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域残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的地里捡麦穗,父亲则偷偷到地里抛几个洋芋回来——一家人都像做贼似的,为了生活,又有什么办法呢?
    就这,父亲还得天天去挖煤,不挖煤就挣不来工分,全家五口人就得挨饿。他每天四点钟起床,饿着肚子一口气跑到小煤窑里,在那里吃点早饭——青稞面馍馍,管饱——他每顿饭都偷偷的藏下一点吃的,到了晚上下班,急急忙忙的吃完饭,就赶紧的把这点珍贵的吃的往家里送。父亲由于长期卖血,营养不良,加上天天饿着肚子翻山越岭挖煤,身体是越来越糟糕了,有天晚上,天上下着大雨,雷电交加,饥饿中的三个孩子一位在母亲的身边,尤其是格桑吓得眼睛都不敢睁开,母亲想,丈夫是不会回来了,下这么大的雨,二十几里山路,就算丈夫是铁打的也吃不消啊,她一边安慰着孩子们,一边步履蹒跚的到灶前给孩子们煮了半锅野菜面糊糊,说是面糊糊,其实,半锅水里面只有那么不到一把的青稞面,对于正在长身体和康复的病人来说,这东西只能果腹——甚至连果腹都困难。孩子们如狼似虎的喝着青稞面野菜糊糊,心里想的却是父亲带回来的青稞面馍馍。
    雨渐渐地小了,雷电停了。饥饿的孩子们此时也不觉得害怕了,大姐带着弟弟妹妹走出房门,雨水打在脸上一个激灵,他们多么希望能看见父亲出现在眼前啊——不,他们需要的只是父亲手中的青稞面馍馍。不知等了多久,雨水已经打湿了衣服,小格桑拽着大姐的衣角,恐惧的用手指了指,远处似乎有一个人一动不动的趴在那里,三个人连喊带跑的向屋里躲去,母亲闻声赶来,壮着胆子定睛一看,那个雨水浇透的趴在地上的男人不正是自己的丈夫吗?父亲正在那里趴着,手里还举着两半个青稞面刀把子,雨水淋在他的身上,衣服湿透了,馍馍被泡的粘粘的,粘在了父亲黑黑的手上,自己却有气无力的趴着……
    母亲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孩子们也在哭,哭声在雨中游荡。孩子们拿来劈柴,烧旺了炉火,慢慢的父亲醒了过来,看着自己的妻儿,父亲笑了,他一边给小格桑擦眼泪,一边还从藏袍的大襟里掏出一块肥猪肉,母亲见状,哭得更伤心了,一个劲的嘟囔着“都是我拖累了你,都是我拖累了你啊……”
    父爱,这就是父爱啊!那一幕直到现在格桑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父亲母亲过上好曰子,让帮助过自己的人好人有好报。
    格桑考上大学后,他步行三十几里地,为的是把这个好消息亲口告诉孟队长。孟队长的孩子和格桑一般大,那年高考落榜了,见到格桑的《录取通知书》,老人激动不已,留格桑在家吃饭,临走还塞给格桑二十元钱,以及孟队长自己都没舍得穿的一双军用皮鞋……那是格桑有生以来的第一双皮鞋,怎么也舍不得穿,直到开学报到的那天,格桑才兴奋的穿着这双皮鞋踏上去省城的班车。后来,格桑有钱了,他把一麻袋的钱拉到了孟队长家里——老人清廉了一辈子,哪里肯接受啊,格桑执意要送,孟队长是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还第一次冲着格桑发火了。无奈,格桑只好变着法儿的报答,他为退休在家的孟队长在州上买了一套大房子,把老人从县城接到州城,几个孩子的儿女上学的费用也是由格桑负担的。每次格桑到孟队长家里,老人都要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要还给格桑,格桑不收,孟队长就拿出笔记本,在上面把帐记得清清楚楚的。孟队长说了,当时帮助格桑一家,就没想着将来要什么报答,而且,借一张床也算不得什么。直到现在,孟队长一家的房子的产权证上写的还是格桑的名字。老人把后事也安排了,等自己将来走了,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积蓄全部还给格桑,房子也还给格桑。
    那双穿了一年又一年的皮鞋,格桑一直舍不得扔掉,直到现在他还保留着。这哪是一双皮鞋,分明是格桑珍贵的记忆。不管孟队长多么的固执,格桑都不在意,越是老人坚持要把钱还给格桑,格桑就越觉得老人可亲可敬。房子和钱,格桑是说什么也不会再拿回来的,这是格桑的一片心意。老人多虑了,就算是收下格桑送来的钱又能如何呢?自己已经退休了,格桑也不求着他办事。可老人就是这么的固执,坚持要还……
    对于那些好乡邻们,格桑都把大家带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凡是有点文化的,格桑都让他们在公司上班,把最轻松的工作交给他们。还有些实在没什么文化又想挖煤的,格桑就安排他们到煤矿——有危险的活儿从来不让他们干。还有好些年轻人,既没有文化,又不愿意下苦力,格桑就带他们出去当保安……
    “好心的回民阿妈,您到底在哪里呢?”格桑一遍遍地呼唤,一次次的找寻,一回回的失望……“佛祖啊,你若有灵,就告诉我格桑,好心的回民阿妈她在哪里?”
    格桑恨自己,为什么当年不问清楚回民阿妈的名字和地址呢?茫茫人海,现在到哪里去寻找呢?
    也许,老阿妈根本就不需要格桑报答,她是上天派来拯救格桑的救星。
    树愈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回民阿妈,你就是格桑的亲人啊,你在哪里?你听到了吗,我要结婚了,我长大了,我有能力赡养你一辈子了。苍天啊,保佑我吧,保佑我在有生之年找到好心的回民老阿妈,向她老人家说声“谢谢”,尽一份儿女的孝道。


第四十一章 腊月初四
    转眼,已经到了腊月初四。
    雁南的父亲本来对格桑的婚事就不同意,眼看女儿就要出嫁了,可家里还是没有一丁点儿的准备,姐姐也不肯来帮忙。雁南很着急,这两天不知和家里哭闹了几次,都无济于事。妈妈反倒借故出差去了,爸爸天天喝酒还不着家,雁南真想大哭一场——躲在丈夫的怀里美美的大哭一场,这还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吗?女儿要结婚了,一个个走的走,躲的躲,以后结了婚,再也不愿意回到这个家了……
    雁南有一个不祥的预感,这次大型婚礼最终会成为州城人的笑料,更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耿耿于怀——这哪是亲生父母所为啊,不祝福女儿也就罢了,干嘛像毫不相干的外人一样看女儿的笑话呢?你们把事都做绝了,以后还怎么教我做人啊,你们难道就一点都不考虑将来吗?我还是你们的亲生女儿吗?
    雁南埋怨着自己的家人,好像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那个似的,在电话里,她一次次的向格桑抱怨。
    一个人,只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砺才能成熟起来,格桑在这件事上就没有雁南的担忧。
    “别忘了,我曾经是老师,我是不会上没准备的课的。放心吧,后天你会风风光光的嫁给我,所有州城的女孩儿都会羡慕你的。别再想了,你把眼睛哭肿了,还怎么做我美丽的新娘子啊……”每次打电话,格桑都这样安慰雁南,可雁南仍然心里没底儿,是啊,这两边都是自己最亲的亲人,我又能去伤害谁呢?
    外地的朋友,同学,生意上的伙伴,先后都到了州城,香格里拉大酒店的生意异常火爆,入住率几乎超过了州上举办旅游节时的最高峰。格桑的人气挺旺的,不管他们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来了就是对格桑最大的支持。人活着,谁不愿意脸面上风风光光。
    请这些人,格桑有他自己的想法,从干煤矿到现在,这些同学们没少帮他的忙,自己是一个放羊娃,能有什么社会关系呢?还不是靠着这一帮同学和朋友,求他们的父母亲出面协调的关系啊。在现如今,你要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又能办成什么事情呢?这么多年了,格桑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的孝敬帮助过自己的这些叔叔阿姨们,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格桑,对他们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今天终于要结婚了,能不乘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表示表示?还好,大家都来了,不论自己手头有什么大事都放下后来了。
    雁南的母亲在卫生局任局长,刚刚提拔不久;父亲是信用联社的一名普通职工,现在正值系统改革,下岗的很多,他爸年龄大了,又没有什么文化,下岗是不可避免的,一直没有执行是因为格桑和黄主任是业务上的伙伴,格桑打过招呼,“先别急着处理”——这事就连雁南都不知道。
    “看来今天,必须得请领导出马了”,格桑今生今世不想再踏进孙家的大门,更不想去向雁南的父母求情。
    “才让州长吗?我是格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