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论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不要有邪念’。”

【解析】《诗经》以“国风”为第一部分,而国风大部分是讲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幽怨,被认为带有“淫”的色彩。因此孔子解释说,只要自己不想歪了就行,淫与不淫,不取决于诗的内容,而取决于你自己的脑子。

这自然是在孔子修《诗经》之后的事情,否则不会说“三百篇”。显然,编订《诗经》之后,弟子们都有些惊讶,认为这不是老师的风格。于是,孔子作了这样的解释。

凑巧的是,“思无邪”也是《诗经》中的一句诗,出于《诗经·鲁颂·駉》第四段: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许多人认为,孔子这里的“思无邪”就是这首诗中的“思无邪”,而《诗经》里的“思无邪”,应该当做心无旁骛的意思来解释。

但是,从后面的孔子关于《诗经》的说法看,他在这里所说的“思无邪”就是不要有邪念的意思,因为确实很多人认为《诗经》比较淫荡。

【现实解说】如果人类没有了“性”和“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乐趣。所以自古以来,男女之间的事情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歌也好诗也好故事也好影视也好,“性”和“情”都是不可或缺的主题,所谓情色色情,其实都取决于观者。

如今,对于人体艺术等等,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15。2(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伤恸。”

【解析】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首爱情诗,孔子要解说这首诗。

其实,《关睢》为什么作为整部《诗经》的第一首,孔子是作过解释的,《韩诗外传》中记载,孔子曾经对子夏说,“《关雎》这首诗讲的可是至高无上的道理啊。两个男女在旷野之中,山水之旁,一切处于自然,难道不是天作之合?《关雎》所讲述的道理,难道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如果没有男欢女爱,人类怎么繁衍?我们还讲什么仁义?所以,《关雎》所讲的,就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崇高最仁义的事情,这样的诗不放在第一位,什么能够放在第一位?”

孔子为什么要说这段话,要做这样的解释?当然是有人提出质疑,或者暗中在做议论。

【现实解说】情而不色,色而不淫,淫而不荡。情,就是男女相悦;色,就是男女相拥;淫,就是男女房事无节制;荡,就是大范围的淫。

15。3(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关睢》被演奏得丰富而优美,回旋于耳边了。”(旧译: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解析】关于“关雎之乱”,历来的解释是“最后一部分是《关雎》”或者“《关雎》的结尾”,其实都是把“乱”当成结尾来解释,以便对应第一句的“始”。但是,这样的解释明显不对,如果结尾是《关雎》,那么就应该说到开头是什么。《史记》中记载“关雎之乱以为风始”该怎么解释?所以,“关雎之乱”就是“关雎”,整句话的断句就应该是这样的。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在这里做演奏解释。

看起来,关雎能成为《诗经》开篇之作,与师挚可能有关系,大概师挚的演奏给孔子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

【现实解说】从邓丽君开始,情歌就被唱得很温馨了。

15。4(9。31)★★★★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解析】孔子不解风情,非要说破人家。人家讲的就是这种境界,这种欲罢难休,若即若离的情调;讲的就是你想我我念你,对面不见千里相思的格调。孔子一生不懂风情,所以把个老婆也给休了,一生孤独。后来孔子的儿子孙子都遗传了这一点,儿子说:“我没娘,凭什么你有娘?”于是把老婆休了,让孙子子思也没了娘;子思一生气,后来也把老婆休了,让自己的儿子也没了娘。

不过呢,孔子虽然不解风情,却不至于不食人间烟火,《诗经》里保留了大量的爱情诗歌,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想说是:“要是我有个情人的话,千山万水我也要去找她。”

【现实解说】——亲爱的,我爱你,可是我在巴黎。

——放屁,我现在就在你家里。

——啊,你在我家里?我怎么没看见你?

——你个臭不要脸的骗子。

孔老师说得对,任何以距离为借口的人,都是感情骗子。

15。5(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人类社会最一开始处于原始的自然的状态,因此有了诗来表达情感;之后有了礼来约束大家,社会就成其为社会;最后有了音乐,人类社会就有了大成。(旧译: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解析】这段话明显不是来讲个人的,而是讲人类社会的。诗、礼、乐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也是人学习的三个台阶。

这好像是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现实解说】俗话说得好:生活就像一首诗。可是,真没有什么好诗。

15。6(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情趣,可以了解社会,可以懂得交往朋友,还可以抒发自己的不忿。近了说,可以教给你们怎样孝敬父母;远了说,可以告诉大家怎样侍奉君王;另外呢,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解析】卖什么吆喝什么,孔子修编了《诗经》之后,开始大力向学生们推广。基本上,《诗经》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学了《诗经》就什么都不愁了。

《诗经》确实能让人们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不过到了今天,要学《诗经》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事实上,轻松愉悦的东西总是给人们更深刻的印象,能够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现实解说】兄弟,为什么不打游戏呢?游戏可以了解历史,可以学习知识,可以交朋友,还可以发泄不满。近了说,不用到处跑,免得被贼偷;远了说,可以知道人类是怎么进化的。另外呢,还能学习不少英语单词。

15。7(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析】这一段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上一段15。6(17。9),所以,即便是圣人,也有自己把自己绕糊涂的时候。

基本上可以这样想象,一个学生把《诗经》倒背如流了,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于是孔子给他来了一盆冷水。孔子实际上还有话在心里没说出来,大致是:你牛什么?你看人家冉有师兄,就没学过《诗经》,人家这管家当得多好?你看人家子贡师兄,也就学了半吊子《诗经》,人家出使,那是无往不利。你背了几首诗,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你还差得远呢!

【现实解说】会背几首诗,就以为自己是神童了,就以为自己是文学家了,这种人很多。

15。8(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解析】《周南》《召南》都是《诗经》里的诗。

这是在孔子从卫国回国之后,儿子也有五十岁了。孔子平时没心思教育儿子,只是偶尔碰上教育几句而已,话也说得很不客气,颇有些“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的意思。而儿子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