踏上这块土地。是他的继任者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据《圣经》所述,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是一个既充满血腥杀戮,又逐渐定居下来的过程。考古方面没有任何征服占领的证据,但这些游牧定居者确实在犹地亚高地建了许多没有围墙的村庄。'4'这群逃离埃及的以色列人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对他们的耶和华的信仰将他们团结在一起——他们在一座可移动的圣殿里敬拜上帝,圣殿是一个供有神圣木匣的帐篷,此木匣以“约柜”著称。他们可能是通过讲述先人的故事来确立自己的身份。从亚当和伊甸园到亚伯拉罕,这些传说中有许多后来不仅为犹太人所尊奉,还受到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尊崇——并在耶路撒冷落地生根。
  现在,以色列人第一次离这座城市如此之近。
  #####
  注释
  '1' 耶利哥即今以色列城市杰里科,《圣经》中称其为“耶利哥”,本书大部分地方将采用“耶利哥”这个译法。——译注,其他注释若无此说明,皆为原注。
  '2' 这是地方首领用巴比伦语给离经叛道的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公元前1352—公元前1336)写的三百八十个字符中的一些,这些字符都刻在烘干的泥板上。阿蒙霍特普四世一改埃及传统的多神崇拜,开创了太阳神崇拜:他将他的名字改为“埃赫那吞”。1887年,在他的新都埃赫塔吞、今开罗南部的阿马尔奈发现了他的外务部——法老通信院的皇家档案馆。一种理论认为,哈卑路人是早期的希伯来人(或曰以色列人),事实上,当时的中东地区普遍用这个词指代抢劫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