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倚天抽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张学良已醒,但闭目未动,杨宇霆不知,笑道:「此「阿斗」也。」

对此,张学良深自恼恨。

另外,杨宇霆经常擅自召开会议,从不邀请张学良参加,当张学良问起会议内容时,杨宇霆极不耐烦地说道:「你小孩子,不懂!不要管!」

这怎不令身为东北最高行政长官的张学良恼火?

还有,在众人面前,杨宇霆从来只称呼张学良为「汉卿」或「司令官儿」,以小字眼呼之,无一丝敬畏之意。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与杨宇霆相似,常荫槐素日专横,对张学良也无丝毫敬畏之意,只是他比杨宇霆更甚,所以,张学良杀常荫槐之心比杨宇霆之心产生得更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学良终于下定了处决杨、常二人的决心。

但是,张学良处决杨、常二人却惹恼了一个人,这件事使这个人对张学良极为不满,极为恼火。

这个人就是洪清。

对张作霖,洪清是比较佩服的,知他是一代枭雄,足以成就一番大事;但是,对于张作霖的众多儿子,洪清一个也瞧不上眼。无论是学良,还是学铭、学思等等,洪清对他们都十分不屑,认为他们远不及其父,完全是一帮纨绔子弟。

尤其是张学良,他作为张作霖的长子,深得张作霖宠爱,自幼就养成了吃喝玩乐、放荡不羁的性格,到处拈花惹草,与一般大户人家的纨绔子弟毫无二致。

张学良与孙中山之子孙科、卢永祥之子卢筱嘉、段祺瑞之子段宏业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不要以为「民国四公子」是褒义词,这完全是针对他们的花花公子习气而言的,无丝毫褒扬之意。

张学良十五岁时就与于凤至成亲了,两人婚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关系倒也和睦。

但是,张学良贪心不足,又让赵一荻以「秘书」名义留在自己身边,其实就是作自己的情人,或者说是「小蜜」。

幸好于凤至十分贤惠明理,对此包容了。

然而,张学良还不知足,又通过举办各种宴会、舞会,结交了奉天众多的交际花,与她们关系暧昧,不可公诸于世。

张学良相貌英俊,器宇轩昂,与周恩来、汪精卫、梅兰芳合成「民国四大美男子」。

张学良确实有资本,无论是金钱、地位,还是本身的硬件设施,足以令许多女子为之倾倒,这也正是他四处留情的原因。

用褒义词而言,张学良是风流倜傥,洒脱不羁;但通俗而言,张学良是色心无度,贪得无厌。

张学良的种种行径使洪清对他极为不齿,认为他完全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花花公子,根本不足以名留青史,搞不好还会遗臭万年。

不错,张学良的确有一些优点,聪明仗义,知人善任,但他的缺点远远多于优点,岂能以一德掩大眚?

另外,张学良优柔寡断,性格懦弱,这也使洪清对他很不满意。

有时,洪清的确觉得张学良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在郭松龄正式反奉前,张学良已然察觉到郭松龄有异志。对于一个成大事的枭雄,如果他发现有人想抢夺自己手中的政权,怎么办?毫无疑问,干掉他!!

但作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张学良,他不会这样做,他要瞒着张作霖,妄想凭借与郭松龄的私人情谊,感化郭松龄,使他放弃反奉之心。

张学良有时优柔寡断,有时更喜欢刚愎自用,自作聪明。

石友三,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当他来投奔张学良时,洪清曾劝张学良,将石友三废掉,为民除害;如果不愿下手,那就将他赶出东北,绝不能收留。

对于石友三投奔张学良,蒋介石也劝张学良将石友三废掉,但张学良自作聪明,置洪、蒋二人的良言于不顾。

当时,石友三投奔张学良时,带来了一支人马,张学良认为收留石友三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自己完全有能力控制石友三,因此,给走投无路,缺钱少粮的石友三拨发了大批款项,使他实力大增。

而石友三羽翼丰满后,立刻倒戈而去,挥兵反奉,给奉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后来,幸亏洪清出手,这才替张学良化解了危机,而张学良事后埋怨洪清:「洪叔,你当初为何不坚决阻止我收留石友三?」

洪清微微一笑,说道:「确实是我的疏忽。」

张学良喜欢意气用事,很多时候处理大事,并不依靠理智,就拿处决杨、常二人这件事来说,促使他最终下定诛杀托孤老臣决心的竟然是妇人的枕边风。

那日,杨宇霆的老子过生日,张学良和于凤至前去祝寿,二人进入杨公馆时,杨宇霆不在家,但客厅已挤满了人,副官高声喊道:「总司令到!」

但是,客厅里的人,只有少数几个起身离座,其余人对总司令的到来并不在意,打牌的依旧打牌,聊天的仍然聊天。

当杨宇霆回来时,副官喊道:「杨督办到!」

顿时,客厅了鸦雀无声,全体人员肃然起立,迎接杨宇霆。

张学良和于凤至晚上自杨公馆回来后,于凤至对张学良说道:「你哪里是东北的主人,杨宇霆才是东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行,眼中还有你这个总司令吗?」

这样,张学良最终下定了诛杀东北股肱之臣的决心。

而最令洪清不能容忍的是张学良的狐性多疑,但又不纳忠言。

他杀杨、常二人其实是中了蒋介石和日本的离间计,而洪清曾向张学良点破日、蒋的奸计,但张学良如过耳风一般,把良言置若罔闻。

在杀杨、常之前,张学良曾受到蒋介石转交的一份电报,内容是,白崇禧支持杨宇霆取张学良而代之。电报中,白崇禧说,如果杨宇霆起事,他将动用一切力量,包括桂系的军事力量来支持杨宇霆。

洪清曾对张学良说,电报是蒋介石伪造的,他想借机分化、削弱奉军。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一向足智多谋,办事谨慎周到,他怎么会使如此机密的文件落到蒋某人手中?

另外,桂系远在两广之地,即使想援助杨宇霆,那也是鞭长莫及,力不能逮。如果白崇禧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那他就不是「小诸葛」了。

但张学良不听洪清之言,只当洪清放屁而已。

最为致命的是,杨、常二人虽然多次得罪张学良,但罪不至死,然而,张学良却以刘邦和朱元璋对付汉初和明初大将的手段,来对付这两位曾经为奉系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

杨宇霆妒贤嫉能,党同伐异,使洪清对他很不满意,但总体而言,洪清对杨宇霆的正面评价远远多于负面评价。他对于杨宇霆还是比较赞赏的。

杨宇霆自幼聪明绝顶,同洪清一样,具有过目成诵之能,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他投靠了张作霖。杨宇霆干练多才,富于谋略,且勇于任事,敢于负责,深为张作霖所倚重,被成为奉军的「小诸葛」;另外,他与郭松龄、韩麟春并称为「奉军三杰」。

杨宇霆在生活上,律己极严,不好酒色,无不良嗜好,确实难能可贵;而更令人敬佩的是,杨宇霆一生清廉,无丝毫贪赃受贿之事。他从不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公饱私囊。

杨宇霆死后,其财产总共60万,这与吴俊升的1。5 亿元和张作霖的3。5 亿元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

杨宇霆曾留学日本,极有眼光,十分重视实业,对东三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60万元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小是数目,但这都是他辛辛苦苦创办实业所得,无丝毫不义之财。

杨宇霆处事,一向公正无私,不徇私情。他手下一个亲信师长曾夜入民宅,污辱妇女,被他知道后,立刻就枪毙了。

最令洪清对杨宇霆敬重的是,杨宇霆虽然曾在日本留学,但无丝毫亲日倾向。他曾负责东北与日本的外交事务,在对日谈判中,当涉及国家主权是,他寸土必争,从不有丝毫妥协退让,有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甚至置身家性命与不顾,对日本的威逼利诱从不放在心上。

对此,洪清十分敬重杨宇霆,虽然二人私交不佳,甚至十分隔膜。

杨宇霆对日本的立场使日本对他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也是日本施用离间计的原因之所在。

日本驻奉天大使曾把一本《日本外史》送给张学良,并用红笔把书中德川家康篡夺丰臣氏政权的一段史实重点圈示了出来。

那段历史是这样的:

丰臣秀吉死后,其子丰臣秀赖继承了幕府大权。丰臣秀赖年少英敏,但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一切政务均由他岳父德川家康来负责。

丰臣秀赖认为自己能够掌握岳父,他是不敢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