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庸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闻声皆有些诧异,因为这声音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朝中最为忠直敢言的蔡老御史。

蔡老御史由赵砺的亲兵引路走进来,身边跟着早已升为郎中令的蔡子言。他先是跟赵砺打了招呼,才道:“去年拙荆病重,想吃新猎的鹿肉,我这不肖子就违反禁例到城外猎场捕猎,不巧张统领正巧跟景王亦从不远处的武生营走到猎场。张统领帮他瞒下了这件事,又请景王为拙荆带来御医。子言便应了他一件事。”蔡老御史隐去蔡子言娶孪生姐妹的事不提,接着道:“子言所做的这件事就在去年年初,景王殿下遇袭前,长天居内,有许武,段子良等人为证。”

蔡老御史还想重头细说,不止罗文谦,白勇这些直肠子一听到蔡老御史这架势就犯晕,连忙阻止道:“那件事到底是什么?”

蔡老御史沉声说:“助张统领掩人耳目暗会太子!”

蔡子言嘴唇微动,那件事后没几天就被蔡老御史逼问出来了。他下意识地望向君闲,只见他神色宁定,并不在意。

罗文谦不甘心地问:“难道蔡公子也见到了太子?”

蔡子言正要答,赵砺挥手打断,因为现在已经不容他们细说了,“太子是从我引去见张统领的,罗督军不必再怀疑。”他话中的不耐烦很明显,显然早就对罗文谦不满了。

若不是君闲非要等蔡老御史来了以后才说,他早就把罗文谦往死里反驳。

罗文谦显然没想到君闲居然与赵砺有旧,顿时语塞。说起来,君闲与赵砺认识还是因为当初景桓将楼船拆得面目全非。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怒斥两个败家子不学无术的将军居然有个怪癖,就是喜欢把无关紧要的事写成长信让密探拿去练手,有个可怜的密探在任务时失误了,被迫一个月跑了三趟风州,送了三封跟韩渊详细描述三道菜色的‘密信’。要知道来回往返最快都是十天,这密探一个月都是在马上度过的。

君闲的院落还算守卫森严,很快就被赵砺拿来试手,他正是这样搭上赵砺的,一来二去,也知道这人脑袋里纯正的武人心思。

君闲收回思绪,微笑着说:“现在轮到罗督军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韩渊来到帝京的,难道帝京里罗督军手下有人见过韩渊?还是巡防营中有人见到他禀告给罗督军听?韩渊露面的那次,不正是在武生营里跟赵将军相见吗?罗督军怎么不说赵将军与韩渊勾结?或者罗督军知道赵将军这样做是经过太子授意,诬陷赵将军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才将矛头指向武侯府?还是说只是奉十七王爷之命将武侯置诸死地?”

一口气问完,君闲已敛笑,赵砺则立刻命人将罗文谦拿下,羁押到别处。

连蔡老御史都没有反对,在场本就与督军不和的诸将自然没有意见,对罗文谦的辩驳声充耳不闻。待帐中安静下来,蔡老御史脸色凝重:“十七王爷当真要反了吗?”

御史所做的事其实跟唐清的差不多,都是注意朝中及各州官员的异动,所以一经分析,立即明白谁说的是假话。事先他远没有料到十七王爷居然会铤而走险,自然没往坏的方向联想。

赵砺不想直言打击这位老臣,抹抹脸上的胡渣子,开始调配巡防营诸将。

君闲一语不发地听赵砺说完,凝视着百里外的火光,心中百味杂陈,那年的宫宴里,十七在他耳边说他是那个因。十七的心思跟景王一样,只不过更痴狂,更不顾一切,也更憎恨……

白勇却有些疑惑,“常山呢?江口我有把握守着,而常山虽然寻常百姓不敢定居,接受过训练的人要翻越却也不难。”

见赵砺面带忧色地望过来,君闲沉沉应道:“常山,交给幼军。”

在场的人都是军中老人,也都见识过当朝的幼军是什么模样,当然感觉到这话到底有多沉重。只不过已经不能分兵了,皇城跟城西都是重中之重,即使是靠完全消耗幼军守住常山,也好过这其中一个失守。

他们第一次正眼看这个年幼的幼军统领,离他最近的白勇更是用力一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活着回来我给你敬杯酒!”

君闲黑眸邃亮,笑着说:“一杯恐怕不够!”

众人已经知道自己的职责,心中反而轻松了许多,听到这年轻人都这么爽快,朗声齐道:“当然要喝个不醉不归!”

目光相触,俱是一笑。

眼前一派欢欣,蔡家父子思及朝中毫不知情的官员,这么多年来最为清晰地感觉到朝局如死水,再没有当年的朝气。蔡老御史步出帐外,闭起眼,神色微恸:“临朝,安逸太久了啊。”

夜雨(中)

帝京中的异常,早已被常山猛兽夜袭弄得警惕非常的幼军将士很快察觉出来,不约而同地赶往常山。

而君闲并不是一个人回到常山的,他身边还有赵砺手下的一名将领,叫徐江。徐江三十出头,曾跟赵砺携手击退辽军,是临朝有名的儒将。后来因为受伤就退回了帝京,担任清闲的职位。

沿路交谈,君闲简要地向徐江说了几个方案,在计划反复被纠正之后,很快就已经接近幼军新营。从前徐江也不是没有到过幼军,当知道临帝同意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担任幼军统领时,他们巡防营诸将还认为临帝终于下决心废掉幼军。当然,这点在景王出任督军时又变得不确定起来。

景王的立威之举传到他们耳里,连赵砺都赞不绝口(徐江当然不知道赵砺为什么那么痛快)。只不过他将幼军所有编制重排的举措在他们这里则如同儿戏。即使要安抚平民,也不能一下子废除世家子弟的所有特权。果然如他们所料,幼军很快乱成一团。

在白勇摩拳擦掌想要接手幼军两万兵力时,那个一直闲散度日的幼军统领横空杀出,拔营之举让他们都大呼痛快。

毕竟他们巡防营辛辛苦苦守卫帝京,最后领的饷银跟无所作为的幼军相差无几,心里难免积着一口恶气。

这也是白勇会为了君闲的话跟罗文谦吵起来的原因,他对着久闻其名,却不怎么出面的前武侯世子非常有好感。单凭君闲狠狠把那群幼军教训了一顿,就足够让他引为知己了。

现在一转眼,幼军中的世家子弟与平民已经打成一片,对彼此的信任显而易见。

这样的情形对徐江来说并不陌生,赵砺军中许多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卒从前线归来后都有这样的默契。徐江的目光落在那个翻身下马的幼军统领身上,君闲仿佛有所察觉,回头自嘲地一笑:“原准备用这新营来安置难民的,没想到……”行军打仗,自己毕竟还是太稚嫩了。

徐江见到他少年老成的模样,好言劝慰道:“张统领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果他知道难民入京的消息,恐怕也只会奇怪一下,并不重视。

君闲当然不会跟他说上次十七王爷的狂言。黑眸微沉,却笑言:“徐将军以前可从不夸人啊。”才说完,自己也愣住了,讪讪地道:“听说徐将军在军中被称为铁面,反而是赵将军的人缘比较好,啊,不是。”君闲难得有些局促。

徐江倒是不介意,反而觉得他到底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他跟大司马徐东华算是远房亲戚,世家子弟也见得不少,对这个不骄不躁的幼军统领倒是挺喜欢的。他拍拍他的肩,阔步走向校场,“让我看看现在的幼军吧。”

钱伯颜首先迎了过来,见到徐江不由一惊。连忙问道:“大人,徐将军,这是什么回事?”

君闲示意他稍安勿躁,温言询问:“人都回来了吗?”

钱伯颜显然已经清点过人数,立刻回答:“还有五千人似乎在皇城附近,不知是不是被禁军留在城中。”

君闲闭起眼,“能回来一万五,已经很不错了。你马上让水师下江,到白勇将军那边去。”他并不擅长水战,白勇应该能带着水师好好打上一场,这对他们将来也有好处。见钱伯颜还是一脸迟疑,君闲沉声下令:“其他人交给我跟徐将军。”

钱伯颜平日里虽然自怨自艾,此时却利落地应承,飞快转身让水师出列。他抹抹眼角的泪,仿佛一个年老的父亲眼睁睁地自己的孩子们离开,万般无奈。

君闲跟徐江刚舒了口气,唐越就已经急匆匆地迎过来。他身边带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一见到君闲伏地即拜:“公……大人!属下办事不力!潜伏在难民中竟没有发现那些难民居然是——居然是有编制的军队!”男子泪水纵横,洗去了脸上的脏污,神情更是哀戚:“他们早就知道哪些是我们的人,故意让我们得知错误的情报!到了渠水县后,他们就把我们人都杀了!渠水县的县守也已投靠了他们!若是他们连夜行军,说不定半夜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