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管怎么说,老爷子对刘东的话感兴趣,是不争的事实,只要达到这个目的,接下来的谈话主动权,就不会在老爷子这边了。
  “老爷子,您知道现在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现在在做什么吗?他现在也在改革。”刘东以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挑起了这次的话题。
  老爷子的城府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对于刘东提出来的这个话题,并没有嗤之以鼻。而是很沉稳的说到:“他改革的事情,老百姓们不知道,难道我们还不知道,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改革的事情当然不奇怪,但如果改革之后的局势,却比改革之前的局势更为糟糕,难到还不够奇怪么?”刘东说到。
  “这个应该只是暂时情况吧?毕竟,苏联的情况和我们的情况不太一样。我们虽然现在也有了大工业,但说到底,还是农业国家,工业占据的比重很不一样。而苏联就不同了,他们的工业实力完全可以和美国人叫板,突然一改革,肯定会有一些影响。这是必然的情况,就算是我国,不也一样么?”老爷子答道。
  老爷子这话,就是给刘东解释,为什么苏联改革后,日常的生活用品比起改革之前,更加稀少的缘故。华夏到目前为止,只能算是工业大国,而算不上是强国。但苏联却是工业强国,和华夏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如果改革之后的效果和华夏不太一样,那也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
  因为苏联的农业,本就和华夏不一样。


 第一百八十二章 提醒老爷子(下)

  各个国家的国情,注定了各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有着很大的区别。就好像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就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套在华夏的土地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爷子才会说这样的事情不奇怪,改革嘛,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
  就算是现在的华夏,麻烦也不少。就更别说是比华夏更为强大的苏联。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可不仅仅是扯一根头发那么简单。要是真不出现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改革才会有可能成功。老爷子的理念就是这样,暂时性的困难根本就不是什么困难,只要解决掉他,前途还是光明的。
  但刘东可就不会像老爷子这样乐观了,不论从后世的资料上,还是现在现实的情况下,苏联的改革,远远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乐观,不论是苏联改革当中的那些专家问题,还是苏联改革当中太过激烈的问题,抑或者是苏联面对的世界格局性问题。
  他们所面临的困难,都不是像华夏这样简单。首先一个,就是人口问题,别看苏联幅员辽阔,横跨亚欧大陆,要是当年斯拉夫人没有目光短浅,卖掉阿拉斯加,他们完全可以自豪的说,他们不但跨越亚欧大陆,而且北美洲也有自己的地盘。
  但如此辽阔的疆域,苏联把所有的人口都算起来,在1982年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才仅仅只有两亿六千八百八十万。虽然从当时总体上来讲,苏联的人口是仅次于华夏和阿三,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想想那广阔的土地上,却仅仅只有两亿多不到三亿人,这样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小了。后世华夏有句话就说得很好,一件大事,如果分摊到十二亿人口身上,那再大的事情,也就会成为小事儿。但如果一件小事,十二亿人口全都出现了,那就会成为滔天大事。
  苏联不到三亿人,改革的阻力自然会比华夏十亿人口轻松许多,这是优势。但是,改革这个事情,是先困难后简单。只要形成了大势,人越多就越会显得成功。而苏联的三亿人想要改革,总体困难算到最后,不会比华夏轻松多少,并且这样改革从头到尾,都有相当大的难度。
  苏联的农业并不发达,在大部分国土都不能耕作的地区,要农业发达了,才会是真正的怪事。不发达的农业让苏联的粮食问题,非常突出。如果有人拿这粮食问题做文章,肯定会引发相当大的问题。
  如果苏联列林同志显灵,这个问题还有可能会解决。但列林他老人家在莫斯科每天被人看,太过烦躁,所以,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因此,非常不幸,苏联的这个弱点被有心人利用了。先不说苏联现在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让苏联在远东的粮食问题尤为突出,单单就说苏联用于进口粮食的渠道,也不是那么畅通。
  做为资本主义的头号大敌,苏联从一出生,就面临着被资本主义国家围剿的危险。虽然苏联一次次的挺了过来,并且能真正的威胁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安全。
  但就因为他太过强势,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就绝对不允许他乱来。什么都要封锁,什么都要对抗,要不是因为有核弹威胁全世界的问题,两大阵营早就开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虽然苏联被誉为两极当中的一极,但整个世界,还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主体的。没办法,苏联才出现多少年?而整个资本主义阵营又出现了多少年?那些发展了几百年的国家,哪里是苏联能够比拟的?
  就说已经没落的英国,虽然在独立运动当中,绝大多数的殖民地都独立了出去。就连被誉为英国明珠的阿三,那么忠心耿耿,不也一样在甘地童鞋的带领下,拍拍屁股甩了英国。但是,直到现在,英国能够实际影响到的国家,也不是苏联能够比拟的,而这还不是英国的全部。
  那些独立出去的国家,虽然长大了,但英国这个妈妈桑,也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好歹也算是一家人,分家了也能算是一个家族出来的。于是,那些和英国分家后,又有实力的国家,又和英国弄了一个英联邦。像阿三、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都是英联邦成员。
  一个没落的日不落帝国尚且如此,就更别提美国这个壮小伙了。虽然美国没有几个殖民地,但这是因为美国不需要,直接在外国驻军,把一切问题都解决掉,还要什么殖民地和联邦?拿枪对着,比靠影响力耍手段强太多了。
  而苏联有什么?虽然东欧那边,有好多小弟在给苏联摇旗呐喊,加盟国也有十六个,但这些小弟的质量,就确实不敢恭维。离了苏联,这些国家有几个有影响力的?而且东欧的地盘就那么大,能有多大的产出?比起整个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都由资本主义国家把持,实在是相差太大。
  而苏联为什么要为了阿富汗的和平而战斗,那是因为苏联想要弄到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为了一个出海口而大动干戈,可想而知苏联的窘境。而出海口这玩意,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实在是太多了,开发出来的都还用不完,就更别说那些还没开发出来的港口了,这就是差距。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说刘东歪楼了,不是应该说粮食的问题么,怎么一下就扯到出海口去了?其实苏联为什么要弄出海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粮食,当然,争霸是主要目的。
  苏联粮食不够,但很多地方的粮食却是多得吃不完。就好似印尼,一年三熟,躺在地上都能有饭吃。
  但非常可惜的是,苏联打了那么多年的阿富汗,依旧没有把这里的地皮给踩熟,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没有掌控住阿富汗的局面,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由于地盘没有踩熟。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还把源源不断的物资葬送在这个无底洞当中。在这样的条件下,粮食的问题就被无限的扩大化,就造成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面包,都不是那么好买。
  生存的底线都没有搞定,那改革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由于苏联的领导层都是老人,思想僵化。还一直沉浸在解放全世界的宏伟蓝图当中,处处动刀兵,根本就没有喘息一下,平稳一下的机会。
  而且,苏联的主要外汇收入手段是石油和黄金,虽然现在的黄金价格非常理想,但由于苏联卢布的滥发,弄得苏联的黄金储备并不充足,这条路算是断了一半。而石油呢?
  虽然两伊战争弄得石油价格上涨,但欧佩克迅速回应,让苏联人在其中并没有赚到多少。而且由于近几年经济形势也不是那么好,石油消费量远远达不到后世那样夸张。所以,苏联人的国库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充盈。
  粮食和国库空虚两大问题,就足以让苏联人手忙脚乱,而事实上,苏联人还不仅仅只有这两大问题。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局,苏联人没有,戈尔巴乔夫前两任都是短命鬼,他匆忙上位,关系都还没有理顺,就急急忙忙的开始改革,这样的改革要是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