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耶路撒冷三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 希律的三个儿子都用了希律这个名字,这给福音书造成许多混乱。阿基劳斯结了婚但爱上卡帕多西亚国王的女儿基斯拉,而基斯拉同希律和米利暗的儿子亚历山大有过一段婚姻。亚历山大被处死后,她嫁给毛里塔尼亚国王朱巴,朱巴死后,她回到了卡帕多西亚。现在她又嫁给阿基劳斯。

11 耶稣基督
  公元10年—公元40年
  施洗者约翰和加利利之狐
  约翰的双亲——圣殿祭司撒迦利亚和伊丽莎白住在城外的安凯伦村。撒迦利亚可能是地位低下的祭司之一,他必须通过抽签才能决定自己在殿中的职责,与圣殿显贵有着天壤之别。然而,约翰孩童时经常造访圣殿。成为一个好犹太人有许多种方法,他选择的是像以赛亚规劝的那样在荒野里过苦行僧生活,“在沙漠里为耶和华开路”。
  公元1世纪20年代晚期,约翰开始在离耶路撒冷不远的沙漠里赢得第一批追随者——“所有人都在心里揣测约翰是不是救世主”——后来他的影响扩展到希律·安提帕斯统治下的加利利,他的家人就住在这里。玛利亚是约翰母亲的表亲,她怀儿子耶稣时与约翰的双亲待在一起。耶稣从拿撒勒过来倾听他的表兄约翰布道,而约翰则在约旦为耶稣施洗。表兄弟二人开始一块儿布道,提出洗礼免罪说,他们的新仪式从在浸礼池中洗净自己的犹太教传统演变而来。与此同时,约翰开始谴责希律·安提帕斯。
  加利利小王过着皇帝般的生活,为他的奢侈挥霍提供资金的是人们普遍憎恨的收税员。安提帕斯不断游说新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忧郁孤僻的继子提比略把他父亲的王国赐给他。他以奥古斯都的寡妇、提比略的母亲、希律家族之友的名字给他的首都起名为“利维娅”。接着,公元18年,他在加利利海岸建立了一座名叫提比里亚的新城市。耶稣和约翰一样鄙视他,视他为贪财浪子、罗马人的走狗,“那只狐狸”是耶稣对他的称呼。
  安提帕斯娶了纳巴泰阿拉伯国王阿雷塔斯四世的女儿,从而建立了一个旨在保证犹太人和阿拉伯之间和平的联盟。在位三十年后,已是中年人的安提帕斯不幸地爱上了自己的侄女希罗底。希罗底是大希律被处死的儿子阿里斯托布鲁斯的女儿,已经嫁给她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现在,她要安提帕斯同他的阿拉伯妻子离婚。安提帕斯傻傻地同意了,但纳巴泰公主并没有安静地离开。施洗者约翰当着一大群人的面嘲笑这对奸夫淫妇,称他们是当代的亚哈和耶洗别,直到安提帕斯下令逮捕他。先知约翰被关押在大希律位于约旦对面、死海上方2300英尺(约701米)处的马卡鲁斯要塞。关在这些牢房里的不光有约翰,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囚犯——安提帕斯的阿拉伯妻子。
  安提帕斯和他的侍臣设宴庆贺自己的生日,作陪的还有希罗底和她的女儿、嫁给小王菲利普的萨罗米。(马卡鲁斯宴会厅的马赛克地板仍有部分留存至今——地板下面的一些牢房亦是如此。)萨罗米“进来跳舞,取悦希律”,可能还表演了有七层遮蔽物的脱衣舞,'1'她跳得如此优美,以至于安提帕斯情不自禁地说:“随你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在母亲的教唆下,萨罗米回答说:“我要施洗者约翰的头。”过了一会儿,约翰的头被从地牢里呈上来,“放进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拿去给她母亲”。
  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的耶稣逃到了沙漠,但他也经常拜访耶路撒冷——他是三大亚伯拉罕宗教创始人中唯一一个曾在耶路撒冷街上漫步过的。耶路撒冷和圣殿是他自我展望的核心。一个犹太人的生活是以研究先知、遵守律法和去耶路撒冷朝圣为基础的,耶稣称这个城市是“伟大国王的京城”。尽管耶稣前三十年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的是他沉湎于犹太《圣经》的学习当中,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一丝不苟地实现《圣经》预言。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圣殿是他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一部分。耶稣非常关注耶路撒冷的命运,十二岁时,父母曾带他到圣殿过逾越节,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据路加说,耶稣与父母走散,经过三天的焦虑寻找之后,父母“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耶稣受魔鬼诱惑,站到了殿顶上。当耶稣向信徒公开他的使命时,他强调他的命运将在耶路撒冷展开,“从此耶稣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而耶路撒冷会为此付出代价:“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包围,就可知道它成荒场的日子近了……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
  在他的十二门徒(包括他的弟弟雅各)的支持下,耶稣再次出现在他的加利利老家,一边用他巧妙的、朴素的方式(经常使用比喻)宣扬他所说的“好消息”,一边向南行走。他的讯息是直接而激动人心的:“天国近了。你们应当忏悔。”耶稣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教义被人们没完没了地分析,但四部福音书揭示了他传道生涯的精髓在于他对即将来临的世界末日——最后审判——和天国的预言。
  在这个可怕而激进的愿景中,耶稣本人作为神秘的半弥赛亚性质的人子将起到核心作用。“人子”是《以赛亚书》和《但以理书》中的一个词汇:“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他预见到所有人类关系的毁灭:“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不要以为我是来为世间带来和平的,我不是来为世间带来和平,而是带来战争。”
  这不是一场社会或民族主义革命:耶稣最关心的是末日后的世界;他所宣扬的社会正义更多是在来世而非此世。“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妓女和收税人会在权贵和祭司之前进入上帝之国。当耶稣说旧的律法将不再重要时,他令人震惊地召唤起了世界末日:“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当世界终结时,“人子将坐在他的荣耀宝座上”,所有的民族聚集在他面前听候审判。恶人得永罚,义人得永生。
  然而,耶稣在大部分情况下谨遵犹太律法,事实上,整个传道生涯中他都强调他在实现《圣经》预言:“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与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死守犹太律法是不够的:“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入天国。”耶稣并未鲁莽地直接挑战罗马皇帝,就连希律他也不轻易冒犯。如果说《启示录》主导他的传教,那么他为自己的神圣提供了一个更为直接的证据:他是一名医师,他使瘸子正常行走,使死人复生,成群的人聚集在他身边。
  据约翰所言,在最后一次访问耶路撒冷之前,耶稣至少在逾越节和其他节日三次拜访耶路撒冷并有两次侥幸逃脱。住棚节期间,当他在圣殿布道时,他被一些人称为“先知”,被其他人称为“救世主”——尽管势利的耶路撒冷人讥笑说:“救世主岂会从加利利出来?”当他同权威辩论时,群众驳斥他:“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耶稣回来过哈努卡节(净殿节),但是,当他声称:“我与父原为一,犹太人又拿起石头要打他……他却逃出了。”他知道拜访耶路撒冷意味着什么。
  与此同时,在加利利,被安提帕斯抛弃的阿拉伯妻子从马卡鲁斯的监牢逃到她父亲阿雷塔斯四世的王宫。阿雷塔斯四世是纳巴泰最富有的国王,著名的卡兹尼神殿和“玫瑰红”城市佩特拉的皇家陵墓就是他建造的。阿雷塔斯对此等侮辱极为震怒,他武装入侵了安提帕斯的公国。希罗底先是害死一名先知,现在又引发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战争。安提帕斯在这场战争中败北。罗马盟国间是不允许发动私人战争的:在卡普里岛享受晚年放荡生活的提比略皇帝虽然被安提帕斯的愚蠢行径所激怒,却仍然支持他。
  如今,希律·安提帕斯已经对耶稣有所耳闻,人们也想知道耶稣到底是谁。一些人认为他是“施洗者约翰,一些人说他是伊利亚斯,另外一些人说他是一位先知”,而他的使徒彼得相信他就是弥赛亚。耶稣在女人中特别受欢迎,其中一些妇女是希律家的——希律管家的妻子是耶稣的信徒。安提帕斯知道这与施洗者约翰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