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李天镜所请的每个老师都不到三个月就请辞,而且理由都一样:“学生才疏学浅,唯恐耽误令郎良材美质,还烦另请高明!”久而久之,全乡都没有人愿意来了。那些老师一个个都被淳风吓着了,什么时候看见过这么聪明的学生!他们的学识顶多能撑一个月,过了一个月他们就感觉自己的东西不够。不是没有想混日子的,可没有新东西教的时候,淳风就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先生,为什么圣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世上还有那么多人做坏事呢?”“若是说有人教人为恶,那么他又是被谁教坏的?”“世上第一个恶人是怎么来的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个夫子被问得快发疯了,只好绝了混日子的念头,请辞了事。

这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那几年李淳风乡里很是出了几个白头进士,而且无一例外都在李家作过西席。没办法,受了刺激阿!本来以为自己懂得挺多的,结果自己会得东西被人半个月就学完了,而且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这也太气人了吧!一气之下,这几个人又去埋头苦读,居然都在不惑之年考取了功名,一时之间李淳风乡里名声大噪,这是后话。

第二个后果就是李淳风“天才”之名不胫而走,而且就算李天镜一再提高薪资,也没有人敢再来应聘李家西席。这事让李天镜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儿子聪明伶俐,愁的是没人来应征,儿子总不能不读书啊。还是李淳风自己说话了:“算了,您就负责帮我买书回来吧,我自己看书学好了!”儿子要看书,当老子还有不支持的?反正家道殷实,李天镜没隔一段时间就托人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书都搜罗了来,几年工夫,也不知道淳风学得怎么样,家里的藏书倒是有了几万册——李淳风看书的速度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他看书还是翻书!李天镜心存疑惑,故意相试,结果非但是过目不忘,他还能对每本书作出点评,虽说有时点评由于少年气盛不免失之偏颇,但其一针见血之处,却让李天镜也不得不佩服。从此之后,李天镜再也不试他了,毕竟被十多岁的儿子问倒,做老子的心里就算是再高兴,面子上也是有点挂不住的。

看书看得多,第三个后果就慢慢出来了:李淳风居然成了李庄方圆几十里内最有名气的“神医”!其实这只是李淳风修习老道留下的功法时产生的副产品。淳风初修习时,被书中一大堆的名词弄得头昏脑胀——想当然耳,连什么是丹田,什么时穴位都不知道的小孩要看懂修真秘诀,难道也太大了一点。好在李淳风还记得老道说的话,赶紧去翻《黄帝内经》,一看之下,竟然欲罢不能了——他现在就像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只要是水就想吸收,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疆域,当然是马上一头扎了进去。结果李天镜不得不把市面上所有的医术都给买了回来让他好好研习。

看书还不够,三个月后淳风开始手痒痒。于是先是家里的动物遭了殃。猫啊,狗啊常常扎着针满院跑;猪啊,羊啊常常趴在地上不肯起来——拉稀拉的;最惨的就是那些鸡鸭鹅之类,它们是李淳风练习接骨的对象。结果一阵下来,家里的动物一看到十几岁的小孩就躲——都成条件反射了。

跟着倒霉的是李家的下人和李庄的村民们。别看李淳风平时一个个叔叔伯伯叫得甜,该下手时一个都不手软。常常是被他哄着骗着就吃下了他的药——那是他刚琢磨出来的方子。这下子上吐下泻的就由动物升级成了人。每当这时,家里的那些鸡鸭猫狗就会远远地站着,用一种或同病相怜或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这些可怜的人类,间或还会用叫声来表达他们的控诉。

从此之后,李家小少爷就成了大家眼里的“魔王”。家里除了李天镜夫妇之外,其它只要是活的东西,一听见李淳风的声音,无不抱头鼠窜而去,唯恐慢了会被拉壮丁。这时候没有人认为李少爷会治病,以为他只是恶作剧而已。

直到一次意外的出现。

家里有个下人有间发性的癫痫(俗称猪婆疯),每次发病时四肢痉挛,口吐白沫,最少要折腾两三个时辰才好。有一次发病时李淳风刚好在边上(呵呵,也不知道是不是看见他来了吓的),随手在他大椎穴上扎了一针,那个人居然马上就不抽经了,也不吐泡泡了,半个时辰之后居然就好了!

从此之后,淳风“天才”之后又加上了一个“神医”的称号。虽然平时大家对他依然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在李庄谁真的有个三病两痛,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小神医”。李淳风也争气,虽说不能全都做到手到病除,但十九都能治好。一来二去,“天才神医”之名愈发响亮了。

至于天玑留下的天青门功法,却着实让淳风这个“天才”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书中开宗明义第一篇即写道:“修道者,修心也。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方,习之有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为本门所有功法之总诀与精义所在。本门筑基之术,根本即在真气驭动之法。初时以意驭气,及至气能自驭,始有小成。此时即可修习本门其它功法。但筑基为根本,小成之后亦须勤练不缀,若气能驭人,此法方乃大成。大成之后,修习本门功法当势如破竹,一日千里。此时如能更进一步,修至驭气于苍穹之间,天道可闻矣!此法未小成之前切切不可修习本门其它功法,慎之,慎之!”

妈呀,这还是入门的功夫吗?“天道可闻矣!”得闻天道,那岂不是可以成仙了?而且这段话的意思更让人满头雾水。“道可道,非常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不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原话吗?不过既然说是精义,看不懂是正常的,等到时候问老道吧。以意驭气还好理解,毕竟书后面就是图解和口诀。可是后面呢?“气能自驭”,真气在身上自己乱跑,不怕走火入魔吗?“气能驭人”,是说驭自己还是驭别人?但是最后那个“驭气于苍穹之间”,淳风却隐约有些明白。大概就是神游物外的意思。这几年他很是看了一些杂书,也见过前人笔记中的一些关于仙人的记载。他知道,若是能够修到神游物外这个境界,怕是离成仙也就不远了。所以文中所说的“天道可闻”倒真的不是吹牛。只是,要修到“驭气于苍穹之间”,那就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啦。没办法,从“以意驭气”开始吧!

最起先,李淳风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好处,只是觉着闷得慌。本来嘛,以他现在的性格,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时辰,不闷才怪!要不是最后那个“天道可闻”吸引着他,他怕是老早就坐不住了。练了几天,气感出来了,只时候倒是不闷了——真气在经脉里象只小老鼠拱来拱去的,他觉得挺好玩的。

练了三年,一直没有觉出什么好处。直到有天晚上,淳风例行运功完毕准备收功睡觉时,却发现真气的流动并没有停下来,反而象是有了自己的意识一般,沿着体内的经脉循环往复,再也无须意识作为引导,全然自成一体了。淳风不禁大喜过望,难道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气能自驭”?如此说来,自己的修行已有小成了!修行难道就这么容易吗?

其实这是淳风想左了。他修行确是已有小成,但却不是谁都有他这么好的运气的。平常弟子从入门之日起便开始修习这入门功夫,少则二、三十年,多则五、六十年,天资不够者,甚至可能一生都无法修至小成境界。而且在修习过程了心魔不断,一次把持不住就前功尽弃。淳风的资质本就万众无一,更有“老子化胡坠”相助,修行起来事半功倍,而且没有任何心魔的侵扰,这种进度,甚至连天玑都没有预料到。老道以为他资质再好也最少要花上近十年才能修到小成,此时刚好李天镜夫妇西归,自己刚好可以把淳风接来继续修习。孰料淳风竟然只花了三年便到了小成境界,倒是让老道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天青门功法到了小成之后,功效才慢慢显示出来。有一次他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因为他听到了院子里一朵七里香开花的声音!而且自从有一次他试着在给人把脉的时候使用真气之后,他给人看病简直就是在变戏法了——不用扎针,不要吃药,握一下手就治好了病。他的名气都快传到省城了,结果李天镜怕树大招风,从此不让他随便给人看病。就算是这样,来找他看病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至于其它的种种如身轻体健,耳聪目明等等好处,更是数也数不清。

感受到这些好处,李淳风修炼的劲头更足了。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