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哲理枕边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页纸,较早地吃上了早饭。第三天,他很快就打完了一页纸,接着又连续打了五页纸,才想起吃早饭的事情。他的作品终于产生了。他就是靠坐下来动手干来学会了面对艰难的工作的。     
  第十章 人不是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东西   
  人生哲理150   
  在工作中产生畏难情绪时,不能躲避,要强迫自己坚持下去。这样,你才能够逐渐适应和习惯比较困难的工作。 
  家的感觉更多的来自于家人所给予的爱的温暖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 
  一个女人是非常好的人,从结婚之日起就努力操持一个家。她会在清晨五点钟就起床,为一家老小做早饭;每天下午,她总是弯着腰刷锅洗碗,家里的每一只锅碗都没有一点污垢;晚上,她蹲着认真地擦地板,把家里的地板收拾得比别人家的床还要干净。 
  一个男人也是非常好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工作认真踏实,每天准时上下班。他也是个负责任的父亲,经常督促孩子们做功课。 
  按理说,这样的好女人和好男人组成一个家庭应该是世界上幸福的了。 
  可是,他们却常常暗自抱怨自己的家不幸福。常常感慨“另一半”不理解自己。男人悄悄叹气,女人偷偷哭泣。 
  这个女人心想:也许是地板擦得不够干净,饭菜做得不够好吃。于是,她更加努力地擦地板,更加用心地做饭。可是,他们两个人还是不快乐。 
  直到有一天,女人正忙着擦地板,丈夫说:“老婆,来陪我听一听音乐。”女人想说“我还有……事没做完呢”。可是话到嘴边突然停住了——她一下子悟到了世上所有“好女人”和“好男人”婚姻悲剧的根源。她忽然明白,丈夫要的是她本人,他只希望在婚姻中得到妻子的陪伴和分享。 
  刷锅子、擦地板难道要比陪伴自己的丈夫更重要吗?于是,她停下手上的家务事,坐到丈夫身边,陪他听音乐。令女人吃惊的是,他们开始真正地彼此需要,以前他们都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而事实上,那也许并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人生哲理151   
  在生活方面成功的人士往往都非常重视家庭,他们知道,家的感觉更多的来自于家人所给予的爱的温暖。即使地板有一些脏,饭菜有一点儿难吃,却仍然令人向往。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获得幸福 
  幸福是什么?按目前流行的观点:“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 
  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这个定义,把幸福与快乐、不幸与痛苦完全等同起来。而在明白人看来,这些范畴是不同的。幸福是人们目的的实现,不幸是人们的目的未能实现。而快乐则是对幸福的感觉,是人们实现了目的所感到的满足;痛苦则是对不幸的感觉,是人们没能实现目的所感到的不满足。因此,幸福与欢乐不同,幸福是行为规则,是道德规范,属于人们的实际行为领域,而快乐是对幸福的感觉,是心理的主观的精神的东西。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获得幸福。不论禁欲主义者,还是快乐主义者,他们都不可能不是在追求幸福;他们都不可能不是在避免不幸。只不过由于他们对幸福的认识、感觉不同,因而似乎一些人在追求幸福,另一些人在追求不幸罢了。 
  道德之为道德,在于告诉人们应该追求怎样的幸福,避免怎样的不幸。那么,幸福有哪些种类或层次呢? 
  按照道德的原则,人们活动的目的不外利他与利己两种。所以,人们的幸福也就不外两种:一是利他目的的实现,叫做“为他人的幸福”或“集体幸福”;一是利己目的的实现,叫做“为自己的幸福”或“个人幸福”。为他人的幸福符合道德最高标准“纯粹利他”,因而是最高的正当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如果用利他的手段达到,便符合道德一般标准“利己与利他统一”,所以是一般的正当幸福;如果用无害于人的手段达到,就符合道德最低标准“不损人”,所以是最低的正当幸福;如果用损人的手段达到,就不符合道德标准,就是不正当的幸福。 
  集体幸福和个人幸福并非彼此存在、互不相干的两个东西,而是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人活动的不可分割的双重目的,构成一个人全面幸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因为“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完善。 
  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情操高尚的伟人。一位著名学者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则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如果不以利他和利己而以物质和精神为根据,则幸福又分为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两个层次。物质幸福是物质方面目的的实现。它又分为创造性的与享受性的两种。创造性的物质幸福也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目的的实现;享受性的物质幸福也就是消费物质财富的目的的实现。 
  诚然,物质财富的创造是人们种种活动的目的,但是当一个人使自己的创造物质财富的才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社会利用和发展时,他会感到无限的幸福。这种幸福显然远远高于消费性的物质幸福。 
  精神幸福是精神方面的目的的实现,也分为创造性和消费性两种。创造性的精神幸福如著书立说、作曲演唱、雕刻绘画等;消费性的精神幸福如对文艺作品和表演的欣赏等。不言而喻,创造性的精神幸福远远高于享受性的精神幸福。   
  人生哲理152   
  西方有一句名言:吃和睡是猪的生活。难道加上玩和乐,就是人的生活?物质幸福实际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只有精神幸福才为人所独有。所以物质幸福是低级的基本的幸福,而精神幸福则是高级的、上乘的幸福。因此,马克思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思维的享受是最高的享受。”“即使是罪犯的思想,也比天上的奇迹更灿烂辉煌。” 
  一切都可能改变 
  玛丽整理旧物,偶然翻出几本过去的日记。 
  日记本的纸张有些发黄了,字迹透着年少时的稚嫩,她随手拿起一本翻看。 
  “今天,老师公布了期末成绩,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竟然考了第五名。这是我入学以来第一次没有考第一,我难过地哭了,晚饭也没有吃,我要惩罚自己,永远记住这一天,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失败和痛苦。” 
  看到这里,玛丽自己忍不住笑了。她已经记不得当时的情景了。也难怪,自离开学校后这十几年所经历的失败与痛苦,哪一个不比当年没有考第一更重呢? 
  翻过这一页,再继续往下看。 
  “今天,我非常难过。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那样做?她究竟是不是我的亲妈妈?我真想离开她,离开这个家。过几天就要选择大学了,我要申请其他州的大学,离家远远的,我走了以后再不回这个家!” 
  看到这,玛丽不禁有些惊讶,努力回忆当年,妈妈做了什么事让自己那么伤心难过,但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又翻了几页,都是些现在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事可是在当时却感到“非常难过”、“非常痛苦”或是“非常难忘”的事。看了不觉好笑,玛丽放下这本又拿起另一本,翻开,只见扉页上写道:“献给我最爱的人——你的爱,将伴我一生!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看了这一句,玛丽的眼前模模糊糊地浮现出一个男孩的身影。曾经以为他就是自己的全部生命,可是离开校门以后,他们就没有再见面,她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在做什么。她只知道他的爱没有伴自己一生,她的爱,也早已经改变。 
  许多人曾经以为只要好好爱一个人,就不会分手,现在才知道,你对他好,他也一样会爱别人。曾经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上第二个人,可是一旦你经历着一生中的第二次爱情,就会发现和第一次一样甜美,一样折磨人,一样沉迷,一样刻骨。   
  人生哲理153   
  经历了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历尽沧桑之后,你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的。美好、快乐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