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死博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李树生也不能过于“谦谦君子”。他感到柳王明这些伎俩实在小儿科,最终会弄巧成拙。等于把自己推到了广大干部的对立面,等于给自己制造掘墓者。但无论如何,他要组织反击,要把柳王明窃来的这件闪着政绩光环外衣扒下来,而且要在更大范围、更有影响力的场面进行,使更多的人了解柳王明无耻和无聊。
  李树生从小失去父母,一次渡船沉没,父母双双撇下六岁的他而去,守寡的婶婶收养了他,把他抚养成|人。家道衰败,势单力薄,无论是春夏秋冬,婶婶常常天黑就关门,言谨行慎,谦虚退让,远离是非。她象老母鸡样地护着李树生,视为己出。她常常告诫李树生,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是李家一根独苗,为人处世,不能不多长个心眼,要为李家争气。也许是家庭的影响,李树生做事为人,低调内敛,常常处于守势。现在柳王明把他逼到了墙角,再不煞煞他的气焰,就很难给市四套班子同志交待,也必然使社会正气受到打击。从北京回新阳后,他先找魏道清、黄世槐谈心,了解情况。再找市委几位常委汇报工作,顺便了解他们对政府工作的看法。掌握了班子成员的底数后,他觉得要向柳王明出手,给他敲打敲打。着手组织了市县乡“万名”干部进农家启动仪式。
  李树生是踏着《伟大祖国》的节拍来到市委大楼台阶上的,时间掐得很准,八点二十三分。他的出现,使三三两两在市委门厅的四套班子领导迅速聚集,各就各位,在李树生的左右身后站好。


  上气球薄张罗社会舆论上  今天的市委大院门前广场,人头攒动,喜气洋洋。披着节日的盛装,广场的中央和四个角上,飘放着十几个氢气球,飘带上悬挂着很多鼓舞人心的口号:“重视农业,关注农村,心系农民。”“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市委市政府大楼顶上,三只一组,串着十二只大喇叭,里面还在播放着激越高昂的进行曲,穿透了新阳半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沿喇叭线往下,是一辆长了很多天线、周身白底红字的实况转播车,工作人员上上下下,忙个不停。作为主席台的市委大楼花岗岩台阶上,架着各种型号的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对着立有很多话筒的位置。广场的东西两侧,各一溜排着十二辆四十座的大巴,车身擦得铮亮,车头挂着红绸扎的大红花。广场被分割成三十八个方块,由三十八个市直单位下乡干部填得密密麻麻,人潮涌动。一个方队树着一面旗帜:新阳“万名”干部下乡工作团第X团。由各单位“一把手”当旗手,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干部,不论是否下乡工作,都要参加今天动员大会。一为造声势,二来为下乡干部送行。所以,整个广场足足站了近二千人。加上全市十四个县市区,都设了分会场,市电视台实况转播,参加今天动员大会人多达一万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万人大会”。
  
生死博弈 十八(2)
“请大家安静,大会马上开始了。”时间正好八点半的时候,市委副书记刘茂盛敲了敲话筒,按李树生安排,今天是他主持会议。李树生讲话,然后是下乡工作团副团长、农工部长代表全体下乡干部表态发言,最后由李树生代表市委向市委副书记、下乡工作团长彭常青授旗,由彭常青宣布下乡工作团出发。
  “奏国际歌。”
  这个安排李树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他完全把柳王明排斥在一边。而且这件事的处理完全违反了李树生处理问题的惯例,完全是由他口述,由市委秘书长口头通知各有关的副书记,柳王明是到会场才知道这个安排的。心里很不舒服,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却被李树生边缘化了,排斥在议程之外。他完全知道他的用意,是要诋毁他前一段在媒体的风头。但李树生拿到桌面上的理由又冠冕唐皇。
  “老柳,今天的会我看就那样开吧,”李树生进入会场的时候,当着市委几个书记面征求他的意见。“让茂盛同志主持,他管干部嘛。我代表市委讲几句话,然后授旗给彭常青,因为下农村,由他宣布‘出发’比较合适。
  还有什么可说的,当着他们几位的面,临时调整哪一个的分工,也会引起当事人的不快,何况是这样在全市人们面前露脸的机会,那不等于是挖他的祖坟一样。所以,柳王明只好点头同意。
  “下面,请市委书记李树生同志作动员报告。”刘茂盛的声音通过十二只高音喇叭传送,在广场的上空回荡。
  李树生眼睛从容地扫视了一遍全场黑压压脑袋、泛着光亮的一层眼球,按了按面前稍稍高了一些的话筒,一字一句地开腔了,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由于不紧不慢又抑扬顿挫,丝丝入扣,很快抓住了全场人的心,下面一片肃静。
  “新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这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全市农村的发展,这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全市76%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生活始终是市委议事日程中的大事。”
  李树生话题一转,右手从左胸向外扬出去,“今天在场的,都是市直机关的干部,大家按月可以拿到财政拨发的薪水。虽然说不上丰厚,但也毕竟生活无虞,孝敬老人抚养孩子,还会略有些积蓄。可是我相信,你们都有父母兄弟姊妹还在农村,他们的生活还紧紧巴巴的,他们中还有相当多的人,要计算着家里的存粮量米下锅,为了省下油盐钱而拖着病痛的身子在田间劳动,忍着骨肉分离的痛苦,离乡背井走在打工的路上。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获得了各样的机会、以各样的理由离开了他们。我也和你们一样,离开了他们那样的生活。可我们都不要忘了,我们不是刚离开他们不久吗?我们对这样的生活就陌生了吗?我们能对他们的境况视而不见吗?如果这样我们的良心能得到安宁吗?”
  李树生讲到这里,喉咙有些堵,嗓子里出来的话有些不如开始流利。他感到全场异常的肃穆,二千人的情绪都抓在他的手里,完全在他的情绪控制之中。
  “‘老吾老及其人之老,幼吾幼及其人之幼。’‘雅斋夜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封建社会有良知的官员,都能够视民众疾苦而坐卧不安,我们共产党人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不感到羞愧吗?一事当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提拔升迁,是自己的个人得失,是自己的家庭、朋友、小圈子。甚至为此不惜明争暗斗,相互算计,到了恬不知耻的地步。我想,这样的人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看看,一定是一种灵魂的净化。”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新阳的小康。农村的小康靠什么?会议开始的时候大家听了《国际歌》,一个共产党人应该明白的常识: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全靠我们自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当共产党员的ABC。新阳的农村小康靠什么?新阳的经济社会发展靠什么?”
  
生死博弈 十八(3)
李树生每一句问话,后面都停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象暴风骤雨,象山洪爆发,象咆哮的雄狮一样,在场的人只觉得好象天空滚过一阵惊雷:“靠我李树生一个人不行,靠柳王明一个人也不行,”李树生特意把眼神转到柳王明的脸上,使柳王明感到有些咄咄逼人,有些猝不及防,甚至背上有些发凉。
  “靠我们市里四套班子三十几双手不行,要靠今天在场的全市各级干部,靠全市六百多万人民。”
  “人民靠我们去组织,这是我们这些拿着人民俸禄者的责任。这次市委组织‘万名’干部下乡,住村进户,进万家门,解万家难,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解决农民存在的突出困难,同他们一起寻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
  李树生还对下乡干部提出了一些严格的要求,提出要把组织部门对这次下向干部进行跟踪考察,把他当作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这次“万名”干部下乡动员大会的策划,明眼人都看得出李树生所下的功夫。目标当然是朝着柳王明来的,特别是他在动员会上的一番讲话,是一篇抒情散文。李树生没用稿子,充满激|情,嬉笑怒骂,抑扬顿挫,一气呵成,表达了他对农村农民农业的高度关注和情感。自然,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